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保育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2021-01-08 21:25卢琛辉福建省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363118
兽医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饮水器圈舍断奶

卢琛辉/福建省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363118

生猪养殖中的保育猪阶段的养殖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饲养管理效率和生产性能。在保育猪断奶的初期阶段,仔猪从母乳喂养准备喂饲料喂养,很容易受到饲料应激和环境应激的影响,出现疾病的概率升高,影响保育处的生长性能。为此,养殖人员应该格外的关注保育猪的生长情况,采取科学的思饲养管理措施,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的饲料,做好疫病的防控,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 仔猪断奶的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哺乳期仔猪在21~28d左右断奶,之后转群到保育舍。仔猪在断奶中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应激,指母子分了以后心理上失去了依靠;另一方面为环境应急,饲料突然发生变化之后出现应激反应。为此,应该为保育猪创造适合的生活环境,降低应激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1.1 母子分离在仔猪断奶中,采用母走仔留的技术,让母猪转出产房,仔猪继续在产房喂养5~7d,这样一来饲养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没有变化。

1.2 温度湿度在转群前一天,保证保育舍的温度和湿度与产房一致,有助于仔猪顺利断奶。管理人员可以适当的提高保育舍前期的温度,减少断奶中产生的应激反应。

1.3 早期控料仔猪离开母猪之后的1~2d 内可能采食量明显下降,经过两天之后可能暴饮暴食,造成消化不良,引发腹泻。为此,在断奶初期阶段,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次不用添加过多的饲料,每天可控制7~8 餐,减少因为饲料改变而出现的应激反应。

1.4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大小直接影响注射的温度、湿度、通风和有害气体的变化,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饮水、排便、活动等行为。密度太大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尤其在夏季,温度升高之后采食量下降,容易引发疾病,而密度太小造成资源浪费。

1.5 仔猪饮水仔猪刚进入保育所对饲料和饮水还需要熟悉,针对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要调整饮水器的位置,便于仔猪快速找到水源,提高仔猪的饮水量。当前饮水器有3 种:鸭嘴式饮水器、乳头式饮水器和杯式饮水器。

2 保育仔猪的饲为喂方式

2.1 人工饲喂在喂食之前要观察料槽内饲料的量,然后结合上次的喂养量适当添加。该阶段要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喂食6~8 次即可。

2.2 自由采食为了促进仔猪的生长,可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结合仔猪日龄和采食量适当的增加,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饲料的浪费。

3 转群头三天的饲喂要点

3.1 饲喂在产房仔猪补料时,要采用人工添加饲料的方式,让仔猪容易获得饲料。仔猪刚开始自由采食可能不会拱料,饲养员应该加以引导,可以人工转动料筒或者挡杆,以免饲料的浪费,同时帮助仔猪采食,当仔猪适应之后再自由采食。

3.2 饮水仔猪转入保育舍时,应该对饮水器进行放水,用手按压鸭嘴式饮水器的挡杆,将脏水放掉之后可以引导仔猪饮水,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可以适量的添加营养物质,连续3d 能够减少应激。

3.3 分群仔猪转群之后要结合体重、性别、年龄等合理的分群,可以引导仔猪平等竞争,减少不平等的竞争造成的仔猪衰弱。分群10d 之后,对比较弱的仔猪需要调栏,放在其他的保育舍,在稳定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下生长。

3.4 调教仔猪转群以后要做好饮食工作,还要做好排便和睡眠的管理,有利于之后的饲养管理。此外,在仔猪排便的地方洒水,或者将粪便集中在排泄区,加强粪便管理。

4 保育舍的饲养管理要点

4.1 饲料添加仔猪转群到保育舍的第1 周应该继续饲喂教槽料,经过3~4d 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转换饲料。结合仔猪的日龄变化准确的调整饲料出口位置,满足仔猪的采食需求。观察仔猪是否吃饱,并结合粪便和体型情况适当的增加饲料。

4.1.1 采食行为如果人工添加饲料的话,仔猪会集体哄抢,吃完后还会继续在料筒边,说明仔猪没有吃饱,养殖人员要观察仔猪的采食情况。

4.1.2 粪便仔猪断奶3d 之内粪便会由粗变细,由黄色变成褐色,说明排便正常。如果粪便色泽正常,不需要改变投喂量,如果粪便变软,颜色呈黄色,并且粪便中有没有消化的饲料,说明仔猪可能出现下痢,要适当的停止饲料的喂养,并且检查饲料的质量。

4.1.3 仔猪的腹围要观察仔猪的生长状态,发现腹部比较充盈,说明仔猪已经吃饱,否则要适当的增加饲喂量。

4.2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仔猪转舍之后,要做好圈舍内的温度控制工作,控制在28℃左右,之后每周降低一度。断奶后的4~5 周,应该将温度控制在22~24℃,圈舍内湿度控制在65%左右。此外,做好通风管理工作,结合圈舍内空气的质量和环境温度控制好通风时间。在保育猪生长前期阶段,要为其提供温暖的环境,保证空气流畅和新鲜,否则有毒有害气体残留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健康,导致免疫力下降,疫病发生概率增多。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圈舍安装保温灯,控制建设温度,减少因为腹部受凉而引发的疾病。在夏季高温天气的中午时段,可以适当的通风换气。

4.3 药物保健措施保育猪突然改变生长环境和饲料条件会增加应激的可能性,为了减少患病概率,除了需要应该加强日常的管理,要做好日常的药物保健。从饲养实践中可知,仔猪存在三方面的生理缺陷,包括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养殖人员通过提供温暖的环境和健康的饲料能够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保健来弥补仔猪的生理缺陷,主要的保健措施有以下几部分:饮水中添加保健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保健的药物、科学的免疫注射和日常治疗。

4.3.1 饮水中添加药物可以在保育猪的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应激反应,同时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因为仔猪突然断奶,不能从母乳中获得抗体保护,肠道内会滋生大量的病菌,导致抵抗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在断奶后的前一周到两周,在饮水中添加药物,如添加广谱抗生素,能够预防一些疾病。

4.3.2 饲料中添加药物仔猪断奶两周之后母原抗体逐渐消失,出现各种类型的疫病,比较普遍的是呼吸道疾病,可以提前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4.3.3 免疫注射仔猪断奶后的一段时间母源抗体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之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可采取免疫注射的方式提高仔猪的抗体水平。在注射之前要进行抗体检测,确定最佳的免疫时间,注射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抗体的监测。在一些大规模机械化的养猪场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发病之后容易控制。保育猪阶段要注射几种疫苗,如猪瘟、口蹄疫等,其他的疫苗结合季节性的发病特点注射。

4.3.4 日常治疗饲养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仔猪的观察,尤其是断奶一周以内的仔猪,发现异常之后及时的确诊和治疗,如果出现疑似病例,要及时的隔离观察,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对策。多数情况下,仔猪的常见病为下痢和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出现关节肿大等现象,如果同一养猪场死猪出现的病症相同,并且发展趋势比较快,结合临床症状加入抗生素治疗,尽快的控制疾病,避免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4.4 日常管理在保育猪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圈舍干燥卫生,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消灭猪舍的病原微生物。每天定期的清理圈舍的粪便,并且做无害化处理。养殖户在每天的巡视中一旦发现仔猪体格消瘦、嗜睡和食欲不振现象要及时的隔离仔猪,并且对症治疗,并且做仔猪的治疗效果的记录,便于后期的管理。

猜你喜欢
饮水器圈舍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不同饮水器在哺乳母猪上的使用效果对比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Hunter—Gatherers
论创意速冷热水器设计与研究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为不同人群设计的街头饮水器
育雏用具和设备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