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在帕金森病中的运用体会

2021-01-08 09:09:07吴遍郑静霞刘文硕李道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6期
关键词:膀胱经李氏水液

吴遍,郑静霞,刘文硕,李道政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2.上海问痧堂,上海 201108)

0 引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ian,PD)又名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1-2],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年龄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α-突触核蛋白的调控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神经炎症等有关,临床以多巴胺类药物及抗胆碱能药物治疗为主[3-5]。有研究表明[6]帕金森病是一种复杂的基因遗传学疾病,在危险因素评估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700/10万,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近,随年龄增加而升高。70-79岁年龄达到高峰,国外有研究[7]评估性别对患有帕金森病生活质量的影响,表明男性患有帕金森病生活质量严重程度高于女性。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帕金森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包括手术,药物的治疗,对于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疗效稳定,但是对于中晚期的帕金森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

1 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并无“帕金森病”这一病名,但翻阅各种古籍文书,依据症状属于中医“颤证”、“震颤”和“肝风”等范围。“病机十九条”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书中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其中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相关病机条文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关系更加紧密。本病与肝、脾、肾有着关系的紧密,以肝肾阴虚为本,形成本虚标实之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胜则动”,古文中所说的“掉”、“动”即含震颤之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来指导帕金森病的治疗,当立足于改善患者身体僵直、四肢拘急、颈项强直、身体困重等运动症状,以及双下肢沉重、懒动、大便黏滞、舌苔厚腻、痰黏难咯、流涎多、汗出如油或黏汗等非运动症状。“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中“水液”为唾液、汗液、尿液等人体津液代谢的不同形式,如张介宾《类经》言: “水液者,上下所出皆是也。”“澄澈清冷”形容津液代谢的质地清澈冷清。“收引”为收敛拘紧之态,如《类经》言: “收,敛也; 引,急也。肾属水,其化寒,凡阳气不达,则营卫凝聚,形体拘挛,皆收引之谓”。因此不难理解帕金森病患者肢体拘紧、形寒肢冷、小便频数清冷等症状表现无不与“寒”性特征紧密关联。《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素间·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明代楼英《医学纲目·颤振》说:“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瘛疯,其势为缓。”还指出:“风颤者,以风人于肝脏经络,上气不守正位,故使头招面摇,手足颤掉也”,“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肯定了《内经》肝风内动的观点,扩指出:“木火上盛,肾阴不充,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亏。将此类表现归于风象,与肝风密切相关。肢体震颤,或是身体动摇都归于肝风内动的病理表现,许多古代医家治疗本病多从平息内风,治肝实脾的角度治疗。中医治疗以培补元气,疏经通络,补益脾肾,从而达到肾水能上行,涵养肝木,平肝熄风的作用。

2 李氏砭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思路

砭法作为中医外治六法之一[8],刮痧是通过刮拭在皮肤上,不断的催气、造气、导气达到活血通络,温阳散结,气冲病灶并将体内深藏的毒素往外排出。针对帕金森病的核心病机,李氏砭法“通论”为核心,以行气活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从经络上首先选择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三焦经来稳定心肺功能,解肝气郁结。其次开四穴、刮督脉、膀胱经,经典四穴指的是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椎宣肺、大杼养血、膏肓滋阴、神堂安神。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它行于脊里,上行于脑,并从脊里分出属于肾,它与脑髓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发挥脑为“精明之府”之作用[9]。膀胱经包含着五脏六腑的腧穴,刮拭督脉、膀胱经升阳脉,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帕金森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系。这与李氏砭法刮痧的整体论完全吻合。并且在刮督脉,膀胱经时,根据李氏砭法的脊椎中心错位理论,刮拭华佗夹脊穴的时候进行筋结松解,进一步缓解患者全身拘急的症状。再次刮拭肝脾区,治肝实脾,不断的强大和充实脾脏的功能,才能培土生金,使肺气能正常进行宣肺和肃降,形成一气周流,进而推动全身气血的运行。胸腺的刮拭能激发人体产生胸腺素和免疫活性细胞,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方案的最后一环节进行四井排毒,四井位于手和足的末端处,是十二经脉之气交汇之处,也是邪气的出口,四井排毒是指人体的是指打通身体的督脉、膀胱经,将五脏六腑的毒素,邪气从井穴排出,如井内抽吸。

3 典型案例

黄某某,女性,64岁,因“肢体乏力1年余”,渐进性肢体震颤拘急”诊断为帕金森病。入院后患者纳眠差,大便调,夜尿多,舌淡暗,苔黄腻,脉弦细,入院后给予刮痧治疗,每周一次,每次3小时。共3次。治疗方案:(1)刮手心经、心包经、肺经和三焦经,重点在尺泽穴,神门穴,通里穴,灵道穴,支沟穴。(2)刮拭督脉、膀胱经,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穴,重点华佗夹脊穴重刮,胸椎第10节-腰椎第2节拨筋。(3)肝脾区,章门、京门、期门穴。(4)胸腺刮到云门、中府穴。(5)胫骨以下脾胃胆经排毒,补气六穴。(6)合谷,太冲开四关。第一次刮痧后患者全身拘急症状减轻,可以由原来的90度弯腰行走改善到直立行走。第二次刮痧后患者的帕金森的药物美多芭由1粒tid改为半粒tid,患者的拘急症状改善,BADL评分由50分转变为80分,基本能达到正常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患者的症状改善后并未坚持刮痧,但是随访过程患者的症状并未加重。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的主要的病位在脑,与肝心脾肺有关,本病基本病机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脾湿痰浊阻滞脉络,经筋失养,虚风内动所致[10]。李氏砭法八大论中整体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形神同治。通论:以通为补,以通为治,以通为健,以通为泻,调动人体的的气血运动,形成一气周流,所刮之处产生造气,导气,候气,得气。以达到引邪出表,活血通络。肝胆论:疾病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特点,五脏之病十之六七皆取决于肝胆问题。所以李氏砭法在治疗帕金森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并无不良反应。但是整个治疗的病程较长,需要家属以及患者很好的配合,才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疗效。

猜你喜欢
膀胱经李氏水液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3年3期)2023-05-23 07:24:20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家庭医学(2019年6期)2019-06-27 01:37:34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益寿宝典(2018年10期)2018-01-27 00:44:58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饮食保健(2018年2期)2018-01-23 12:05:56
饮水
饮食科学(2016年3期)2016-07-04 15:17:38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