立德树人:在中学思政课中渗透德育

2021-01-08 04:53王爱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立德德育思政

王爱蔷

摘 要:在中学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渗透德育内容,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体会,让他们的德育素养得到切实提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全面地成长和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文章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对在中学思政课中渗透德育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 思政课 德育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52

中学的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对学生实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治教育,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培养,让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就应该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创新学生发展,打造一个高效的思政课堂。

一、选取典型教学素材

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向学生积极渗透德育思想,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教师就应该科学、合理地选取典型的教学素材,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内教材和课外资源,丰富知识拓展的渠道,积极为学生选取合适的德育教学素材,启迪学生的智慧,加深他们的思考,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进而让学生展开多元研读和探讨活动,让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引领工作。

以人教版政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为了让学生更为形象、更为生动地理解并分析和平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师就应该注重典型教材素材的选取。首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现阶段世界正在遭受战乱的国家,让学生通过对这一时政热点的观看,获得直观的体会和感悟,强化他们的理解和感知,感受和平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这一时政热点的观看,解读相关的新闻,让他们能够综合分析、总结这些信息,领略世界和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结合现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十分严重的国家——印度,让学生探索并分析:和平受什么因素影响?或者说怎样才能实现和平呢?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进行分析和体会。然后基于他们的理解和认知,强化对素材的解读,让学生明确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并以此为方向,不断努力,自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他们的感悟和体会,就应该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他们的道德体验,全面激发学生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有效地塑造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深化认知,强化感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以人教版政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及关系”,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视频《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看,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谈谈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为了让学生的探索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外交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进入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和问题情境中,加深他们的感受和体会,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艰难,能够明白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上升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去谈论国家,增强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和体会,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有效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培育。

三、组织丰富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结合政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展开丰富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切实渗透德育素养,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更加高涨,课堂的教学氛围才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他们的活动认知和体会,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以人教版政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時,为了让学生体会“供求关系”,教师就可以以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的供给作为背景,每一个学生都是这场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整个口罩的生产到销售过程,最后画出口罩数量与价格的供给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会将口罩的供给图分成两个背景。其一在疫情期间,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关系;其二是在疫情结束,各厂家快速生产口罩后,口罩供过于求。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加深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切实体会到“供给”和“需求”的概念。并且能够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基础,将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给一一阐述出来。如: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企业会增加产量,消费者会减少需求,最后使得商品供求平衡;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商品的价格会下跌,企业会减少产量,消费者会增加需求,最后使得商品供求平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得出了供求关系,自然能够实现对这些知识的综合、有效运用。并且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四、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课堂缺少活力,往往形成“一言堂”,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提出情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展开交流、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予纠正和指导,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比如老师在教学《揭开情绪的面纱》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相关的情境,通过现场小调查的方式导入新课。情境1:周天和父母一起去野外郊游。情境2:上午最后一节课结束了,但是语文老师还在拖堂。情境3:过生日的时候收到很满意的礼物。情境4:发现妈妈乱动自己的抽屉,翻开了日记本。老师通过创设这一系列情境,提出问题:“遇到以上这四种情况,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么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情绪吗?你知道如何把控自己的情绪吗?”学生可以就相关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在教学环节,老师主要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以讲解为辅,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情绪,接受自我的情绪,学习如何处理消极情绪。

五、关注多维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对教师整个教学的检测和督促,意义是较为重大的。所以在组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关注整个德育渗透的适时性与深刻性。结合各种途经,来了解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点评、学生互评、实践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索与发展空间。

以人教版政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伟大的改革開放》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完相关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改革开放?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价值。这两个问题都十分具有开放性质,学生在思考的时候,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各种知识,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索和分析。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悟,加强他们的体会,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引入相关素材,让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和整合,提取关键信息,加强自身的理解和感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读这些问题。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探索,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其他同学评判,形成一种互动的评价氛围。这样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能够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够促使他们进行多元化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深化德育感知。

综上所述,在中学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能忽视“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要切实落实德育培养的任务,渗透德育理念。对此,教师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内容,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中渗透德育,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宋永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中学思政课的设计路径探究——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课为例》,《试题与研究》2019年第27期。

[2] 朱忠壹《指向政治认同素养的中学思政经典理论课实践与反思》,《现代教学》2019年第Z3期。

[3] 雷红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让中学思政课灵动起来》,《现代教学》201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立德德育思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