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瑾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内容的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关键作用,包含立德、树人、美育的重大功能。2020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基本原则、基本思想、关键作用、主要内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评价、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文件深刻指出要“全面完善各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各类中小学、中职院校及高职院校、普通高校,劳动教育元素都要渗透到其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努力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构建劳动教育必须课程,另外其他课程可根据专业属性,适时适度增加劳动教育相关内容”,借鉴“课程思政”的定义,可将其命名为“课程劳育”。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对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提出新任务和新要求,劳动教育要普及每一位高职学生,各门课程都要包含劳动教育的元素及功能。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课程劳育”是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的关键渠道之一,是一个新的思路与实践。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实现“课程劳育”和“课程思政”有效融合,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明确探讨高职院校“课程劳育”的现实诉求,深入剖析“课程劳育”的思政教育功效,深度挖掘“课程劳育”实施的建构路径。
“课程劳育”与“劳育课程”(劳动教育课)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辩证统一。两者的核心目标都是育人,都是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但又有区别。“劳育课程”就是劳动教育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独立完整的课程,就是各类中小学、中高职院校及普通高校特地设立的显性课程,其目的是实现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课程劳育”指的是通过潜移默化渗透的方式,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都渗透着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元素[1]。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肩负的任务,另外,高职院校还肩负着劳动教育的关键任务,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关键作用[2]。“课程劳育”正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其关键作用与“劳育课程”异曲同工,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课程劳育”这一提法的深刻内涵就是“课程劳育”与劳动教育课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任何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课程劳育”是时代的现实诉求。
现阶段,高职院校以“00”后学生居多,他们的思维开放活跃,勇于探索创新,敢于追求新风尚和新事物。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物质条件丰厚,受父母宠爱,极少从事家庭及社会劳动,因此,这些学生缺乏劳动意识,不热爱劳动、浪费劳动果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极度欠缺;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还具有追求安逸、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等错误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在部分高职院校及家庭,劳动教育被严重忽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在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政策引领下,劳动教育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某门课程,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任何教师都要尽其所能引领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全力把学生塑造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努力奋斗的全方位人才[3]。各高职院校除了完成专业任务目标之外,要充分实施“课程劳育”,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及劳动观念进行科学合理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水平,同时培养他们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努力提升他们的劳动价值观及劳动创造观,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
《意见》对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了深刻阐述,即通过显性及隐性劳动教育的实施,造就学生养成劳动崇高伟大的观念,不断塑造开拓进取、积极奉献、勤劳勇敢的新时代劳动观。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政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课程都改成劳动教育课,而是要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所包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加强课程的劳动价值观引领功能。高职院校通过实施“课程劳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有助于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切实养成劳动的习惯,有助于指引他们形成全面合理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水平,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
《意见》明确规定,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必须贯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全过程,贯彻融入小学、中学、大学的各阶段,融入社会与家庭的方方面面,与德智体美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涌现出了不愿意劳动、浪费劳动果实、鄙视劳动、蔑视劳动者的现象,一些高职教师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观念,对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缺乏重视。新时代构建全面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程配置迫在眉睫[4]。全面实施“课程劳育”,让劳动教育走入课堂,走进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各课程及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紧抓职业技能培育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多力并举,努力提升学生的劳动水平,提高职业成就感;另外,加强各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程的融合程度,在加强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劳动意识主战场的同时,不断拓展劳动教育的渠道,形成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就是通过隐性和柔性教育氛围的塑造,尽最大可能发挥各门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引领作用,加强劳动教育思想与各门课程的黏合度,对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念进行正确引导,养成热爱劳动的正确习惯。由此可见,“课程劳育”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大作用。“课程劳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关,极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及思想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现今高职院校有一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极其优越,受父母宠爱,大多成长于不愁吃穿的家庭,他们的担当、奉献及爱国主义情怀淡薄。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5]。高职教育“课程劳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所包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及丰富的思政元素,例如: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可加强对学生主动劳动、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劳动精神的教育和引导。提升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意识,对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具有重大作用。
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安逸幸福,他们当中极少部分大学生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绝大多数学生追求享乐,逃避劳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采取必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格。“课程劳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要求教师在各类课程授课过程中精心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元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劳动的艰辛、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塑造大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身体力行体验劳动的艰辛、奋斗的快乐、创造的幸福,将知行合一真正贯彻到底,不断磨炼他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
