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湖北省高职院校礼仪课程设置问卷调查与分析

2021-01-08 09:13谢曼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礼仪毕业生实训

■谢曼丽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中华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我们的先民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把礼仪作为修身和治理国家的制度,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高下的标尺。具体而言:礼者,敬人也,即发自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在社会交往中处处展现的是体现对他人尊重的个人习惯和行为规范;仪者,仪式也,即对他人尊重的外在表现方式,在社会交往中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规仪流程和姿势仪态。礼仪既能反映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形象魅力,也能充分展示个人的职业素质和沟通能力。

一、调查目的

为推动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目前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就业单位对礼仪的重视程度、毕业生礼仪知识掌握情况、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建议等方面的现状,梳理出高职院校毕业生礼仪知识掌握情况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联度,并提出课程设置建议。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

课题组于2020年5月对湖北省6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调研,包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市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武昌职业学院、武汉市桥梁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对象遍布11个省市地区,涉及的学科包括交通、高铁乘务、地铁乘务、建筑、工程、财务、市场营销、物流、旅游、民航等专业。

课题组共开展为期10天的问卷调查,依托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自编《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礼仪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属性和岗位类别、礼仪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主要运用、毕业生礼仪知识掌握情况、毕业生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建议、深受学生喜爱的礼仪课程实施方式等多角度,对其定位、形式、运用分别进行调研[1]。

通过QQ、微信发出网络电子问卷及答卷请求,要求学生根据在学校、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态度与行为表现,以及所了解的礼仪知识来回答问题,并同时就相关研究问题进行深度访谈,最后分别统计出各方面及总体礼仪水平,回收有效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达98.64%。

三、调查结果分析

369名学生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从事服务类和销售类工作;毕业生单位很重视员工礼仪的达63.41%,根据岗位性质重视员工礼仪的达34.15%。毕业生主要运用职场形象礼仪,其次是沟通礼仪和社交礼仪;高职学生总体礼仪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对礼仪基本常识的回答正确率分别在98.1%和75.61%。但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礼仪意识最高,其次为礼仪理论水平,日常交际礼仪水平相对欠佳,特别是在人际接待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毕业生对学校礼仪课程反馈中,实践性强、案例丰富的教师受到学生青睐,在实训场所开展情景互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生活礼仪和职业紧密相连的礼仪在工作中更实用,考试方式采用情景模拟法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369名毕业生中,女生占81.84%,男生占18.16%,应届毕业生占71.54%,毕业一年以上的占28.46%。

就业方向在其他类占36.04%,民营企业的向占27.1%,在国有企业的占26.56%,在国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占5.42%,选择自主创业的占3.79%,在国家行政机关单位的占1.08%。

就业岗位上从事服务类的占48.78%,其他类的占23.31%、销售类的占13.82%,行政办公类的占8.94%,教育类的占2.44%,生产管理占1.9%,技术类的占0.81%。

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其次是国家事业单位以及自主创业,还有一些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主要从事服务类、销售类、行政办公类、教育类、生产管理类和技术类工作。近年来,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类的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但社会各行业对技术型、技能型和应用型的高级技能型使用人才的需求仍然越来越迫切。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单位礼仪重视程度及礼仪运用方面的情况

有76.53%的毕业生认为礼仪对于工作的开展很重要,可见礼仪是职场沟通的纽带,有助于彼此的相互尊重,可以避免或者缓和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有63.41%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单位很重视员工礼仪,员工具备礼仪素养,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关键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有34.15%的单位根据岗位来重视员工礼仪,礼仪行为要从点滴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站姿、坐姿、走姿到如何接待、怎么握手,都应该争当文明优雅的模范。有2.44%的单位不重视员工礼仪,可见部分单位没有重视有关着装、仪容仪表等行为规范,企业礼仪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

在礼仪运用方面,有85.09%的毕业生选择职场形象礼仪。比尔盖茨说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打造企业员工的形象,提升员工形象,就是塑造企业组织的形象;78.59%的毕业生选择沟通礼仪。良好的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中占举足轻重的位置。59.35%的毕业生选择社交礼仪,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恰当的热情和谦逊的态度。因此,高职毕业生十分重视社交礼仪,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多。其次是商务接待礼仪、会议礼仪、宴请礼仪及国际礼仪,运用率分别占41.73%、36.86%、25.75%和13.82%。这些礼仪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彰显高职毕业生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文明诚信的形象,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3]。

(三)高职毕业生礼仪知识掌握情况

为了调查分析毕业生对于礼仪常识的掌握情况,问卷中设计了对于女士化妆的看法,98.1%的同学认为女士化妆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可见毕业生的认知是准确的,一般工作场合的妆容,以清新、淡雅为原则,在恰当的时间、场合都有必要化恰当的妆容。

关于一般性拜访以多长时间为最佳,75.61%的同学选择半小时左右,大多数高职学生能遵守拜访礼仪,准时赴约,拜访时彬彬有礼,告辞时,说“再见”“谢谢”;主人相送时,说“请回”“留步”“再见”。但是关于选择正装色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8.02%的学生选择“两色”原则,这个结果出乎意料,穿衣搭配的学问中,有着“三色原则”,是指全身上下的衣着,应当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可见,部分高职学生对着装礼仪不够了解,学校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关于出入无人控制的箱式电梯时,陪同人员电梯礼仪进出顺序有45.53%的同学选择先进后出,电梯虽小,但是里面的学问很大,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厅门前时,先请客人进;到达目的楼层时,先请客人出,客人走出电梯后,自己立刻走出电梯,并热诚地引导行进的方向;也有27.37%的同学选择后进后出,24.93%的同学选择后进先出,说明高职学生在接待礼仪细节方面还有所欠缺,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毕业生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反馈

