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良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课程思政”是高校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总结分析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归纳完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创新发展路径,有效破解实践中存在的“知识盲点”“政治钝感”“机械添加”等难题,是当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切实推进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和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重要课题。
“课程思政”缘起于2016年12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衍生于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课程思政试点改革探索,推广于教育部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方案,深化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中。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各高校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加大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在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同时,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任课教师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强调价值引领,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措施和路径,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修订完善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健全各类课堂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规范,从各种不同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陆续推出自己的课程思政方案,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潮。
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的课程思政试点经验,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17年开始,“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逐渐升温。截至本课题申报前,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搜索,共有20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但其中同时含有高职和课程思政因子的只有不足50篇,这从某一侧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和研究工作较本科院校推进晚、行动慢、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从已有成果看本科院校作者注重探讨“ 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和内在逻辑研究,如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何红娟在《“思政课程”到“课 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而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研究探索主要分为二类:一类是着重于宏观视角转变,如安蓉泉:《高职课程思政方法在哪里》(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9日);刘学思: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研究》(经贸实践2018-10-23)。二是微观探索,如:张冬冬等《医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转变分析》(高教论坛2018-10-20);卜兆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探析——以《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思政改革为例》(教育现代化2018-09-24);石利琴:《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德智融合路径探究》(改革开放2018-0-15);張飛飛:高职教育传媒类课程课堂思政探索(传媒论坛2018-07-25);杨艳梅:《新时代下高职计算机课程中党建思政因子提升的对策研究》(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6-15);王石等:《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11)。第一类研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但缺少案例实证和数据分析;第二类研究针对高职院校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但基本停留在个案探索层面,元素提炼尚不具典型性和系统性。从时间节点上看,2018年5月前和5月后的研究探索也发生着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明确指出了把高校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正确途径是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为此他强调了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3项基础性工作。
此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探索开始向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过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也很快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框架不断延展;从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再到专业所有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在内的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开始接受“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要求。12.8讲话中所强调的“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等观点逐步成为“课程思政”的缘起,“课程思政”的概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理念、途径、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探索也由此衍生出来。
2018年12月29日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认定和建设100堂天津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的通知下发,认定和建设的100堂改革精品课中专业课60堂,占总数的60%,综合素养课40堂,占40%,综合素养课中只有天津商业大学的《大学英语》、天津农业大学的《大学语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文选)3堂基础课,占总数的3%。相对于各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总学时比例,呈现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布局中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滞后的短板。为此,借鉴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建设好与思政课、专业课同向同行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课题探索成为研究的必须。
建设好、解决好高职公共基础课与思政课、专业课同向同行的问题,首先要摸清课程建设现状,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以天津市为主体,覆盖各类高职院校的专项调研。
调研问卷共涉及授课对象、授课年级、教授课程、公共基础课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启发作用;专业课程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启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启发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专业兴趣的促进影响程度、通过所授课程帮助学生对国家未来发展意义的了解程度;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哪些形式或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最大;所在的单位目前课程思政实施状况;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您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最需要得到的帮助等20个问题,本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得到结果如下:
收回的193份有效问卷中,教授大一学生的教师占比51.81%,大二、大三分别占比26.94%和12.44%。教授文、理、工三科的教师分别占比31.61%、24.35%、44.04%,分布相对均衡。被调研老师教授的课程里:高数,大英等公共基础课占比26.94%,专业必修课占比48.7%,专业选修课占比25.91%,专业实践课(PRP,大创,实验等)占比15.54%,通识课占比17.1,可以说,在课程类型分布上,涵盖较全面,有利于数据的合理性。
