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猪高热病药物使用误区

2021-01-08 21:25:22孔祥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农业农村局276400
兽医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热病患猪病猪

孔祥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276400

猪高热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便秘、皮肤呈现反常红色、发热较高、急性死亡等,在治疗时一般会使用抵抗病毒药物、消炎药物、解热药物等。但经实践证明,一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对猪高热病的病情没有很好的消除作用,还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比如激素类抗炎降温药物的使用、被动免疫治疗的持续时间短且用量过小等用药误区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导致疗效减弱。为此,兽医在治疗猪高热病时必须明确用药误区,掌握用药规范,提升猪高热病的治疗效果。

1 猪高热病的发病规律

猪高热病也称高热流感,猪只发病后会持续高热,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精神委顿、皮肤潮红,指压褪色、嗜睡,有少量饮水,大便球状、小便少而赤黄,部分病猪可视黏膜变红,呼吸急促。病情后期,病猪的尾部、四肢、腹部、下部、耳、颈等部位的皮肤发紫,指压不褪色,个别患猪的饮食欲废绝,表皮肤色逐渐由苍白变为黄染。保育猪、育肥猪、母猪为主要发病猪只,多发于中小型猪场和散养户,病程普遍较长,在20d 左右,一头猪发病后3~4d就可能波及全群。

2 被动免疫量小、疗程短

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都是当前市面上常见的被动免疫制剂,同时,基层畜牧兽医中心和规模化猪场也自主开发了高免卵黄抗体、自家高免血清等被动免疫制剂,但很多用户在使用后仍旧无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还增加了死亡率。从作用机理来看,细胞免疫因子如转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能够黏附病毒,干扰其侵入细胞,但并不能消灭病毒。在治疗中被动免疫的疗程短、用量小并不能使得病毒对机体的破坏得到缓解。同时,高免卵黄抗体、自家高免血清等体液免疫只要没有连续注入,就会与母源抗体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随着尿液排出,再加上用量过少,对于根治疾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也就是说,对于猪高热病的治疗,所用的被动免疫制剂用量较少,疗程过短将不会起到预想的治理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为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按照人类的方法向患猪进行大剂量、长时间的投药,但同时也会产生较高的治疗成本。

3 主动免疫易诱发高热病

主动免疫是预防病毒类疾病也就是猪高热病的首要方法,但一部分基层畜牧兽医中心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为降低免疫成本,自行制作并推行“非标”蓝耳病圆环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等,但由于没有做到对症下药、毒株保护率低、疫苗生产的安全和无菌条件以及临床验证和效力检验无有效保障等,使得部分猪场在使用后频频诱发高热病,甚至在短期出现死亡,进一步恶化了病情。某些非变异毒株对高致病性变异型蓝耳病毒无法产生限制作用。即使用药准确,但由于抗体的产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抗体未到达顶峰之前还会进一步促进病毒的强化和繁殖。其次,猪高热病有继发感染的风险,容易进化成多病原感染,使用一种疫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也无法从根源上消除疾病。

4 简单杀毒无法消除细胞内病毒

很多兽医在治疗猪高热病时,就会立马想到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病毒灵等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药物,然而这类抗病毒药物只能消灭或限制细胞之外病毒的繁殖,如疱疹、流感等,却不能作用于细胞之内的病毒,比如所有动脉血管炎病毒属的病毒。这些药物的使用对猪高热病的疗效甚微,还会使病毒和细胞双双灭亡,增大发病致死的概率。

5 激素类抗炎降温药物

因猪高热病在临床上会表现出便秘、红皮、高热等症状,很多兽医在治疗时会根据临床表现使用降热、消炎类的药物,但一些地米类、磺胺类、安乃近等药物的长期、大剂量使用只能起到暂时的解表效果,消除红皮炎症、恢复精神、增加食欲、体温下降等,但一般3d 之后往往会反弹,病情会更为严重,这些退烧药物的使用只能最为一种对症治疗,对猪高热病无法根治,还会掩盖病情,大量、长期使用会损伤白细胞。激素类抗炎降温药物还会对胸腺、脾脏、全身淋巴结等多多处淋巴细胞造成破坏,丧失免疫细胞,降低体液免疫效果。可以说,这类药物的使用不仅无疗效,还是一种病毒增强剂。

6 大剂量使用三氮脒增强毒性

猪高热病发病后会表现出全身发红、耳尖红紫色等症状,与附红体较为相似,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误症,针对附红体使用大剂量的三氮脒并连续数日注射,大剂量的三氮脒很有可能引起患猪中毒,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精神较差、食欲不振发展成为沉郁嗜睡、食欲废绝。该药物大量、连续用于全体患猪后部分患猪会出现不停呕吐的现象,最终引发死亡。正确的用药方式应为隔日使用,严格把控显效剂量,同时,该药物对病重者或病情后期者无效,仅对病情早中期有效。

7 滥用抗生素、用药方式错误恶化病情

一些基层兽医在治疗猪高热病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大量的抗生素,如此一来,病猪虽然不发热,但会出现病情恶化、食欲废绝、精神沉郁等现象。临床上一些猪只死亡是因为用药过程中药源性肾炎或药物中毒引起的,并不是疫病导致的,尤其是多次或大量在病猪的颈部肌注,将会造成病猪颈部两侧肌肉肿硬,使得猪体不适,药物难以吸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猪高热病为混合感染,很难通过单一用药治愈,需综合治疗,且病程较长。但一些养殖户或兽医在治疗中盲目相信某厂宣传的产品,以为一支药就能治好病,但实际上是非常不现实的。另外,过长时间使用四环素类或磺胺类药物会导致病猪出现药物性食欲减退,会被误以为猪不吃食物就是病情加重,因此,在治疗中使用上述药物时应配合使用胃复安、安胆等药物。

8 中药治疗猪高热病的误区

猪高热病的治疗中,中药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受到了认可,但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药物使用误区。首先,一些人认为中药治疗高热病疗效来的慢。猪高热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并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且该病的治疗过程本就较长。另外,在治疗猪高热病时需要联合用药。该病由细菌、病菌、寄生虫等多种原因引发,如果只是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很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是必然的。同时,市场上的中药,暗加西药、含量不足、以此充好的现象较多,质量良莠不齐,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延误治疗时机。

9 结语

猪高热病属于病毒类疾病,在临床治疗的用药方面较为讲究,当前兽医在治疗猪高热病中存在的用药误区,对病情的控制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明确用药误区,规避错误用药是有效治疗猪高热病的基本要求,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猜你喜欢
热病患猪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浅谈“热病可灸”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新农民(2020年2期)2020-12-08 10:39:39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夏秋季节要注意防范猪湿疹病
兽医导刊(2015年8期)2015-03-25 10:36:33
猪春季腹泻中西医结合疗法
饲料博览(2014年4期)2014-04-05 19: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