新时代高职学生活泼开放、敢闯敢拼,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极易受情绪感染,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调节是非常需要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在面临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主动将危机转化为转机的奉献精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面对突发重大事件时,为了充分提升高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不断调解他们的心理及情绪。“课程劳育”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与高职学生劳动教育两者的深度结合,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感悟和体验劳动的幸福感及满足感,同时自我调节低落情绪和心理,推动大学生具备健康向上、积极活泼的良好状态。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将劳动教育的思想理论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这是由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所决定的。在“课程劳育”实施过程中会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开展劳动纪律和劳动规则的教育,能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课程劳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教育背景、文化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其性格差异较大,有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但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较为淡薄,团队责任感的意识也较弱。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课程劳育”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团结互助的能力。
“课程劳育”的实施具有现实需求,以及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高职院校实施“课程劳育”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影响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其劳动教育观的价值引领功能,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
高职院校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离不开课堂教学,同时实施“课程劳育”也离不开各门课程。《意见》明确阐明要充分完善优化学校课程配置,尽最大努力多开设一些和劳动教育有关联的课程,小学、中学、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及普通高校的课程方案及人才培养方案都要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全方位全面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遵循劳动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遵循专业课教学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
第一,高职院校要统一制定年度劳动教育教学计划,拓展劳动教学管理机制、考评机制及经费投入机制,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各专业独立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劳动教育效果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教育全程始终贯穿劳动教育,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第二,设置劳动实践课,可采取劳动月或者劳动周的方式,可利用每年的寒假或暑假,开设相对应的劳动周或劳动月,以集体劳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实践。另外,采用企业实训的方式,高职院校围绕创新创业,充分考虑各专业及学科特性,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及劳动方式。第三,强化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将“课程劳育”做到实处。例如,“课程劳育”要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一方面强化“课程劳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挖掘“课程思政”的思政资源,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
高职院校教师是促进“课程劳育”有效开展的主导力量。“课程劳育”单靠几个专家或教师实施,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第一,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劳动教育师资体系需包含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切实加强全体教师开展“课程劳育”的意识。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以外,还承担育人的任务,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因此,每位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我劳动观念及劳动意识,以提升贯彻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与培养劳动观念贯穿于各门课程。第二,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劳育”的能力。将劳动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全方位培训,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6]。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结合所教课程及专业特性,充分挖掘课程所包含的劳动元素及思政元素,实现“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协同合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学生易于接受的“课程劳育”实施方案、教学方法,将劳动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各门课程,增强“课程劳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充分挖掘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实现“课程劳育”覆盖全内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具立体化、多元化。各类课程都包含丰富多元的劳动教育元素。因此,各类课程教师要系统研究、深入挖掘其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实现“课程劳育”覆盖全部内容。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对“课程劳育”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例如,技能类课程可以通过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企业见习等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及劳模精神,将“劳育”教育“隐身”于各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力推进“课程劳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其次,高职院校需全方位结合各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培育实施“课程劳育”,不断提炼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各门课程。同时,为防止出现为劳育而劳育的状况,一方面要确保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及系统性,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课程学习的方式要讲究灵活性与多样性,擅长把故事讲授贯通理论阐释之中,用鲜明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避免机械化或生搬硬套。
高职院校要汇聚高职院校、家庭及社会的全部合力,保障“课程劳育”覆盖全过程,加强家庭、社会对高职院校开展“课程劳育”的参与度、支持度与满意率,健全高职院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培育机制。
首先,完善“课程劳育”的组织机制和责任分工机制。各高职院校应服从领导,为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课程劳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肩负着劳动教育主体的关键职能,必须制定详细的部门分工要求及职责任务。其次,不断健全完善开展劳动教育教师的考核体系,拓宽健全考核标准。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应制定相关评价及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课程劳育”评价考核实施办法,把“劳动教育”的建设成果归入教师职称评审及年度考评之内,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人才、考核及职称评审等角度要切实有效发挥“课程劳育”的重要作用。
高职教育“课程劳育”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高职院校要依靠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势,努力探寻“课程劳育”与“课程思政”充分结合的关键路径,持之以恒地追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能力及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