在“不同课程类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启发作用”方面,40.3%的人选择公共基础课,37.31%的人选择专业课,35.75%的人选择了通识课,51.81%的人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课。
在所授课程中,47.15%的教师对所授课程“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贡献”的了解程度较大,44.04%的教师能够较好地通过所授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两组数字都没有达到一半的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中,对于本课程的社会价值的挖掘、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意义体现上,还需加强。
在课程思政实施的形式、方法方面,57.51%的教师选择通过案例故事的形式实现。64.77%—77.72%的教师认为自己教授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拓展视野、提高能力、精神成长,而学习知识,也占比52.33%。
所在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面,领导布置任务教师独立完成的情况占比41.97%,领导布置任务教师协作完成的占比40.41%,领导号召教师自愿参加的占比28.5%,作为考核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的情况占比35.23%。相比较来讲,教师自愿参加的情况比例最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任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的一面。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教师本身的改变,特别是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方面,有一定提升和不断提升,分别占比46.11%和41.97%。也有11.92%的教师直接反应没变化。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建设。
在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的质量方面,排在前几位的有76.17%的教师建议增加案例故事,63.21%的教师建议增强师生互动,56.48%的教师建议增加实践环节,50.26%的教师建议增强课堂讨论环节。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们最需要得到的帮助包括70.98%的教师需要培训学习,对学校制度的激励和经费投入方面的需求分别占比64.25%和53.37%,同时52.85%的教师需要思政教师的协助。
从问卷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观念有待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认为,培养学生价值观、道德教育等内容,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教学关系不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参与、甚至敷衍了事的一面。二是,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挖掘本专业课程的社会价值、价值观引领等方面,都不够深入。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将自己的专业教学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紧密联系,层次提升的空间还较大。三是,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相关培训和协助。特别是理工类、实验类课程,本身更专注于技术领域的纵深研究,加之教师们的学科背景所限,对于本专业的思政元素挖掘、国家当前政策形势都不够敏感,往往容易忽略很多价值观意义的引领机会。课程思政建设应给予相应的制度激励。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关键核心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观念转变,认知层次的提升,触动内心的影响,身边榜样的带领,都会对专业教师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带来内在动力。同时外部的刺激与感召,也会激发更大的动力。例如将课程思政教学纳入教学考核、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优秀教学单位的学习走访、设立课程思政评优专项奖励金等多种形式并举。
课题组首先选取《实用英语》中的一堂课Spring Festival or Christmas(春节或圣诞节)做尝试,首先由英语教师做出课程设计框架,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修改建议,英语教师进行反复多次修改;在此基础上四周教师和英语教师从各自视角发表观点见解,共同碰撞、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最终形成了两条线索贯穿文化融合过程的设计思路,其中明线为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标志、习俗、饮食文化;暗线为主题曲、ppt课件当中的传统元素设计(如红色、灯笼、梅花等)、辩论赛中论据等,授课中在完成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分别在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才艺、传统习俗等方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技能与涵养双丰收,让学生通过英语课的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完成“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任务”为学习载体,通过学生讨论探究、教师讲解、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课程实施收到良好效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课题组将建设目标扩展为一门课,采用思政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分别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程开展研究探讨。
先后经历公共课教师说课、思政课教师研读选定公共课教材,给出各章节课程实施思政元素建议点、公共课教师参照建议拿出课程标准初稿、思政课教师对公共课课程标准中思政表述讨论、思政元素融入建议、思政元素挖掘循环修改等环节多次反复,最终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和《大学英语》两种模板的课程设计方案。
建设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思政元素的引入、思政观点的融入使用上存在用词生硬、表述不清、单摆浮搁、口号性语言较多等“知识盲点”“政治钝感”“机械添加”等实现路径表面化、元素内容空泛化问题;思政课教师则存在隔行如隔山的知识理解障碍。思政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均存在时间不一、工作环境不一等交流沟通困难,对此网络沟通成为主要交流方式。另外,由于人事隶属不同学院,管理方式不同,对课题推进也形成不利影响。凸显出课程思政建设中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各类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实现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的需要,更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特色和优势的需要。“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探索更加切合实际的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启了“课程思政”的改革,并做出了一些探索性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试点性、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方案,但面临以下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也很突出,其中:教师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落后、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能力不够、选择路径与载体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相对薄弱、整体教学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急需解决好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主要范畴,其核心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的最佳结果。
从现实需要上把脉—“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面临极大挑战。一方面,高职院校教育中普遍出现重专业基础课、重技能课、实操课,轻思政课,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不少地方显现出思政课、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课时“缩水”、思政课、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地位被边缘化的倾向。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工具的日益推广,代表不同社会群体利益格局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全方位涌入大学校园,对正确认知体系尚不健全的大学生形成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鱼龙混杂之间,泥沙混流之下处于知识体系需要完善、思维方式需要构建、价值观念需要引领时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各种片面言论、思潮、观点和表象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要做好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因此推进“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工程,就是要调动和发挥每名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以每个课堂、每门课程为载体,全方位把好各个关口,荡涤污泥浊水,清除不良影响,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内在规定性分析,“课程思政”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实质呈现。
