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趋势及防治现状

2021-01-08 21:25巴桑德吉卓玛央吉德吉玉珍格桑卓玛格桑央宗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850000
兽医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我区病防治布病

巴桑德吉 卓玛央吉 德吉玉珍 格桑卓玛 格桑央宗/西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8500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病不仅会对畜牧养殖的效益产生影响,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我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有得天独厚的放牧环境,同时也增大了布鲁氏菌病发生与流行的几率。近年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布鲁氏菌病的防治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防治的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1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人体或畜机体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牛、羊等都是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布病传播的途径十分广泛,可以通过病畜的尿、粪等排泄物或病畜的流产物等传染,可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中悬浮的带菌尘埃经过皮肤或消化道造成人体感染。一般情况下,布病都是在牲畜之间传播,或牲畜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

牛羊等家畜患布鲁氏菌病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乳腺炎、附睾炎、睾丸炎、不孕不育、死胎或流产等;布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较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出汗、关节肌肉疼痛、乏力等,发热后体温忽升忽降,早上轻,下午重,因此也被称为波状热。

2 西藏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趋势

畜牧业作为我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区地广人稀,经济上较为落后,当地牧民对布病的防控意识不强,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区用于布病预防和控制的经费不足,给布病的流行增加了更多的可能。20 世纪50~60 年代,布鲁氏菌病在人间的感染率达到了42.1%,在当地疫病防控部门的努力下,这一状况在70 年代左右有所下降,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布病在人间的感染率又有了一定的上升。1990~2001 年,布病在我区人间的感染率5.73%,发病率为0.12%,在畜间的感染率为0.6%,位于我国布病发病率和感染率的前列。2007~2015 年之间,我区疾病防控部门对当地的布病的发病情况做了调查,根据2014 年我区第3 次疫情普查结果来看,对阿里、昌都、拉萨、林芝、那曲、日喀则、山南地区的牛血清检测情况,除日喀则地区7 份阳性之外,其余各地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由此可见,在疫病防控人员不断采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有望得到很好的控制。

3 西藏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概况

由于布病在当前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且其危害十分严重,传播途径广泛,健康牛羊常会因患病牲畜的排泄物、流产物、分泌物等受到感染,因此我区在防治布病的过程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疫病检疫、清洁消毒等手段落实疫病防控工作。

3.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防控布鲁氏菌病的最基本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强对饮水、饲料、环境等的卫生监管,保证牲畜摄入足够的、均衡的营养成分,促进动物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其次,严格杜绝动物混养的情况,尤其是牛与其他动物的混养,以此减少布病的传播。最后,加强对饲养员的管理,定期检查饲养员的身体状况,要求饲养员做好自身的防护,若发现饲养员患有布病则尽快对养殖畜禽进行疫病检测。

3.2 清洁与消毒做好清洁与消毒是防止病菌滋生,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对牧场、养殖场、家畜等的养殖都作出了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和消毒工作规范,将消毒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养殖人员需要每天及时清理圈舍内的动物排泄物,定期对圈舍彻底消毒,疾病防控部门也对这项工作加强了监管力度,不定期检查养殖场环境和消毒情况,为防治布病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3.3 预防接种定期开展布鲁氏菌病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针对疫病流行地区,向猪、牛、羊等易感牲畜接种布氏杆菌灭活疫苗,起到一定的疾病预防效果。此外,防疫检疫部门定期开展布病检疫工作,对检疫中发现的疑似患畜或阳性患畜及时隔离并治疗,对患布病死亡的牲畜严格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3.4 检测和治疗我区每年会进行2次布病检测,检测的范围包括全区各地级市、县,实行全面、彻底的检测。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但该病当前尚无特效药,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采用两种抗生素治疗。

在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下,我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布鲁氏菌病不论是人间还是畜间的发病率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同时,随着布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当地牧民的疫病防治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牧民对疫病防控工作的配合程度不断增强,给布病防控效果的增强带来了保障。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取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3.5 流动人口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区的旅游业在近几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为提高我区的经济水平带来了新的途径,但同时也增加了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我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增大了布病感染的风险。

3.6 布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区在长期防治布鲁氏菌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规范化的防治体系,布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在当地疫病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该体系还需要做出一系列的优化和完善,引进先进的安全检测系统以及监督管理系统;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资源、资金方面的投入;合理规划防疫资金,加大对科研实验的投入;引进先进的防控设备,使布病的防控更加规范、科学,提高布病防治的质量。

3.7 自然环境的改变自然因素是影响我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地理因素和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活体动物区域的变迁、影响病原体出现变异等,自然环境的改变容易导致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染病谱发生改变。除此之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自我保健防病意识、医务人员对布病的认知等都会影响布病防控的效果,我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前提下,也应当看到对防疫效果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通过不断强化防治手段,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政府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布鲁氏病的防治,加大对布病防治资金、政策、人才方面的资助和投入;疫病防控部门要不断完善疾病预警和监测机制,加强对各大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养殖场、牧区等疫病管理和防治的检查和监督;向医务人员和兽医部门加强布病的防控知识培训,与内地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疾控人员、医务人员、牧民等对布病的认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降低布病的传播几率。

4 结语

我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在近几年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发病率、感染率都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当前的布病防治现状整体上效果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不断克服这些难题,不断推进布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养殖的效益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我区病防治布病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讲话稿
重点高校进一步扩大在我区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