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君
(丽水学院 民族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Heritage在分析英语中的小词“oh”的使用功能时提出,某些用于回应的小词具有状态改变(change-of-state)功能,状态标记的使用标识了说话者实现了知识、信息、取向和意识等方面的局部认知状态改变。[1]299此后,状态改变标记在其他语言,如芬兰语、德语、丹麦语和日语中的使用情况也得到了关注[2-6]。从类型学角度来看,状态改变标记有三种功能:第一种,在告知语境中,指示从不知(not-knowing)到知(know-knowing)的认知状态改变。第二种,在修正语境中,指示原有问题的成功解决,实现从错误的原初印象到正确的现有理解的转变。这两种功能的一个共同点是,就某种信息而言说话者知道得更多,听话者知道得更少,听话者从说话者那里接收某种信息。第三种,状态改变功能标记突然回忆起某事,实现从不记得(not-remembering)到记得(now-remembering)的认知状态改变。与前面两种功能不同的是,说话者给出的信息对“哦”的使用者来说不是全新的,听话者对说话者提供的信息具有独立的可及性,说话者的言语唤起了听话者忘记的信息。英语中的状态改变标记“oh”不具备第三种功能。在德语和芬兰语中,不同的功能用不同的状态改变标记来实现。
汉语中也有类似状态改变标记,如叹词“哦”,但“哦”作为认知状态改变标记的具体用法,它与其他语言中状态改变标记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这些问题还没有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汉语学界关于“哦”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其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关于其作叹词的用法研究得也不是很深入。部分学者从语用和语义的层面对叹词“哦”的用法进行了分析。[7-9]房玉清和刘月华等学者都提到了“哦”作叹词时可表惊讶、醒悟,但没有深入展开讨论。[10-11]高彦梅认为叹词是一种话语语境中的词,只有在话语层面才能找到完整的语义。[12]本研究拟采取互动语言学的相关方法,通过调查语言在真实互动环境中的使用情况,结合语境分布和韵律特征,分析总结状态改变标记词“哦”的功能和用法,以期从类型学的角度为认知状态改变标记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实证。本文采用的语料均为真实面对面言语互动的对话材料,总时长为12个小时,经转写后共检索出状态改变标记词“哦”216例。标识状态改变的“哦”一般出现在话轮起始位置,既分布在回应话轮位置中,也分布在非回应位置话轮中,我们的分析也将从这两方面展开。
互动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位置敏感语法(positionally-sensative grammar)认为,要想弄清楚某一语言成分的功能,即说话者想通过使用某一语言成分实现什么交际目的,就有必要考察这一语言成分是在什么样的话语序列环境中使用的。[13]通过对分布语境和韵律特征的考察,我们发现处在回应话轮位置的“哦”的功能主要包括五种,下面将逐一探讨。
所谓新信息的理解是指说话者把信息传递给听话者,这个信息对听话者来说在对话进行以前是未知的,对话进行后,通话者接受并理解信息。从分布情况来看,作为理解新信息的标记的“哦”很多出现在信息告知序列中,作为对信息告知的回应。在信息告知序列中,信息知情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非知情者,从而实现“哦”的使用者在认知状态上的改变。[14]“哦”有的以光杆的形式出现,有的后续其他语言成分。光杆的“哦”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如果光杆的“哦”出现,一种情况是标识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对“哦”的使用者来说不是新信息,这种“哦”只是一种简单的表示回应的叹词,不涉及认知状态的改变。英语中如果不涉及认知状态的改变,通常用“yes”进行回应,涉及认知状态改变的由“oh”进行回应。[1]汉语中的“哦”既可以标识接收到的信息是已知的,也可以标识接收到的信息是新信息,所以兼具了英语中“yes”和“oh”的功能。还有一种光杆的“哦”标识的是,虽然说话者提供的信息是新信息,但是听话者对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不感兴趣,例如:
(1)甲:听说张三辞职了。
乙:哦。
甲:你知道这件事情啦?
乙:没有啊。
甲:那你怎么不问我他为什么辞职啊?
乙:他辞不辞职和我有关系么?
