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 庆,林耿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共享等数字经济技术概念不断衍生和应用,社会掀起了改革热潮。早在2017年“数字经济”就已列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来说,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模式的经营管理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发展,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数据的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环境,在每日庞大数量的数据影响下,企业数据化信息管理体系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然而新时代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求企业技术的变化,更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智能制造应是提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水平的主要方向。而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稳定市场经济、增加税收、促进国民经济体制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改革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此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双循环格局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逐步复苏使制造业企业得以快速发展。在供需错位的就业市场中,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主动优势,其合理的管理方式、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薪酬水平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转型动力不足、数字化建设水平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某大型国企成立的国有控股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为例,从企业、政府、劳动培训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的建成和对策,为实现“数字强企”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何帆、刘红霞(2019)通过对企业数字化变革所带来的业绩提升进行评估,认为企业进行数字化变革较没有进行变革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1]。苗力(2019)认为企业应当将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提升企业的“数字思维”,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戚聿东、肖旭(2020)认为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将在企业之间数据隔阂穿透,推进了企业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使得企业在制定公司战略方针时能够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3]。王子阳等(2020)认为战略、组织和商业模式存在相互协同促进的关系,并分析了企业的业务活动设计和相关利益者经济活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4]。
康伟和姜宝(2019)指出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企业不仅应当利用数字化工具在产品设计上取得创新突破,更应当在管理模式上积极变革,开展定制的服务模式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5]。王春英和陈宏民(2021)认为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应开设专业研发部门注重数字化产品的基础性研究,构建数字化平台了解和跟踪用户需求,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6]。吴画斌(2021)认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工业大数据开展智能化生产,构建网络化的生态系统,奠定企业产品的良好基础;提高产品服务性和个性化设计,打造行业的“双创”平台,发挥企业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企业共赢[7]。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中,针对国企改革的研究较少。陈(2021)指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政治三方面肩负巨大责任,并针对实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应当科学制定计划、深度开发数字基础建设、布局数字平台和产业的相关建议[8]。而张继栋(2021)从国企领导层数字思维建设、国资委考核、企业目标制定和人才激励等多个方面为地方国企的数字化转型提出建设性意见[9]。周文祥等(2021)通过分析“中油e学”数字平台的成功建设,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国企干部培养数字化学习平台成功融合的可行性[10]。但是国内对于国企数字化建设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理论层面的分析与建议,对于实证考察类研究仍然有所欠缺,因此,笔者实地走访X公司,并基于其数字化建设现状,为国有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X公司为某大型国有企业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生产智能化产品,为该大型国有企业提供智能化产品服务,提供智能化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技术性咨询服务等。在同行业竞争上,X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企业,拥有数十项资质,十余项专利,三项高新技术产品和二十余项软件著作权,综合市场竞争力较强。截至2019年,本地区内与X公司的经营范围相似的公司总注册资本超过10.9亿万元,而其中主要资本集中在5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共计13家,X公司属于中上游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其企业的注册资本状况良好。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X公司作为科技公司,其数字化生产建设水平较高,较大部分车间实现数字化技术操作,利用工业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有效地分析了某大型国有企业对于产品的需求,对于已经生产的产品能够有效地跟踪和监督其使用状况。但是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在市场经济时代,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共识,但是不同于普通民营企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国有企业间交易的盈利减少和市场的局限性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X公司处于中心城区内一个科技产业园中,产业园中有较多经营范围相似的科技公司,其所在地区的集群集聚效应迫使X公司亟需开展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先在经营与管理方面,X公司用人管理制度过于老化,X公司内提拔人才需要一定工作年限资历,这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容易流失年轻科技人才,而提拔平庸的管理人员,而且企业数字化管理人才的比例仍然不够高,在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数字化物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仍然不够;其次在产品销售方面,X公司的渠道过于单一,X公司为大型国有企业全资成立的子公司,其主要经营活动是为其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但是X公司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产品销售渠道,因为单一的销售渠道可能导致企业在同质市场上失去话语权;最后是企业文化建设,现阶段企业员工对于数字化的理解程度仍然不够,数字意识依然不够强,这将造成部分员工在推进数字化时懈怠、消极,将不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
通过对X公司的走访,发现国有企业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字化人才的缺乏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大的阻碍。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人才包括数字化技术人才和数字化管理人才。以X科技公司为例,公司并不缺乏数字化技术人才,但是较为缺乏数字化管理人才,其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大竞争力,但是在整体的企业管理层面仍然较为低效,综合的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国企管理人员缺乏数字化运营思维,没有及时建立数字化企业管理系统,导致无法敏锐感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从上到下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变革,往往错失市场机会。对于地方性国企而言,要增强其产品竞争力,需要完善数字化销售系统建设,单一的销售渠道容易因为综合实力不强导致下游企业选择其他物美价廉的同质产品。
