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艳,周定伟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重庆 400055)
急性阑尾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可达7%~12%,其呈现出症状复杂、发病急骤以及病情多变化等系列特点。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手术期间因为肠道牵拉以及创建气腹影响,使手术后诸多患者呈现出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更为严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肠梗阻等系列不良反应。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将患者完成手术后痛苦感减轻,对其胃肠道功能恢复给予促进,意义显著。基于此,我们开展了“穴位埋线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课题研究,从巴南区中医院普外科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00例,试验组采用足三里和上巨虚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四磨汤治疗。经过初步观察,穴位埋线组疗效肯定,不失为术后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治疗机理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穴位埋线疗法有效运用,在传统针具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且将传统治疗模式进行有效改善。对于埋线疗法而言,其主要体现为针灸从短效治疗向长效治疗的有效转变[1]。通过中医分析,手术影响会导致患者呈现出气血亏虚以及元气损耗现象,并且腹腔镜手术影响,会呈现出经络阻滞,从而表现出运行不畅现象,对应导致患者表现出肠道气机郁滞内结以及脏器功能失调现象。罗娅[2]分析发现,在实施穴位埋线治疗期间,于治疗穴位中将羊肠线埋植,通过埋植时不同操作方法、羊肠线粗细与埋植期间表现出的系列刺激而获得得气以及补泻治疗效果,从而充分调节患者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效果,最终做到阴平阳秘,将患者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恢复。对于足三里而言,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获得和气血、通经络以及调气机效果。并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可对胃肠功能紊乱进行调节,呈现出穴位特异性特点[3]。上巨虚作为大肠下合穴,通过对下合穴治疗,可获得通降腑气效果,于腑证治疗方面可获得确切效果。由上可知,足三里和上巨虚是调节胃肠功能的要穴,此两穴埋线能够刺激大肠蠕动,加速肠管对粪便的推进作用,使大肠收缩有力,利于排便,对改善患者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效果显著[4]。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埋线一次即可,节约了针刺成本,同时避免患者针刺的痛苦。
针灸于痛症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并且临床获得效果值得肯定。于《内经》中便包括诸多针灸治疗痛症记载。但是对于普通针刺而言,其呈现出操作反复以及镇痛时间短特点,并且部分患者难以在长时间对同一体位进行位置,从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在本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埋线疗法不但可对上述指标有改善作用,而且有术后明显的镇痛作用。穴位埋线通过在相关穴位注入羊肠线,对于羊肠线而言,其应用后,会通过穴位刺激,确保在知对应穴位上针感长久停留。利用经络循经感传方式而获得镇痛效果。就其原理进行分析,疼痛同神经传导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通过穴位埋线,可将内源性阿片肽以及体内神经递质显著改善,将疼痛感显著减轻[5]。通过针刺,可将中枢神经系统中表现出的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进行计划,对应获得镇痛效果。就针刺镇痛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单次针刺便可以获得即时效应,并且针刺结束后,在较长时间会呈现出后续效应现象[6],通过穴位埋线,对于针刺镇痛效果的最大程度发挥表现出显著价值。
本次研究发现,针对患者在实施穴位埋线期间,采取的阳经穴位,因为呈现出多气多血特点,所以可以将经气充分激发,最终达到通则不痛的特点。现代医学理论分析,高德荣等[7]发现,线同针较为一致,线长短粗细会对吸收时间长短以及刺激量大小造成直接影响,分析同针刺进针以及气针等表现出相似作用特点。在埋线期间,观察针眼位置表现出少量渗血或者出血现象,有时会在皮下表现出血瘀现象,从而使穴位刺激量增加,使经气获得的进一步激发,对于羊肠线长效作用发挥可以进行充分辅助。温木生[8]教授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后会对患者表现出良性诱导作用,对于冲动产生进行有效促进。部分通过脊髓后角内传脏腑而获得调节效果,另外一部分通过脊髓后角向大脑皮层上传,从而使中枢针对病理刺激而表现出的兴奋干扰等作用进行加强,而对应获得止痛效果。埋线镇痛作为持续过程一种,同镇痛泵作用较为一致[9]。
埋线疗法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针对神经、穴位与整个中枢均会表现出综合作用现象。充分加强组织器官活动能力,对于患者淋巴回流加快以及血液循环加快进行有效促进,促进新陈代谢获得充分增强,有效改善营养状态。所表现出的疼痛信号向脊髓后角内进行传导,会使脊髓表现出水平抑制效应现象,对所有支配内脏器官进行调节。此外羊肠线作为异种蛋白一种,其对于人体变态反应产生可以进行积极诱导[10]。崔氏[11]等分析,足三里穴埋线方法有效运用,其针对脾虚大数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会表现出对应影响,可使其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强,从而有效提高巨噬细胞表现出的吞噬功能,并且可将胸腺重量指数以及脾虚大鼠脾重指数显著增加,从而证明穴位埋线疗法有效运用,分析之所以可获得显著脾虚证治疗效果,分析同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细胞免疫调节存在相关性。曾进[12]等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穴位埋线,可以显著提高脾脏指数以及慢性疲劳大鼠胸腺指数,可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增强,确保TNF-α以及血清IL-2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加,从而将免疫功能提高。于机体中将羊肠线埋入后,通过类似组织疗法以及异体蛋白刺激,可以将免疫功能效应显著增强。魏有刚等[13]分析,通过对神经-体液加以调节,可对脏器机能状态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使得免疫防御能力获得明显增强。陈丽姝等[14]认为穴位埋线操作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及埋植线体作为异物在体内分解吸收时均可激活人体的先天固有免疫炎性反应模式,加强组织的免疫吞噬功能,达到调节“抗炎一促炎”平衡。沈素娥等[15]对舒列迭+穴位埋线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观察,发现穴位埋线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IL-4水平降低,IFN-1水平升高,阐述穴位埋线可通过线体的特异性刺激使肺内有关感受器产生相应的改变,可充分调整患者肺表面活性物质,确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获得明显增强。张夏毅等[16]引通过穴位埋线治疗结肠炎大鼠来探讨穴位埋线的机制,证实穴位埋线可阻断脾淋巴细胞核因子-KBp65(NF-KBp65)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mRNA)激活,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抗炎和黏膜修复作用,由此激发人体的肠道免疫,加快创伤的愈合,加快其康复过程。
综上所述,传统中医学认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由于腹部手术损伤机体元气,气虚导致血行不畅,或手术中产生淤血导致血脉淤滞,表现出排气排便停止以及肠鸣音消失等系列现象。过去一般都是在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后再进行对症处理,常常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或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负担。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全麻清醒,双下肢感觉恢复即开始穴位埋线,通过穴位埋线发挥长效针感,持续绿色镇痛,更早激发并启动胃肠道免疫功能,达到术后快速康复,将患者痛苦感有效减轻,进一步说明其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