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檬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同时,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大学生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近三年建筑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统计,该群体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34%,其中,特别困难与比较困难两类学生数量占该群体学生数量的70%。受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更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他们往往容易走弯路、误入歧途,甚至给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来不可挽救的负面影响[1]。
为了解建筑类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形式,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2020、2021 两届毕业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就业心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认知、就业心态、就业压力、就业准备、就业指导需求等。
问卷调查中,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准备,63.73%的学生拥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81.37%的学生拥有顶岗实习经历,69.61%的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70.59%的学生完成了个人简历制作,46.08%的学生参加过企业招聘。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提前为就业做了相关的准备,但也有71.57%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就业准备不充分,希望得到更多的就业指导与帮扶。此外,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任何就业准备,他们在就业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阻力。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毕业去向,74.51%的学生选择走向工作岗位,而选择专转本继续学习深造的比例仅为15.69%,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88%。与一般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就业动机更加强烈,且期望值高。他们希望更早更快地解决就业问题,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问卷调查显示,面对就业求职,85.29%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到有压力。在压力来源中,父母的期望选项占比最高,其次是对个人前程的迷茫、毕业后经济上的独立、临近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多重压力下,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有恐慌、恐惧等,无力应对学业、就业。
建筑类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家庭经济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教育、学习与生活环境处于劣势,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就业中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回避竞争,不敢向用人单位自荐,因此会错失许多就业机会。
面对就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自负心理,认为就读职业院校源于高考失误,拥有社会实践经历和学生干部经历在求职中必定会受到企业亲睐。这类学生盲目自信,就业定位较高,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会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而一蹶不振。
调查显示,55%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向于国有企业。在就业选择上,存在求名、从众的心理,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并且希望一步到位,还未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国企,他们屡屡受挫,不能接受被淘汰的事实,开始逃避现实、回避就业,甚至出现冷漠、回避等心理障碍。
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家庭暂时性的经济困难缺乏正确认识,把自己摆在一个等待救助的弱者位置,存在等、要、靠的依赖心理,甚至以同样的心态面对求职就业,当求职受挫时情绪较易激动,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抱怨外界没有给自己充分的帮助。
(1)扶贫先扶志,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品质。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奖助勤贷补”等一系列经济资助体系。在资助过程中,学校应对受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严格把关,要让真正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学生受奖。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社团与文体活动,争当学生干部,主动参加各类竞赛,以增强其人际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帮助树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品质,努力提高求职择业的竞争力[2]。
(2)扶贫必扶智,提升专业素养与就业核心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资助只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时的困难,就业能力才是保证顺利就业的前提。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就业有力的保障,也是克服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校应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赛促学,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及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练好就业“内功”,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3)扶志又扶智,发展型资助助力就业。高校应进一步创新资助模式,建立发展型资助体系,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
以勤工助学为实践载体,建立校内勤工助学与校外兼职相结合的模式,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和“按劳取酬”为原则,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奋斗精神[3]。一方面,定期举办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会,不定期发布勤工助学岗位信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缓解焦虑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优质兼职岗位,为其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提供有力的条件,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丰富就业心理辅导形式。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应与就业指导部门积极配合,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摸底调查,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提炼出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依据学生家庭背景、心理素质、价值观念、职业理想的不同,以团体心理辅导结合个别心理辅导,并反馈追踪辅导结果。
通过组织校园心理情境剧、心理素质户外拓展等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就业心理辅导的主动性与互动性,进而提升心理素质,以健康心态面对就业[4]。
开展朋辈心理辅导,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关心,改善人际关系敏感,增强心理调节能力。鼓励助人与自助,使其在互帮互助中找到成就感、归属感,提升自我效能感。
建筑类专业学生以男生居多,男生一般碍于面子不轻易向他人倾诉。通过“线上云辅导”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更符合该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便于他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
(2)家校合力,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对其就业心理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家长希望他们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以此改变家庭现状。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普遍较弱,也无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支持高昂的就业成本。这种来自家庭的“高期望与低支持”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家长应多关心关注子女,多沟通多鼓励,积极配合学校,使其情感上得到依托,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同时,高校也应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加强信息共享,切实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的就业心理状态,以便开展就业心理辅导。
(3)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认知不全面,就业期望过高的情况,高校应及时引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难、求职难的现状,设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网络等资源,主动寻找就业信息;通过系统职业测评,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和职业兴趣特长,结合自身职业需求和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调查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压力往往大于普通学生,高校在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时,要让他们认识到困难只是暂时的,要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有状态。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受挫的心理准备,提高就业耐挫力和挫折心理调适能力,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1)多方联动,形成“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的“全员化”需要高校集结各方的资源,积极配合,共同帮扶。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优秀校友走进高校,举办就业知识讲座;深化校企合作,优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到企业实践锻炼。多方联动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就业帮助,有效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2)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形成“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就业指导应从学生刚入校时开始,高校要格外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大一了解就业形势,根据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规划,初步建立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二着重职业定向指导,明确求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提高职业素养;大三重点围绕就业形势、国家就创业政策、方针的宣传及求职技能的指导,开展职场模拟、职业体验等活动,增强其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只有在不同阶段都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毕业时从容自信地面对就业,进而避免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3)“一生一策”,形成“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为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高校应不断优化服务提高精准度,主动跟踪帮扶,制定“一生一策”的就业帮扶方案,“一对一”地提供就业信息与专业性指导,切勿让学生因咨询不到位产生心理压力;以专业为背景设置服务通道,指导老师既要具备丰富的就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又要了解行业发展与岗位用人需求,针对建筑行业特点,重点培育吃苦耐劳、诚信守法的道德品质;采用线下“精准对接”与线上“云招聘”相结合的招聘模式,根据地区、专业的不同,将招聘会“化大为小”“化广为精”,精准搭建求职平台。
总之,高职院校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实际出发,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学生就业内生动力,并加强就业指导,健全就业心理辅导,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就业心理自我调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和困难,进而实现顺利就业、优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