在例(1)中,乙在话语序列的第二个位置使用“哦”,标志着乙认为甲已经提供了完整的信息,光杆形式的“哦”在这里不仅是理解新信息的标记,也是对话结束的标记。从整段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甲提供的信息对乙来说是新信息,这里的新信息接收标记“哦”以光杆形式出现的原因是乙对张三辞职的事情不感兴趣,所以用“哦”来结束对话。如果听话者对说话者提供的新信息感兴趣,会认为说话者信息不够完整而继续发问,通常会在“哦”后追加话语成分,要求说话者进一步提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哦”在语音形式上会用升调,时长也会加长。以下例子同样是在讨论关于张三辞职的问题,回应方式却和前面的例子截然不同,例如:
(2)甲:张三辞职了。
乙:哦(0.4秒)?
你听谁说的?什么时候的事情呀?
例(2)中的“哦”以升调形式出现,时长加长,其惊疑语气表示乙已经接收到了甲提供的信息,而且此信息对乙来说是新的,乙在接收到新信息后继续发问,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情况,表现出乙对甲所讨论的话题感兴趣。
从我们收集到的语料来看,出现在信息告知序列中的光杆形式的“哦”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仅有11例。我们认为直接表达对别人提出的话题不感兴趣是一种面子消极行为,违反了礼貌原则的一致准则,即避免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所以出于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需要,光杆的“哦”大都出现在关系非常亲密或者听话者的社会地位比说话者的高的对话中,这应该是光杆的“哦”出现的频率较低的原因。而且说话者提供的信息对听话者来说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消极的,这时回应者一般会采用“哦+评价”模式,例如:
(3)甲:老师,我这次演讲比赛拿了二等奖。
乙:哦,很厉害啊,恭喜你。
“哦+评价”模式同样具有终结对话的功能。在例(3)中,甲提供的信息在乙看来是积极的正面的,而且是超预期的,所以乙在“哦”标识接收到新信息以后,还增加了表示赞赏的正面评价成分。如果说话者提供的信息对听话者来说是合乎预期的,“哦”以光杆形式出现的频率就会高得多,例如:
(4)甲:你吃过了吗?
乙:我吃过了。你呢?
甲:我也吃过了。
乙:哦。
在例(4)中,甲乙对话的时间在下午6点,乙在回答了甲的问题后回问甲同样的问题,乙用“哦”作答以结束话轮。这个时间点吃过晚饭是一种正常行为,符合乙的预期,所以乙仅以“哦”作为回应,是一种无标记的回应形式。此类光杆的“哦”,我们共收集到30例。如果甲回答没吃过,那么就会不合常理,“哦”后一般会后续其他话语成分。Heritage指出在告知序列中的光杆“oh”的出现频率相当低[1]。从我们的分析结果看,如果单从相邻对的第二部分位置来看,这和汉语“哦”相符,但是“哦”出现在对信息寻求的告知的回应,而且告知信息是符合预期的,光杆“哦”出现频率相当高。总的来说,汉语光杆“哦”的分布范围要比英语光杆“oh”广。
作为新信息理解标记的“哦”在对要求序列的回应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而且通常以光杆形式出现,例如:
(5)甲:老师,我下个星期要去面试,所以下星期的课请假。
乙:哦。
在例(5)对话中,从表面上看,甲实施的是一种信息告知行为,其实却是一种祈使行为,即请老师准假,所以以上的话语序列其实是一个要求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光杆的“哦”是一种无标记的回应形式,既表示对新信息的理解,也表示对说话者的要求的同意。在我们收集到的语料中,共找到了46例此类的“哦”。
以上我们结合“哦”分布的话语序列类型、出现的位置及其韵律特征分析“哦”的功能,即新信息理解标记,“哦”的使用者在交谈中接收到了新的信息,在认知层面实现了从不知到知的变化。
下面我们将讨论“哦”在他发修正序列中作为理解标记的情况。他发修正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对信息理解有困难,而向信息提供者发问的言语行为,这种理解困难可能是由于听话者缺少相关背景知识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说话者的先前表述存在问题引起的。如果居前话轮中出现了理解和可接受性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通过他者发起的修正来实现。当问题通过修正解决后,听话者通常会对修正做出回应以此结束话轮,话轮的结束则标识了听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认知状态的改变。[15]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我们找到了29例作为修正序列中的理解标记的“哦”,其中16例处于话轮起始位置,还有13例为光杆形式。我们先来看一个由于发音问题造成听者理解困难的例子:
(6)甲:这个版本是王佐良先生翻译的。
乙:谁翻译的?
甲:王佐良先生。
乙:哦(0.3秒)。(笑)
甲:你以为是谁?
