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1]。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涵、课时安排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有用之人”“时代新人”,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深入推进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快速走上了制度化建设之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其课程规范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问题。因此,应围绕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推进课程规范化发展。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不仅能够促使课程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而且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课程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通过把握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从“是什么”角度分析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当前境遇,从“怎么办”角度探讨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劳动教育课程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在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变革、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过去一段历史时间,由于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变迁、社会应试教育大环境以及学校教育资源分配等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依然存在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以综合实践类课程为主,课程形态不均衡,实施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被淡化、窄化的现象比较明显,课程规范化建设远未达到新时代发展需要。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之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学科是课程的知识来源,没有学科建设的支撑,课程建设就失去了核心。劳动教育作为学科概念,也是独立的课程概念,《意见》和《纲要》的出台,已在政策制度层面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学科地位。但劳动教育本身的多样性、特殊性及其在五育融合教育中全属性机制导致其在规范化建设操作层面仍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的双重属性,其作为德育的载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社会性,决定着劳动教育课程在不同的学段需要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融通、融合。如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其可与各类基础课程、非遗传统课程、地方(校本)课程等进行有机融合;在职高或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职业类专业课程,更是与劳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程融合过程中也需要系统性开展建设与整合;在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可与专业教育课、创新创业课程融合,并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与其承担的任务匹配错位,课程设计上仍存在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的现象,课程目标上只注重把劳动作为一种技能或能力来培养,课程教学授课体系不能保持稳定性,课程发展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些现实情况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学科归属感,易导致其不能够对劳动教育课程起到规范支撑效应。
尽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顶层设计中重视劳动教育,强调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并规定了包含劳动价值观在内的具体内容,但课程开展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在劳动教育认识上,一方面部分学生把劳动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做家务、干体力活,诸如打扫卫生、搬运货物、修剪花草、植树浇水等,认为从事的都是低级工作,甚至将开展劳动看作是一种潜在惩罚方式(“罚你去打扫卫生”这句话至今还能听到);另一方面,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淡化了课程的育人价值,把课程的内容简单化为劳动技术教育、技术技能训练。如一些职业院校把劳动教育课程直接简单化为专业实践课,有的甚至取消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在课程内容上对于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成果等精神层面的知识教育相对缺乏,只关注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训练。在劳动教育形态上,以清洁打扫、动手操作、社会实践和技能培训为主,教育内容结构不合理,出现了“头轻脚重”的局面,隐去了劳动教育的本来面貌,遮蔽了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的完整性,阻碍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化建设,弱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
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需要有本领域综合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超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而实际上,劳动教育课程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师队伍处于一种“东拼西凑”的尴尬境地。一是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待转变。长期以来,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对劳动教育简单化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人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及意义,认为谁都可以教,实际上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蕴藏着更加重要的育人价值,迫切呼唤综合素质过硬、教学水平高超的师资力量。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和数量有待优化。当前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复杂,人员五花八门,兼职的多,专职的少,还存在外聘专家只挂名不上课的现象,各类专兼职教师专业背景杂,缺乏标准,难以保证质量,给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带来了一定挑战。三是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需要配备专业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当前,高校没有对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很少对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开展专业的职前训练、培训、资格认证,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经验,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老套、教育内容乏味”的现象。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应该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其课程的教学管理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过程管控、总结评价,并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和课程建设。而实际上,劳动教育是以多部门“齐抓共管”为主,课程的牵头实施机构并不明确,管理体制亦不完善。一方面,学校内部多个教学单位、管理机构共同参与劳动教育管理模式,看起来顶层设计面面俱到,整体设计似乎合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主管领导,各管理单位不能充分联动协同,往往会导致出现“表面上共管共治,实质上不管不治”的结果,使这门课的教学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劳动教育规划要根据其课程属性处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关系、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传统形态与新形态的关系,这其中必然出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组织对劳动教育管理上重叠、业务上交叉的现象,一旦协调处理不力,容易导致实施方式不衔接、不兼容,最终也会影响这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新时代劳动教育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虽然劳动教育在课程建设与研发、课程管理与实施、课程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但这依然不能阻挡课程走上规范化建设之路。只要找准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和矛盾所在,坚持问题导向,从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的学科支撑、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就能把这门课程建设好。
任何课程规范化建设都离不开学科的支撑,劳动教育课程也不例外。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已深入广大教育者内心,并理应如此,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培育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劳动品格,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学科归属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劳动教育作为目的和手段,理应融入学校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的全部环节。如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结合,达到劳动思想教育的目的,与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相结合,完成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任务,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结合,实现在劳动实践训练中得到全面发展的目的[2]。因此,劳动教育覆盖了人类生产生活与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其外在呈现涉及多学科的多个领域,但核心内容始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完整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理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为主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也为劳动教育课程提升应有的学科品位。
劳动教育课程发展要遵循客观教育规律,其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课时安排和实践活动形式等也要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体现层次性、进阶性。《纲要》指出: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内容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3]。一般情况下,劳动教育课程应依据学段发展情况从学生基本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意识观培育逐步上升到侧重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育,并在全程贯穿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劳动教育通识课程、课程劳育(或称渗透式劳动教育,类似于“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践劳动教育。劳动通识课程一般包括劳动教育必修课(16-32课时)以及与劳动相关的公共课等。课程劳育与劳动教育课程是有一定区别的,课程劳育是在各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把劳动价值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内容融入其中,起到熏陶教育的作用,是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而实践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设立劳动周、劳动教育月以及利用劳动教育节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在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建设上,要注意劳动教育课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结构边界,不能在课程具体实施中简单化、工具化推进。虽然劳动教育课程涵盖内容丰富多样,并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但仍要注意的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劳动不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范畴之中。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劳动教育能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实现劳动教育师资专业化,需要对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专业化的保证,来自于一定层次的遴选标准和准入门槛,如可从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劳动科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着手,切实加强劳动哲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管理学、劳动法学等一系列与劳动问题高度关联的学科建设[4],培养一批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劳动教育师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当前多数劳动教育研究学者认为,多元化师资队伍主要包括“理论型”“双师型”“社会型”三种类型的师资队伍。“理论型”师资主要是劳动教育专业类教师,学校应鼓励他们在劳动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中积极汲取营养,编制出符合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符合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课程;“双师型”师资主要是既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专业劳动实践的教师,学校应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的学习平台,鼓励校内教师参与专业劳动理论与实践培训;“社会型”师资主要来自一些企业行业等,如可聘请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优秀创业者等新时代劳动者进校园,担任劳动教育课程兼职教师。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完善的顶层设计。首先,要完善组织保障,劳动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系统发展离不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如建立由校领导主抓主管、职能部门协同参与的领导机构,负责落实上级有关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全校劳动教育,研究劳动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其次,要分级分类开展劳动课程管理。劳动教育可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相关部门予以协助配合的管理模式。学校教务部门应负责劳动教育组织工作,将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管理学分认定,组织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人文素质教育中心负责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的组织与实施。团委、学工处、图书馆、创新创业学院、实验实训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二级学院负责做好劳动教育课前、课中、课后事项,课前做好必要的安全教育工作,课中做好劳动教育课的纪律监督,课后对劳动教育课学时、学分进行认定。再次,要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形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等实施劳动教育合作的新模式,推动校内校外资源平台无缝对接,紧密衔接,形成一体化劳动教育课程网络,助力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上升到新的台阶。最后,要建立劳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功能,发挥各自优势,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对学校劳动教育教学的组织与运行进行评估,发挥导向作用,不断促进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