问卷结果显示,98.6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在学校学习礼仪知识,文明礼貌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关于学校每周开设礼仪课的次数,58.81%的同学选择每周1-2节,33.06%的同学选择每周3-4节;礼仪课程授课地点有61.25%的同学选择在实训场地,29.27%的同学选择在多媒体教室;同学们希望教师以情景互动角色扮演法来组织教学的占84.82%,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的占56.1%,图像、多媒体组织教学的占52.3%,实训讨论法的占45.53%,讲授法的占39.57%,岗位实习法的占37.4%,选择最少的是纯文本电子文档教学,占比5.42%。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对服务者与被服务者角色的扮演,使他们能够在模拟工作的环境下,掌握服务思维的方式、与人沟通的技巧,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各类专业中应继续推广应用。

(五)深受学生喜爱的礼仪课程实施方式

关于教师授课风格及特点,82.38%的高职生看重教学实践性强,具有丰富案例作支撑的授课方式;71.54%的高职生喜欢语言风趣幽默,气氛活跃的授课方式;69.38%的高职生看重互动参与性强的授课形式;看重教师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具有系统性及条理性、有激情和感染力的高职生分别占40.92%、40.65%和37.67%。在礼仪课程实用性方面,44.44%的毕业生选择自身综合形象的礼仪;26.29%的毕业生选择日常生活礼仪;22.76%的毕业生选择职业紧密相连的礼仪;6.5%的毕业生选择国内外传统礼仪知识。

关于礼仪课程的考试方式,有58.54%的毕业生选择情景模拟的方式,25.47%的毕业生选择学习成果展演,选择笔试和口试的分别占12.74%和3.25%;关于礼仪课程在求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的调查显示,70.46%的高职生认为很实用,帮助很大,27.64%的学生认为偶尔有一些帮助。

四、讨论

(一)原因分析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文明礼仪水平总体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礼仪素质不高,如与人交往能力欠缺。高素质的文明礼仪修养是在长期的认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会受到个人、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1.个人因素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发展学生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以期能让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释放和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加强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其中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样是重点。特别是在日益开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更加紧密,如何提高大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自我教育能力,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塑造文明修养的重要场所,既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关注学生“如何做人”的引导。然而当前学校教育更多关注知识层面,对“做人”修身的重视程度不够。面对具体的场合,高职生与他人、社会缺乏足够的交往与接触,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等,再加上礼仪实践不足,接受礼仪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实效性有待提高。

3.社会因素

高等职业院校是人才培养场所,企业是人才的主要消费单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暴露出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有些毕业生无法很好或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导致就业难、岗位变动频繁,甚至放弃所学专业就业等问题,同时增加了用人单位人才招聘的难度,提高了人员岗前培训成本以及人员流动所带来的经济风险和损失,高职院校的教育必须面向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人才需求。而企业则应积极参与高职人才的培养,不应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位,而应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进行改革和尝试。

(二)建议和对策

1.精心设计礼仪课程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人才,设置礼仪课程主要是为了塑造学生职业形象、提升学生自身修养、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真正体现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实效性,在课堂上采用“讲”“赏”“修炼”“互表演”的课程设计模式,实现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讲”是指教师先讲学习目标、重难点;“赏”是指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图像、案例、礼仪大赛成果展示等丰富的教学资料,供学生拓宽眼界,提升学生对礼仪学习的鉴赏能力;“修炼”是指围绕课堂学习重点,归纳出礼仪知识的根脉,掌握礼仪知识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内在德行;“互”是指互动,请学生说一说,讲一讲,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表演”是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升华,经过理解加工后创造出来的情景剧,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交往中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合作与交流。

2.教师的能力提升

对高职院校从事礼仪教育教学工作的礼仪教师来讲,因身负礼仪文化传承之使命,加之礼仪学科的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等特征,更加凸显出强烈的示范作用,这就需要高校礼仪教师具备专业化的职业形象,塑造高尚的道德素养来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努力追求道德修养。教师应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不断更新信息,具有时代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应加强沟通能力,提升师生和谐关系,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应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4]。

3.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华礼仪博大精深,要学懂弄通绝非一日之功,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三礼”寻找礼仪的根源,理解礼仪的核心内涵,进而明确学习动机,制定学习发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学习能力;建立“一日一善”“中华礼仪公益万里行”学习交流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己,关爱他人,传递礼仪之美的活动,并将活动内容分享至交流群,促进相互学习,形成文明礼仪的道德风尚。

4.注重礼仪实训环节的培养

抓住礼仪实训环节,按照规范的行为举止,培养学生得体的表情、站姿、坐姿、走姿,从而塑造学生的职业形象,给服务对象留下美好的印象。通过分角色、分岗位,使实训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要求。实训过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把岗位服务流程可视化,在每一个环节中加入规范、灵活的礼貌用语,使客人感到亲切、满意。经过各个环节的模拟,促进学生对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深认识,可以做到处事更加镇定、彬彬有礼[5]。

5.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在高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实训基地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在几年的学习期间,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可以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克服以往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相互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6]。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类的实训基地“汉口火车站”,学生以员工的身份从事各种实际工作,面对的是现实的岗位技能要求,所遇到的问题也是实际岗位所面对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技能得到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能力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猜你喜欢
礼仪毕业生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