乙:我还以为是王祖蓝。
在例(6)中,听者用疑问代词“谁”进行提问,表示在接收信息时碰到了困难,乙对信息进行了重复。从后续的谈话中,我们能够看到乙是因为没有听辨出正确的语音形式,而把翻译家王佐良先生误听成王祖蓝,所以对居前话轮中的信息提出了修正,在接收到正确信息后,以“哦”作答,“哦”的时长加长,标识前面存在的问题已解决,实现了对正确信息的理解。我们再来看一个理解困难的例子:
(7)甲:最近有什么网络新词么?
乙:打工人。
甲:什么打工人?
乙:就是那个打工人啊。现在表示得辛苦赚钱,还感觉自己很积极向上,很有追求的样子。
甲:哦(0.4秒),现在还有这种说法。
经过对例(7)中音频材料的听辨,我们发现对话第二位置处“打工人”发音非常清晰,所以甲发出修正行为是因为无法理解为什么“打工人”是一个网络新词,乙对此进行了解释,甲的问题得以解决,接受了“打工人”这种赋予旧词新意的用法,以“哦”作答,“哦”的时长加长,表示甲在理解乙提供的新信息,从“哦”后的话语成分看,我们发现甲接受了乙的解释,“哦”标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认知状态的改变。
本节我们讨论了修正发起者由于听不清或者理解不了,直接向信息提供者提出对居前话轮中话语存在理解问题,被修正者往往通过重复、详细解释等方法来修正自己的言语,修正者用“哦”进行回应,表示存在的理解问题已解决,实现认知状态的改变。“哦”既可以以光杆形式出现,也可以后续其他语言成分,其后续的成分的作用一般是对实现认知状态的改变的显性表达,而不是寻求进一步的信息或者引发新的话题。
所谓更正理解是指“哦”的使用者对某事物有一种错误的假设,经过交谈后,了解了事物的真实情况,从而在认知状态上实现了对原有假设的修正,例如:
(8)甲:信纸好漂亮,能给我一张吗?
乙:这是小静的,你得问她。
甲:哦(0.5秒),我还以为是你的。
在例(8)中,甲看到乙手上拿着一叠信纸,误以为信纸是甲的,但乙的回应与甲的前期假设,即信纸是乙的相冲突。在话语序列的第三个位置,“哦”处于话轮的起始位置,其后的“还以为”作为反预期标记标识了甲已经意识到自己关于信纸的原先认识是有问题的。从时长来看,这里的“哦”发音时间长达0.5秒,比正常的“哦”的发音时间要长得多。这里的“哦”不仅标识了认知状态的改变,而且标识了情感状态的改变,即失望的语气。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9)甲:请问这附近是不是有一个快递点?
乙:这里没有快递点。
甲:哦,这样啊,那哪里有快递点呀?
在例(9)中,话语序列第一位置甲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是非问,其实甲有一个前期的假设,即附近应该有一个快递点,并希望能从乙那里得到一个正面的回答,乙的回应否定了甲的前期假设。但是乙只回答了甲这里没有快递点,却没有回答甲哪里有快递点。处在话语序列第三位置的“哦”标识甲接受了乙提供的信息,但是因为甲认为乙提供的信息不够完整,所以在“哦”后使用其他言语成分进一步寻求相关信息。
从(8)(9)两例中,我们能够看到作为更正理解标记的“哦”,既可以后续表示原初假设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后续进一步需要索取的信息。错误假设更正行为通常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来展现,这也显示了更正行为发出者处于信息多量的优势地位。语料分析显示,更正理解标记“哦”有时会与居前话轮重叠,这可能是由于“哦”的使用者意识到了原初的错误假设,急于让听话者知道自己已经接收到了正确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哦”的使用者也会直接表达自己原先的错误理解,以便为自己做出的某些不当行为或者不合理请求做出辩解。
某些情况下,说话者本身知道某些信息,只是一时想不起来,直到听话一方提起才突然想起。在英语中,这种标识突然回忆起的言语标记为“oh that’s right”[1]338。汉语中的“哦”也可以作为突然回忆起的标记,标识从不记得到记得的认知状态改变,例如:
(10)甲:星期天,金桔餐厅,我请你?
乙:不是已经和你说过金桔餐厅在装修了么?
甲:哦,你瞧我这记性。
那我们去哪里吃呀?
