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提问的技巧

2021-01-08 04:53李志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林黛玉祥林嫂笔者

李志英

摘 要: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教师提出问题,不仅可以快速激活学生的智慧,还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论述提问的技巧,望能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 提问技巧 重难点 设疑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42

正如孔子所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考是学习探究的基础,也是思维拓展的起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师巧用设疑技巧来启思引智,诱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辨析解惑,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对学生的质疑思路进行恰当引导,有助于调动他们思考探究的热情,把课堂作为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天地,让他们能够从中收获到答疑解惑的乐趣,体验独立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以此来感知文学魅力,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语文教师需要灵活探讨设疑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途径,让语文课堂焕发无限魅力。

一、在人物上设疑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多篇课文都涉及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因此,围绕课文中的人物展开设疑,让课堂氛围得以在思考和解惑的过程中活跃起来,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调动起他们对人物的认知热情。在人物设疑时,教师可以结合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提出问题,并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设疑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深度把握人物特点。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许多高中学生已然对《红楼梦》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产生好奇心,笔者会先这样设问:“有这样一个女子,初到贾府这一深宅大院中,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你们知道她是谁吗?”此时,有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她是林黛玉。”笔者趁势设置悬念情境:“假如你是林黛玉,独自一人来到离家千里的亲戚好友家中,你在这条路上会有怎样的想法?走进家门后,你又会做些什么呢?”目的是让学生切身代入林黛玉的人物身份当中,以她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快,许多学生根据自己对林黛玉这一角色的理解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笔者会选择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之“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来作为导入环节的素材,让学生从多媒体设备上观看视频,并设疑:“黛玉进贾府之间是怎么做的?进贾府之后呢?你认为她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举动?”如此一来,学生对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兴趣如浪潮般涌动,学生的探究思维不仅跟随着教师的设疑进入高潮,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中加深了对林黛玉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让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在重点处设疑

教学重点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直接影响着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质量。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对重点知识的灌输式讲解,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的情绪,还不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不妨层层设疑,来诱导学生深度探究,牢牢把握重点内容来进行设问,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进一步提高设疑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教学《祝福》一課时,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涵是作者借助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来反映旧社会劳动妇女悲惨命运,因此,学生阅读学习的重点自然在于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从中理解到造成祥林嫂悲剧下场的社会根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会利用问题来启发学生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思考,目的是让他们的思维得以跟随设疑的节奏层层深入,逐步挖掘出祥林嫂身上所具有的特性。

首先,笔者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以最简单的问题来引入主题:“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你对祥林嫂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的学生说“纯朴”,也有的学生说“劳苦”,笔者再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设问:“你能找出文中有关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吗?你认为这几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作者在刻画祥林嫂形象时有什么用意?”很快,学生找出三处肖像描写,分别是“刚来到鲁镇时”“再次回到鲁镇”和“与‘我’相遇”,认为肖像描写是在侧面反映人物的遭遇,是作者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最后,笔者还会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总结性设问:“你认为祥林嫂在面对不幸的遭遇时向命运低头了吗?她又抗争了几次?经过分析,你再度审视这个人物,认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此,学生能够透过文章内容了解到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顺势把握到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这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深度阅读的过程,更是一次思维拓展的机会。

三、在难点处设疑

难点是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必须攻破的障碍,它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容易在无形中抑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使他们的探究活动存在“卡壳”的现象。但是,这种求知心理和知识难度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往往能够成为教师设疑的关键突破口,当教师能够运用一些灵活巧妙的设问技巧来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度探究,使他们的思维能够冲破难点知识的阻碍,实现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必然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江南的冬景》一课时,这篇课文明显体现出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当学生在欣赏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时,还需要领悟文章本身对审美韵味的把握。因此,笔者首先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认为郁达夫在这篇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难点内容。为了达到引导学生攻克难点的目的,笔者会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初步对课文内容形成感知,并思考问题:“直接找出文本中的语句,分析作者笔下江南冬景有哪些精妙之处?这篇课文的标题是《江南的冬景》,但是作者没有将全篇的篇幅用在描写江南冬景上,这是为什么呢?他还提到了哪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中的语句进行了分析,而笔者会在必要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点拨,如有的学生不理解江南冬景的特点,笔者便趁势运用设问来进行点拨:“为了体现江南冬景的特点,郁达夫构造了哪几幅画面?画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呢?”在学生总结出五幅画面后,笔者会要求学生分析“景物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感受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

四、开放设疑,提升学生独特感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学科亦是如此。它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课程,必然决定了文化知识的多样性。而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对知识理解的切入视角不同,以及他们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学习探究中的独特感受。因此,在语文课堂中灵活巧妙地进行开放设疑,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个性思维,使他们的探究思路得以朝着多角度方向发展,也能让他们收获更为独特新奇的学习体验,从而实现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增强。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促进他们思维的发散和创新。

例如,在教学《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时,为了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笔者会巧借开放性设问来增强学生对这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思考,从而领悟文章的蕴意。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会设计一个问题:“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生命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笔者趁势追问:“那你认为动物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阅读到鹿群死亡的片段时,笔者会进行开放性设问:“假如当你亲眼面对鹿群的死亡时,你会想到些什么?”目的是诱导学生深刻挖掘文本的寓意,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最后,笔者还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这与你之前的看法有何不同?”如此,学生不断拓展思维,来对这些开放性问题作出个性化的回答。这些都在无形中推动着他们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也有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当灵活运用设疑技巧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问题来启发思考,以思考来推进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语文课程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奉阳《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研究》,《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年第7期。

[2] 高辉《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的误区与解决办法》,《考试周刊》2016年第51期。

猜你喜欢
林黛玉祥林嫂笔者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老师,别走……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