首先,国企数字化转型具有天然优势,国企管理层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由于国企拥有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客观的工资等优势,国企相比于民营企业更容易吸收和招纳数字化人才,有庞大的人才供给,因此,国企在招募人才的时候更应当注重考察其数字思维;其次,国企有着自身的政治优势,政治属性是国企的根本属性,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才能在政治和经济决策上把握发展方向,国企的党组织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明白党和国家的整体方针,顺应时代的潮流;最后,国企拥有庞大的党员基础,党员是国企最优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具有强烈的生产和工作主动性、创造性,是国企在市场上站稳脚步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积极性,培养党员队伍的数字思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成功。
国企管理层应当通过加强管理数字建设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首先在采购环节上可以参考《企业数字化采购实施指南》,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数字化采购,并通过采购管理过程的优化完善采购管理步骤,减少企业总成本。企业采购步骤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采购率较低,这是导致采购成本增多的直接原因。企业在制定采购程序时,必须根据自身情况,找到合适的采购流程,不断优化采购流程,为企业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在审批环节进行数字化建设。在审批环节上,国企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结合合同金额的差异,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每一级均设立领导审批权限,省去了太多复杂的流程,有效地缩短了时间;另一方面设立专门化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这样无论何时何地签订电子合同都可以开展审批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审批效率。最后还可以通过财务预算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国企的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构建统一的预算费控系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并通过建立独立的预算费控系统等方法实现对预算费用的严格把控。
国企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增加数字化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是指资本、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包括技术研发投资、技术使用投资、设备购置维护成本、技术创新管理成本等相关企业生产技术创新投入费用和人力物力。由于技术创新投资的滞后效应,因此在短时间内技术创新投资效益要小于其他短期投资的效益,但是技术创新投资的长期效益将远大于短期效益,因此,国企管理决策者不应浮躁,只关注眼前利益。应当立足于长远利益,清楚地认识到投资与利益之间的积极关系。
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坚持考核、选拔和管理数字化人才的方针。国有企业要切实完善现有数字化人才聘用机制,以科学、严谨、理性的态度对待相关问题,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数字化人才在招聘上所产生的主观性偏差。此外,国企各部门必须根据总体发展趋势和单位的实际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机制和选聘体系。当然除了评价数字化高端人才的相关成果之外,还需要对其的思想道德行为、创新创造能力和科研基本素养进行综合性评价和考察。此外,人力部门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对科研贡献突出、工作成绩突出的国企员工给予一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违反有关规定、合同的员工,一定要根据情况具体地进行协商和处理,并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国有企业不仅要尊重高端人才的利益,而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法律手段保护单位的利益。
国企要加强企业文化和员工数字思维的建设。据调查,目前仍有一部分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数字思维不够强,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时积极性较弱。针对于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相关措施来解决。首先国有企业相关部门应当适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树立一线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其次行业内或大型国企公司有关的管理干部学院应当增加相关数字化管理课程的开设,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开展数字化管理项目;最后国企应当利用其最大优势即庞大的党员队伍,国企党组织和国企管理层需要适时开展数字化相关课程,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将有利于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国有企业相关的市场部门应当积极地开拓市场。2021年“十四五”草案中提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战略部署,说明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庞大的内需潜力,而国有企业更应当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建设销售数字化工程,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手段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加强产品的设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激发内需潜力。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对目前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和代价,企业管理者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和推动企业升级。政府可以鼓励和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部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及鼓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并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资委应当利用好国企绩效考核机制,适当加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相关指标的考量。通过对X公司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国国资委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仍然缺少相应的指标考核,这将很容易出现部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投机性谎报和虚报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及过度夸大国有企业转型成效,造成企业报告上经营能力和实际经营能力的不匹配,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地方国资委应当充分考量当地的整体数字化建设水平,切不可“一刀切”地制定数字化建设指标,“一刀切”指标容易造成国企突击完成指标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相关利益。国资委在考核国有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时应当充分全面地进行调查,不应当只简单地考察企业的数字化工程建设,更应当对国企员工的数字思维进行充分的检验,只有“硬件”和“软件”都达标的国企才能算是数字化建设合格的单位。
国企员工应积极地改变自身观念,主动学习数字化专业技能,提高自身价值。国企员工应当端正自身态度,转变“国企工作就是铁饭碗”思维,要有危机意识,应当紧紧把握企业和国家的整体改革方针,积极学习数字化新知识,培养自身数字化思维能力,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努力融入时代变革的洪流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和人才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