“课程思政”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要求,也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拓展和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一本质属性决定,高校每一位教师所教授的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应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人才支撑、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合格人才;为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导向。“思政课程”延展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人才培育理念,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从一条拓展为一主多辅的模式架构,延伸扩展到各专业开设的各门各类全部课程协同传递主流声音,从原来单一的思政课教师一支队伍,延展到全体任课教师协同发力,实现了思政教育载体上的拓展、思政教育队伍上的扩充,思政教育内容上的丰富和方法上的创新,这将极大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贯通,也将极大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更好落实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的教育责任。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是构成各专业各类别课程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各类别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相对于高职院校各专业各类别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类课程,其呈现出开设时间早、覆盖范围广、修读内容必须等特点。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课、英语、高等数学课、体育课等通识类课程,这种内容安排,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体现了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普遍性目标。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开设在新生入学之初,且覆盖范围包括了各专业的全体学生,其课时总量占据了总课时的近三分之一。在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训练中具有重要价值,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对未来专业发展、人生走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然而实际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的受重视程度无论是在整体教育体系中还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上都远远比不上专业课。这中间有课程本身的特点问题,但也有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乏核心价值引领的深层问题。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思政建设,就是要构建起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与思政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灵魂通道,使公共基础课纳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系统之中,实现各课程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共筑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之魂,这将有利于提升“1+1>2”的育人效果,保障新时代大学生做到做人与做学问相统一、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成才与成人相统一,确保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这种课程模式,体现一种连续性系统性的课程观,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等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目标融汇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当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
1.借力“课程思政”丰富教学资源,让公共基础课内容更具深度
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核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新中国建设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融汇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当中,将学科知识的分析对比、历史沿革、最新成果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恰到好处的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文化底蕴与思维规律等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如在《信息技术基础》课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应用领域等部分内容讲解时,适时指出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量变质变的关系;从计算机技术在不同领域被不同人的应用,强调道德与遵纪守法意识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更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科技强国理念。从而让计算机文化更加富有人文气息和思想深度。以此类导,使技术技能最终回归到文化育人的初心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公共基础课的定位。
2.借力“课程思政”更新教学方法,让公共基础课元素更有温度
“课程思政”既不是以所谓的“思政”开头,彰显本课程已经把思政的要求进行了引入,之后在后面的教学中依然还是知识、方法的讲授;也不是是在课程即将结束或者在做总结时,把当前的形势和党和国家对于“立德树人”的要求非常唐突的提出来。“课程思政”是意识形态引领通过“基因式”融入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实用英语等公共基础类课程,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这对以往只注重本学科所涉及知识的系统传授,在教学方法上容易呈现的单一化倾向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必将引发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思政建设则要求教师要以实现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为大前提,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还要关注国情世情党情,在课程知识性教学的过程当中适时将国情世情党情作为画龙点睛之笔,抒发教师的爱党爱国激情,激发学生的为国报国热情。如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综合运用扶贫减贫、疫情防控等时政性强的热点数据、案例、图片、视频等材料做支撑资料,打造体验式表格制作、文字排版课堂,让学生在行为情境体验与情感升华过程体验当中产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应用价值共鸣的“精彩时刻”,让知识的传授不断升温。
3.借力“课程思政”提升教学质量,让公共基础课课程效果更有力度
当今时代,社会的现代化和世界的大变局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极大冲突,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化传播途径的不断延展,大学生的物质生活追求越来越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变革,世界大变局,自媒体泛滥,大学生接受信息纷繁复杂,各种观点融合和碰撞成为常态。当与各种社会问题交锋时,急需广大教师主动给予正确价值引导,帮助他们在多样价值取向中确立主导。这就需要公共基础课教师将时代发展大势融入教学中,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位置,通过课程教学当中系统性连续性地渗透思政内容,就能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中引领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变得更有力度。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的坚定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学习道路上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