从例(10)的谈话中我们能够发现,乙以前和甲说起过餐厅装修的事情。从乙的“你瞧我这记性”也能看出甲已经回忆起了乙曾经说过的话,接受了餐厅在装修的事实,从而继续问“我们去哪里吃”。从语料中我们发现,有时,“哦”后会接类似于英语中“that’s right”的成分,包括“对,对,对”“对哦”“是哦”。“哦”单用的情况29例,“对,对,对” “对哦” “是哦”等连用的18例。
延迟觉悟是指听话者在交谈中对某些信息的理解碰到困难,后结合语境信息和说话者的提示,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相关信息,从而理解某种信息的行为。“哦”可以作为延迟觉悟标记,例如:
(11)甲:得请客哦。(笑)
(停顿0.4秒)
乙:你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么?
甲:我听学生说了。
乙:哦,你是说那个。
在例(11)中,甲的话语在乙听起来是比较含混的,因为甲没有解释清楚要求乙请客的原因,乙在对甲的话语做出回应前停顿了0.4秒,期望甲能给出进一步的解释,可是甲没有继续解释,所以乙直接用问句对甲进行了回应,甲进一步给出提示,但还是没有解释具体原因。其实甲从学生那里听说乙要去国外进修一年,但乙却不知道甲已经知道了自己要出国的事情,乙从甲的提示中推断出甲说的应该就是出国的事。乙在回应话轮中使用作为延迟觉悟标记的“哦”,标识原初的疑惑已经解开。作为延迟觉悟标记的“哦”和作为理解标记的“哦”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哦”作为延迟觉悟标记一般指示听话者在与说话者的讨论中经过说话者的提示从自己的记忆库中提取出某些信息并逐渐解开谈话中的一些疑惑,所以听者的认知状态改变是说者和听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以上我们讨论了处在回应话轮位置的“哦”的五种用法。所列各种情况中出现的“哦”都标识了“哦”的使用者在认知状态上经历了从不知到知或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并对发话者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了有效的回应,不管这种信息是以直陈方式提出的还是以祈使方式提出的。下面我们将介绍处在非回应位置的“哦”。
下面讨论处于话语相邻对居前话轮位置,即非回应位置的状态改变标记“哦”,分析结果显示,处于非回应位置的“哦”主要有三种功能,我们将逐一介绍。
想起标记的“哦”处于话轮起始位置,后续说话者想起的内容。从收集到的语料中,我们发现了23例此类标记。想起的内容可能是已经存在的,也可能是随着话轮的推进而临时出现的。前一种情况,例如:
(12)甲:哪天有空,请你吃个饭呀?
乙:星期五中午吧。
哦,星期五我要开会,星期六吧。
在例(12)中,当乙回答星期五中午后,对话本可以结束,但乙突然想起星期五没时间,发出一个自我修正行为,把时间改成了星期六。“哦”标识了乙突然记起了某种信息,这种记起行为是自发的、瞬间的,从时长上来看很短促。乙想起的内容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乙的记忆里。但是,有一种想起是随着话轮的推进展开的,例如:
(13)甲:我下午有课,我要回去了。
乙:这么急回去,不再坐会儿啦。
哦,桔子你带点回去吧。
在例(13)中,对话在第二行以后本可以结束,但乙突然想起在甲回去时应该让他带点桔子,所以重新发起了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内容是随着话轮的推进而临时出现的,并不是提前存储在乙的记忆中的。
(12)(13)两例中的“哦”不仅标记听话者突然想起了某事,同时也是一个话题转换标记,我们可以发现“哦”前和“哦”后的话题是不同的。
这里我们将介绍“哦”的另外一种用法,即作为搜寻结果的标记。说话人在话语交谈中出现记忆中断、打断或者错误假设等问题,后来经过思维层面的搜索或者物理层面的搜索,使谈话继续。“哦”在此标记搜索成功。下面我们先来介绍记忆中断的情况,例如:
(14)甲:我刚才想说什么来着?(1秒)
哦,西城新开了家麻辣烫,我们去尝尝怎么样?
乙:好啊!
在例(14)中,甲在话语序列第一位置的问题和自我提问后1秒的停顿时间都标识了甲在进行信息搜索,后续的“哦”是信息搜索成功的标记。甲提供的信息是“西城新开了家麻辣烫”,这是既定事实,可以确定是从甲的记忆库中提取出的内容。下面是打断的例子:
(15)甲:对不起,我接个电话
……
(甲接电话后谈话继续)
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0.9秒)
哦,你说这次去德国遇到了一个熟人,
那人我认识么?
