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路径研究
——以承德地方高校为例

2021-01-08 16:00崔洋洋康丽滢李莉英马文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四史红色资源

■ 崔洋洋,康丽滢,李莉英,马文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一、承德地区红色资源概述

2002年谭冬发、吴小斌在《老区建设》第七期上发表的《“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红色资源”这一概念并指出红色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资源是指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能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所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而狭义的红色资源则是专门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如革命遗址、纪念馆以及承载各种革命精神的载体等[1]。综合上述概念,红色资源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资源是基础,精神层面资源是对物质层面的高度凝练和概括。

承德地区红色资源是在建党初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遗迹文物、纪念场馆、历史文献、文艺作品等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承德地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建党初期“驴儿叫村兴隆县第一个党支部遗址”,也有抗日战争时期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孙永勤烈士纪念馆等历史遗迹,还有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烈士陵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塞罕坝精神等。承德红色资源具有先进的思想性和继承性,它所彰显的精神力量,也在不断地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断努力。

二、承德地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意义

(一)有益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四史”学习教育的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也曾指出“广大青年学子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而高校积极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于逆境中求发展的艰苦奋斗史、于危局中求变局的探索史和于开局中求新局的建设史,更有益于激励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热情,使其清晰地把握党和国家的发展态势,认识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变局中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二)有益于夯实大学生的人民情感,提升强业报国的内生动力

在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承德地区形成了不同类型具有地域性和继承性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的历史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经历艰难险阻,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保持先进性,也是因为他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承德地区的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通过“四史”学习教育,使得广大青年学子能够深化理解“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创造者,在情感上打牢人民立场的深厚根基,从更高站位上增强为强国伟业奉献青春的动力”[2]。

(三)有益于学子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以史为鉴,才能在历史的审视过程中找到破解问题的“金钥匙”。承德地区红色文化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增量。高校组织学生学习承德地区党组织发展历史、承德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抗日和解放战争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奋斗史,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培养敏锐的历史眼光,增强大学生责任与担当。通过“四史”学习教育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红色政权从哪里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汇集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力量。

三、承德地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现状

(一)地区红色教育资源碎片化,“四史”教育缺乏活力

承德地区红色资源主要包括建军建党初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承德地域内形成的革命遗迹、革命纪念馆、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献等。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没有有效地对其进行宏观统筹,整体设计,模块化开发和运用,其呈现出碎片化。而部分高校在将红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连贯性设计,对于红色教育资源背景、文化艺术展现形式和类型及历史文献缺乏系统的梳理。这种割裂状态的红色教育资源运用致使教育过程活力不足,育人的实效性差强人意。

(二)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度不高,“四史”教育缺乏吸引力

地方红色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独特性,它不仅包含地方民众的价值追求,还包括民族的精神血脉。它既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方民众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奋斗的革命史,也反映了地方革命文化的发展史。这种红色资源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对“四史”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地方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且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能够引起大学生共情。而部分地方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时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大部头著作、宏观历史发展主线和马工程教材的运用上,没有深度挖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内涵,没有推动本土化红色资源融入教材和实践活动。这导致“四史”教育活动不“接地气”,“四史”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

(三)传承红色基因形式单一,“四史”教育缺乏感染力

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在开展“四史”教育时所采取的教学形式或活动形式呈现单一化,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部分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授课方式,仅仅是把部分红色资源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还有部分教师仅仅采用理论教学形式,没有将承德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第二课堂或实践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在班级活动方面,部分辅导员仅仅通过传统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开展“四史”教育,活动形式单调,学生的参与感不强,情感融入不够,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感染力,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承德地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四史”教育的路径

(一)整合红色教育资源体系,打造“四史”教育平台

承德地区红色资源丰富,分布在承德市兴隆、宽城、隆化、丰宁和承德市区等地域,需要深入挖掘,整合红色教育资源。首先,是摸清家底。高校立足于教学发展的需要,与政府部门、党校或科研机构协同合作,组织力量对承德市行政区域内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情况和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对承德市图书馆、档案馆的重要红色文献资料进行汇编。其次,凝练精神内核。深入研究王厂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孙永勤烈士纪念馆和喜峰口抗战遗址所蕴含的本质内涵、革命真谛、发展历史、当代价值。

此外,构建“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提升学习教育的互动性和监控性,建立与“四史”教育相关的品牌化微博、微信平台、专题网站等,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数字化,讲好承德红色故事,赓续革命基因,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学生所喜爱的“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生动的形象化的图片和视频、详实的文字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明晰历史发展,使“四史”教育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

(二)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丰富“四史”教育内容

高校教师结合课程改革,依据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承德地区红色资源融入教学过程,进一步丰富“四史”教育的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上,从大思政的格局出发,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到专业课与红色资源的切合点,体现出思想和价值引导。在公共课教学上,将课程目标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中凸显出来。例如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结合“驴儿叫村兴隆县第一个党支部”“郭小川书屋”,展现出一批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而探索。在讲解“为新中国而奋斗”时,可以结合喜峰口长城抗战故事,董存瑞、孙永勤、热河革命烈士等事迹,阐述红色政权建立曲折过程。在讲解理想信念时,还可以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事迹融入其中,丰富“四史”教育内容。

(三)创新红色基因传播形式,增强“四史”教育感染力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学生思想更加开放,需求更加多元化,这也要求高校要创新红色基因的传播形式,使“四史”教育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承红色基因。高校可以将承德地区红色资源以文字、音频和视频形式结合AR、VR、H5等技术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加生动化和全面化。

在授课形式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除了应用讲授、讲座等形式之外,可以采用红色文艺展演、现场教学和实践调研。例如积极创造现场教学机会,把部分课堂教学的内容搬到“热河革命烈士陵园”“水泉沟烈士公墓”“水泉沟万人坑遗址”等地方,通过现场体验感悟历史。还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部分红色教学资源内容录制成微课、慕课上传云端,丰富课程教学方式。

充分地利用第二课堂,将承德地区红色资源以开展“四史”教育形式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例如以建党建军或国庆等节庆日为节点开展专题教育,可以围绕承德红色文化,设置“承德红色英烈精神启迪”“塞罕坝精神之我见”等研讨主题,进行探究、互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结合承德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旋律、红色经典感悟、演讲比赛和主题展等,以多元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大学生。

(四)提升师资力量红色底蕴,加强“四史”教育组织保障

教师作为传播承德地区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功底决定着教育质量和实效。为此,应培养教师红色文化底蕴,加强“四史”教师队伍建设。以承德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热河革命烈士陵园、塞罕坝教育基地等为载体开展常态化师资力量培训,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团队。同时,合理配置教师队伍。高校邀请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历史博物馆档案员、史学专家等入校开展专题讲座、座谈,并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加强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四史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队史连“四史”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