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究

2021-01-08 04:53张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初中语文传统

张丽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升级,教学改革进程也得到了良好的推进,现阶段,将传统文化教学渗透于教学之中,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涉及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应当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由此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传统文化的渗透途径,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5.041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无数璀璨的文化,有些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口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犹如一条滚滚江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新《课标》中提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可见,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扮演好学生学习道路中引路人的角色,还应当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那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较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呢?

一、立足语文教材,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挑选、精心编制而成的,其中大多来自名人名作,蕴藏着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对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作为切入点,对其展开深入挖掘、剖析,积极搜寻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此前提下,进行梳理、归纳,在无形之中融入语文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语文学习、探究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展开了深层次的挖掘。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其中蕴含的中华哲学、人文习俗等是中华文化的有力体现,历史地位、艺术价值极为显著。它既是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又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它的命名、雕刻以及装饰等,无一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现。在此期间,若教师仅凭口头讲述,可能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呈现一组与苏州园林相关的图片,播放一段关于苏州园林的视频,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实施教学,使学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内涵与魅力,并且体会到苏州园林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对语文教材展开深入挖掘,为学生学习、弘扬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依托教学课堂,呈现传统文化知识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的重要依托。对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以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文化知识。

首先,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欲望。因为古文相对难懂、抽象,所以不少学生都对其敬而远之,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例如,对于《红楼梦》这一名著,强制要求学生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若教师先讲述一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再配上《红楼小讲》,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之中,感受传统文化。

此外,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将比较阅读法利用起来,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以及《醉翁亭记》,对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教学,在其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常识的同时,使课堂更加活跃、丰富,也为学生阅读、理解传统文学作品创造良好契机。

三、创新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

个体对于文化的感知体验是深化文化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加强文化理解的重要渠道。对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有必要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的语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进而获得更加真实的精神享受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原创诗词大赛”为主题的活动。具体来说,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比赛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也更加深刻。其次,在课堂上,学生对于重阳节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懂得重阳节的习俗和寄托的思想、情感。最后,要求学生在诵读古诗的前提下,试着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通过比赛活动引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还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良好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量。

四、联系现实生活,引导传承传统文化

生活与传统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可以在把握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尝试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当地的风俗习惯、重大节日等入手,促进课堂与课外之间的联系,由此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感知,进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行列中。

那么,如何落实上述方案呢?实际上,在当地展开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调查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在教学《社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自主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去往社区与长辈交流、互动,了解当地的戏曲文化。当地有没有具有文化传承性质的戏曲活动形式呢?它的历史任务和传承理由是什么呢?它的文化传承性质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活动,在亲身实践中发现、感受当地传统文化,体悟传统文化的价值。

除此以外,实践活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例如,在教学《端午日》这一课的时候,文中主要围绕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进行介紹。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教师将其延伸至学生的现实生活,带领学生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包粽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组、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楚国屈原跳汨罗江自尽,后将其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加深对端午节意义的认知,更好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课堂,既是迎合当代教育发展趋势、强化学生民族自信的有力举措,更是优化学生文学素养、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价值和优势,并且积极寻求传统文化教学的路径,以切实可行的策略将其落实到位,引导学生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展开更加高效的学习、探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寻找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有目的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在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进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蒙立思《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8期。

[2] 何昭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4期。

[3] 黄国武《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1期。

[4] 刘晓均《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年第6期。

[5] 宋丽娟《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新课程(教师版)》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初中语文传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苏州园林
老传统当传承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