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芳,阳国彬
(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1]。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降低复发率、死亡率及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具有显著效果[2]。然而,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都会有类似于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探索以中医滋肾调肝为法,自拟滋肾调肝汤治疗抗雌激素类药所致乳腺癌患者肾虚肝郁型类更年期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7 月至2017 年6 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就诊并被诊断为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4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1~50(42.6±5.7)岁,病程13~36(19.03±5.47)个月;对照组年龄33~50(42.2±6.1)岁,病程12~28(18.98±6.50)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抗癌协会编著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中的乳腺癌诊断标准[4]和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5],并结合临床实际确定诊断标准如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为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经抗雌激素类药治疗后,出现类似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心理和代谢变化为主的一系列综合症状:潮热汗出、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性欲淡漠、月经紊乱、头痛眩晕、疲乏气短、骨关节疼痛、胸闷心慌、皮肤感觉异常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具备以上症状和体征的其中四项或四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抗雌激素类药物所致乳腺癌患者肾虚肝郁型类更年期综合征。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①女性;②年龄30~50周岁;③接受正规的抗雌激素类药治疗半年以上,并伴发类更年期综合征;④Karnofsky 评分>60 分;⑤预计生存期3 个月以上;⑥符合肾虚肝郁型的诊断标准者;⑦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3.2排除标准 ①未经抗雌激素类药治疗,已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②不能坚持按疗程服药的患者;③经影像学或组织学确诊复发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⑤存在心、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 采用中药治疗。予以滋肾调肝汤口服,组成:淫羊藿5 g,枸杞子10 g,菟丝子5 g,补骨脂5 g,合欢皮10 g,白芍12 g,柴胡8 g,郁金8 g,怀牛膝10 g,龟板10 g。上述中药每天1 剂,水煎取400 ml,分早晚2次服,共治疗3个月。
1.4.2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克龄蒙,拜耳医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30006)1 mg,餐后口服,每天1 次,共服用21 d,停药1 周再继续服用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
1.5观察指标
1.5.1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和国内改良的Kupperman 评分法[7]拟订。完全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Kupperman 评分改善指数≥95%;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明显好转,70%≤改善指数<95%;部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均部分好转,30%≤改善指数<70%;无改善: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改善指数<30%。改善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完全改善+显著改善+部分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5.2中医症状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试行)则》[8]中的相关症状积分方法,将症状(表1 所示)按无症状(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计分,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以上;无效: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5.3性激素水平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抽血,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
1.6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 统计软件对全部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达;组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2.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x±s)
表3 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三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种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三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机能是否正常,正气是否充沛,皆有赖于脏腑功能调和与否。当乳腺癌患者因抗雌激素类药物治疗影响到肾、肝等脏腑功能,肾、肝功能失调,就会发生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出现潮热汗出、性欲淡漠、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等一系列症候群[2-3]。
临床观察发现,乳腺癌抗雌激素类药物治疗后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症候群与现代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相类似,根据其症状特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绝经前后诸症、郁证、脏躁、百合病等范畴[9]。乳腺癌患者经抗雌激素类药物治疗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生理平衡被打破,天癸渐竭,肾中阴精气血亏虚,冲任脉弱,肝肾阴虚不能化血养肝,肝失柔养则肝阳偏亢。肾中阴精虚衰,肾水不能涵养肝木,水不涵木,则肝失调达、疏泄失职。故而临床可见潮热汗出、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性欲淡漠、气短乏力等一系列类更年期症状。因此该病既具有乳腺癌的基本特点又兼有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10]。机体处于肾阴亏虚、肝失涵养、肾虚肝郁的病理状态[11],可见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肝郁,临床当肝肾同治,滋肾调肝为根本治疗大法。
滋肾调肝汤方中白芍、怀牛膝、龟板、枸杞子滋补肾阴,补而不滞,润而不腻;柴胡、郁金、合欢皮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少加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温补肾阳,阳中求阴;全方共奏滋肾调肝、调和阴阳之功。滋肾阴、补肾阳,使肾精得滋,肝气调达,肝肾功能调和,机体阴阳平衡则诸症渐平,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滋肾调肝汤在改善乳腺癌患者因抗雌激素类药物所致的肾虚肝郁型类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且不影响雌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