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分析

2021-01-08 11:56于传峰代明花王国青孟建华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化工

于传峰,代明花,周 静,王国青,孟建华

(1.潍坊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山东潍坊 262737;2.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1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目前,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化工专业知识与实验实训技能学习,而轻视学生思政教育理论学习的现象依旧存在。因此,需要提升“课程思政”在各个学科教学体系中的话语权[1]。“课程思政”最为突出的是在相应的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传统优秀文化以及爱国情怀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升华个人道德情操及价值观,真正体现“教书育人”的真谛。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因而,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应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工匠精神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源泉,职业道德为关键,最大程度发挥出化工类专业课的育人效果。

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公共和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而专业类课程数量占比大、覆盖面广、理论性和工艺性强,因此在化工专业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理论、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怀等显得格外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更能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实现全方位教书育人,更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青年人才。

2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及不足

2.1 化工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教育研究不深

在当前国家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诸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年轻、高学历的化工专业课教师。高学历、年轻化的教师虽能够使授课方式更加新颖,授课方法更具创新,还能进一步推动化工类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质量的发展;但其不足之处同样明显:许多年轻化工专业课教师一毕业就进入教师岗位,从学生到教师角色一时难以完全转换,思政意识仅仅局限于上学期间相关思政课程教育,缺少系统全面的教师职业思政理论培训,缺少善于发现思政元素的意识;甚至部分化工专业课教师还存在着只注重知识理论学习的观念,导致部分专业课程则只管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而忽视了学生思政理论的教育,难以实现化工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不能够全面综合发展[3]。

2.2 化工类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融合不够深入

化工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授课时,通常采用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分开授课的形式进行,还有部分化工专业课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事,不属于自己的授课范围,因而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很少会将思政理论融入其中[4];部分专业课教师可能会生搬硬套或模仿其他课程或者教师的“课程思政”,而没有对自己专业课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也没有在自己课程内容中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更没有在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加入化工相关的思政元素,导致现阶段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不够深,这不仅会影响化工类专业课本身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甚至还会使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2.3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理论教学,最本质的目的还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与思想品德[5]。在化工类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接受程度,与相应专业授课教师道德素养以及学校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推进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下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与个人素养认识不足,找不到合适的定位,却盲目地认为自己对思政理论认识很高,具有较好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这种盲目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含有思政理论的化工专业课程时重视不足,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思政理论的学习,还会导致化工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自身的政治素养以及日常生活相联系相融合。

3 高职院校化工类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策略

3.1 提升化工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相应专业课教师来完成,而专业课教师对思政理论教育的认识参差不齐。为使化工专业课教师更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理论,提高化工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素养势在必行;因而,有针对性地对化工专业课教师开展一系列的思政教育培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思政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理论水平。具体可以根据化工专业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专业课教师目前所具有的思政水平,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专门的思政学习培训机会,尽可能地建立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培训常态化,并普及到每位专业教师,激发化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活力和主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和知识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化工专业课教师因自身缺乏基本的思政素养和思政理念而不愿、不敢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

3.2 创新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授课过程中,针对教师将思政理论融入化工专业课程的方法过于单一、片面、无法吸引学生等现象,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发掘热点时政、新闻媒体、名人励志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当中去;更要推陈出新不断探索新的授课思路、授课方法。化工专业课教师要大胆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让思政理论不断融入专业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如 “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加课堂主动性;但是切不可全盘照用、照搬。一定要把化工专业知识作为主线、主导,进行授课时必须要遵循专业知识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性,在其中加入思政理论、爱国情怀、职业素养、传统优秀文化等,通过思政元素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个人习惯,使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更具活力和内涵,实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的全面育人理念。

3.3 构建高职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体系

高职院校构建的“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体系,不应从学校层面进行体系的设计,应从各二级学院层面构建培训体系,最终应落实到专业课教师的现实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体系不仅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专业教师提升自己思政理论的平台,更是教师丰富自己的渠道。因此,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体系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体现出化工专业课的德育功能,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塑造专任教师职业素养等,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现代化的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堂教学。因而在化工专业课程中加入更多的爱国元素、职业道德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具体化的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向教师传达“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思政培养效果纳入教师最终考评体系中,促使教师更加重视思政教学,更加努力地去构建和完善该教育培训体系。

3.4 形成高职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新机制

通过对高职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现在的“课程思政”理论教学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理论评价和专业课程标准的影响,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缺乏思政元素,大都只注重学生对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而对学生思想、修养、情操、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评价甚少,因而有必要制定新的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6]。新的评价机制不仅对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更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新的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必须是全面的、客观的、公正的、有层次的,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化工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能力,又能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个人素养进行较好的培养。最终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有理想的现代化有为大学生[7]。

4 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提升化工类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思政理论和个人素养、创新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化工类专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制定新的化工类专业教学评价机制等方式,促使化工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在专业课程理论中融入思政理论,使思政理论贯穿于化工专业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两者达到一个有机协同的融合点,使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引领融合更为彻底,还要立足于化工专业特色,在侧重于专业发展的同时,使化工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更加成熟完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