乙:认识,是你我的老同学。
在例(15)中,甲的问题和自我提问后0.9秒的停顿时间都标识了甲在进行信息搜索,后续的“哦”是信息搜索成功的标记。后续的“你说”证实了甲回忆起了接电话前的谈话内容。还有一种是物理层面的搜索,而非认知层面的搜索,例如:
(16)甲:你怎么没签字?
乙:要签字的?签哪儿?(翻看纸张)
(停顿5秒)
哦,找到了,在这儿。
在例(16)中,甲的话语显示了乙漏了签字的地方,也就是乙原初的假设,即无需签字有误。甲乙对话中断了一段时间,乙在翻看纸张,寻找需要签字的地方,时间持续了5秒。“哦”标识了信息搜索成功,后续话语中的“找到了,在这儿”证实了这一点。
以上(14)(15)(16)三例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对话因碰到某些问题暂时终止,其中的“哦”都标识信息检索的成功,对话继续。但这三例又有细微差别:第(14)例中说话者因记忆中断暂时忘记了说话内容,后想起想说的内容,此内容未在前文中出现,只有说话者可知;第(15)例中谈话被某事打断,说话者经过记忆搜索继续进行对话,记忆搜索找回的内容为谈话双方共知的信息;第(16)例中谈话一方对原初信息的假设有误,谈话另一方对其进行提醒,后经过物理搜索,成功解决了原有的问题。
上文曾讨论过“哦”作为延迟觉悟标记的情况,下面我们将讨论“哦”作为独立延迟觉悟标记的情况。所谓的独立延迟觉悟是指“哦”的使用者在与对方谈话时,遇到了理解上的问题,理解困难一般是由暂时无法识别或者忘记某事物造成的,“哦”的使用者不借助外力,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记忆,从而实现延迟的理解,所理解的信息其实已经存储在理解者的记忆库中,理解者对其具有独立的可及性。我们先来看一个暂时无法识别的例子:
(17)甲:你吃过饭了么?(笑)
乙:吃过了?你是……(2秒)?
哦,抱歉,我一下没认出来,谢谢你,谢谢那晚你和我撑了一段。
甲:不客气。(笑)
在例(17)中,甲和乙打招呼而且对着乙笑,乙回应了甲,可觉得不认识甲,所以追问了一句,甲没有给乙提供任何提示。“你是”的“是”的时长持续了2秒,乙在记忆库中努力搜索关于甲的信息。其实前几天下雨,甲曾和乙共用过自己的雨伞。状态改变标记“哦”及后续话语成分标识了乙已经认出了甲就是那个和自己共用一把伞的人,甲的回答标识了乙的识别是准确的。我们再看一例:
(18)甲:这么迟才下课?
乙:没有,讲座刚结束。
甲:什么讲座?
乙:就是那个……
甲: [哦(0.2秒),对对对,翻译讲座,
我都忘了。
在例(18)中,甲没有完全理解乙在话语序列第二位置提供的信息,所以进行了他发修正,要求乙进一步提供信息。可是还没等乙提供信息,甲就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忆起了相关信息。有研究认为叹词的音长表醒悟时一般较长,表惊讶时较短,疑问语调的叹词如果发音拖长表深究。[9]6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的语境还是会出现差异。这里表醒悟的“哦”用时很短,只有0.2秒,而且和居前话轮有重叠。这种时长上的压缩与说话的急促应该与“哦”的使用者已唤起记忆,并且急于解决在对话中碰到的问题有关。
以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处在回应话轮位置的“哦”的三种用法。所列各种情况中出现的“哦”都标识了“哦”的使用者在认知状态上经历了从不记得到记得或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哦”的使用者自己的努力实现的。
本文介绍了“哦”在日常面对面对话中作为认知状态改变标记的各种不同功能。Schegloff认为话语的建构结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后续话轮的言语发出者总能为居前话轮的言语发出者提供一些线索以显示话语是否已被理解,[16]叹词“哦”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线索。 “哦”的功能很多,其出现的序列位置和韵律特征是我们识别其功能的两大要素。汉语的状态改变标记除了“哦”以外其实还有很多,典型的如“啊” “嗯”等。汉语中不同的状态改变标记其用法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跨语言层面来看汉语的状态改变标记词和其他语言中的状态改变标记词关系如何等,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这也将是学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