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在20世纪末,西方的医学家发现呼吸训练对锻炼人体肌群力量、协调人体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此以后,呼吸训练成为体育运动中的常态,是保障运动员身体机能稳定、爆发力足和反应力灵敏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伴随着神经学的发展,以及相关运动理论的提出,使得呼吸训练和人体核心力量之间的训练关系日渐密切。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辅以呼吸训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会保证运动员姿态和行为的规范性,还能使运动员脊柱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作用。故此,研究和探析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呼吸训练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受到国家和相关行业的关注与重视。
呼吸训练最早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康复领域,具体是通过训练的方式改善呼吸疾病患者的呼吸方式,以达到清理呼吸道、维持基本肺功能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运动医院存在使得呼吸训练有了新的发展和形式,其主要的训练内容和训练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过程之一,呼吸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一个合理有效的呼吸训练不仅能够保障运动员康复的时间大大缩减,还能在康复的基础上锻炼患者的身体机能,保障患者的躯干稳定,进而达到减少和控制运动损伤、保护运动员训练安全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呼吸不单单是一个生理过程,在高强度的运动后,呼吸训练可以为刺激运动员肌肉群和运动员的身体功能提供最基本的保护,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与此同时,呼吸训练已经成为运动员核心训练中的关键环节,是缓解运动员疲劳,为运动员提供充足体力的有效方式。
在体育运动的训练过程中,其核心训练的内容和方向在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大体的观念相似。以西方国家为例,西方的学者认为,核心训练的部位在腰椎和骨盆处,向下再包括髋关节。再以中国为例,国内的学者认为,核心训练的部位在人体的重心部位,也就是常说的“丹田”处。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对核心训练的部位大致相似,概念较为统一。整体就是上连腰椎部分、下接髋关节、中含骨盆,进而构成一个整体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整体结构不是单单代指一个部位,而是包含其周围的肌肉群、呼吸系统和骨骼。
作为一个没有固定定义的概念,核心训练的内容大致包括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力量训练具体指的是通过锻炼强化的措施,锻炼和培养核心部门的肌肉力量,进而使得人体的肌肉能够达到体育运动所需的压力和收缩力。而稳定训练则是通过调整躯干位置的方式,改变躯干落于骨盆处的方位,进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体的稳定,进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作为一个概念的两个内容,力量训练和稳定训练本质上并无冲突,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扶持的状态,在维持力量的同时,要重视对稳定性的培养,进而让身体时刻处于巅峰状态,发挥最佳性能。
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尤其是一些高强度的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的体力下降,疲劳度增加。在此基础上,人体神经的控制作用降低,呼吸也会随之变得急促,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核心部分对人体的控制能力被大大削减,导致体育运动中的运动员受到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和比赛过程中,呼吸是影响运动员的决定性因素。在呼吸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过多的吸气呼气会导致人体膈肌出现疲劳;同时,会使得一部分人体的血液集中到呼吸肌上,进而导致整体躯干的呼吸肌出现疲劳现象,直至引发运动损伤。但是,在呼吸训练的作用下,上述情况得以缓解。这主要是因为呼吸训练能够调节呼吸的频率,调整膈肌收缩的节奏,进而增加人体腹部的压力,借此实现腰椎和骨盆的相互稳定,达到控制人体稳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核心训练离不开呼吸训练的辅助,核心训练的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与呼吸训练息息相关,核心训练的内容都依赖于腰椎的强度和性能,而腰椎的强度和性能又直接受到腹部内压的影响,腹部内压由呼吸训练决定。综上可以得出,在体育运动中,核心训练和呼吸训练缺一不可。
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主肢部位和躯干需要保障人体的稳定性和基本状态,这得益于周围的肌肉群和肌肉组织,其中就包括呼吸肌。当人体核心部分的稳定性出现问题是,人体的腰椎部分和骨盆部分也会出现偏移,在人体本身压力和外界作用力的影响下,就产生了运动损伤。这主要是因为核心部分较为密闭,并且在密闭的情况下结构较为坚硬,属于一种密闭的刚性结构。一旦人体的稳定性出现问题,膈肌的作用能力下降,那么就会使得整个腹部内压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失衡的现象,从而引发运动损伤。
在运动过程中,人类身体的重心在运动的节奏变化下变化。在此期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发出稳定身体的命令,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中枢系统再通过大脑皮层的感受器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以此来纠正姿势。同时,人体姿势情况与前馈机制的反应程度有关。但是,人体控制前馈肌肉的能力会因疼痛或长时间的不良姿势而大大降低。在前馈机制受影响下,其执行能力大大减弱。在这之后,当腹内压力系统失去平衡时,则会直接引起肌肉神经系统的失衡,肌肉紧张和身体各部位的关节压力,前馈机制的作用也会受到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慢性下腰痛的发生与前馈机制密切相关。在整个呼吸过程中,膈肌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肌,优先于其他腹肌收缩。当横膈膜功能没有被充分激活甚至不正常时,其他腹部肌肉会收缩失去平衡,进而影响整个腹部内压的情况,导致腰椎的稳定性和协调能力降低。这时,腰椎的稳定能力被大幅度削减,无法控制身体的稳定性,就会使得骨盆的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引发骨盆前后倾的问题,增加两侧腰部肌肉的压力,最终导致运动损伤。
在体育运动领域,对运动员的产生影响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两点,即:自我感觉和反射激活作用。具体为:
第一,自我感觉。当体育运动的量不断扩大时,运动的强度也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呼吸肌群容易出现疲劳情况。在这一情况的影响下,会导致人类自身会感觉到乏力和费力,而为了减少和环节这些情况,运动员会通过调整自身呼吸频率的方式来维持体系,缓解疲劳。
第二,反射激活作用。同样的,当体育运动影响人体的呼吸频率时,过快的呼吸会导致新晨代谢的加快,进而放缓了肢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导致人类的肢体出现疲劳现象,一般体现为肢体加重和无力感。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度劳累的影响下,人体的肌群会产生的反射激活作用,进而使得肢体的疲劳度增加,借此导致人体的疲劳程度增加。
据大数据调查研究显示,在马拉松运动中,呼吸肌容易出现疲劳现象,疲劳下的呼吸肌容易出现功能缺失,进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但是,在呼吸训练的作用下,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具体的提升幅度约为35%。即使是现阶段呼吸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原理不明确,但其功能性和实际结果显示呼吸训练确有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并且能够影响运动员的具体运动表现。根据理论推测,原理其可能是呼吸训练可以预防或延缓运动时呼吸肌的疲劳和呼吸频率,从而有效减少呼吸肌的募集。加之,呼吸训练可以降低呼吸肌的工作频率,减少吸气肌(膈肌)与下肢运动肌之间的血流竞争,增加下肢肌肉的血流量,进而做到延缓下肢疲劳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呼吸训练的过程中,膈肌能够有效并且高效地利用运动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如:乳酸,借此来减少人体乳酸的积累,避免和控制运动疲劳现象的出现,从而切实提高体育的成绩和运动的表现。由此可见,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呼吸训练不单单提高了呼吸肌的功能性,还使得躯干整体能够维持稳定、改变呼吸频率和节奏的基础上,减少和避免激烈运动时出现的呼吸困难,进而有效提高运动的表现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训练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训练方法,但是由于体育运动的不同。所以,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呼吸训练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也会影响运动成绩。尽管在这些研究中,呼吸训练后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但很难判断这种提高是由于呼吸训练引起的运动表现和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体育运动而言,呼吸训练已经逐渐成为体育训练中关键环节。故此,在实际的体育运动训练研究过程中,务必重视对呼吸训练的研究,尤其是呼吸训练与核心训练、运动表现和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深入研究,进而做到在确保运动员安全训练的基础上,减少体育训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