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肿瘤的三级预防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运用

2021-01-08 01:22:41王林欢李小江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治未病正气前列腺癌

王林欢,李小江通信作者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2;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2)

0 引言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生殖系统,欧美国家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排第一位,死亡率占男性肿瘤患者第二位[1]。根据2020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2]:前列腺癌发病率占男性癌症第一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是其发病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3]。我国2018年中国癌症登记年报[4]显示:2014年我国PCa新发病例约6.9万例,位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且增长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为迅速。由于前列腺癌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确诊时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已发展为肿瘤晚期,因此丧失了手术根治机会。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了未雨绸缪的观点,前列腺癌的诊治需要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意义

“治未病”是中医治病过程中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历代医家都比较重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只有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的正气,才能抵御外邪,使自身强壮。提高正气也是现在所提的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在日常生活里要调节自己的精神情志,避免情绪的不稳定,要心胸宽广,这样可以补养真气。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保持自身与外界环境的互相协调。要求我们饮食、生活都要有规律、有节制,不宜过度劳累。否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张景岳云:“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早者易,攻收万全。”体现了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治未病”强调未雨绸缪,已病防变,疾病在发生之后要及时掌握疾病的特点,掌握其演变规律,防止疾病进一步深入发展。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根据脏腑转变,提出了“见肝调脾”的说法[5],即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很好的体现了既病防变的治疗思想。

2 中医对前列腺癌的认识

传统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前列腺癌的明确论述,只有“淋证、癃闭、肾岩、血证”等疾病中有相关的记载。“癃闭”一词首先见于《素问·气厥论》:“胞热移于膀胱,则癃闭溺血”。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多为尿不尽、尿等待、血尿等,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描述了前列腺癌患者的症状:“血淋者,小腹硬,茎中痛欲死。”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这和男性生理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内经》里记载:“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大多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总的来说是正气亏虚,邪毒内蕴。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3 “治未病”思想的渊源和前列腺癌的预防

“治未病”思想在传统医籍里有许多记载,如《黄帝内经》里首先提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最早记载“治未病”思想的文献。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金匮要略》提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强调人应该注意调养,顺应天时发展,增强自身体质,预防疾病。孙思邈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6],医生在诊疗工作中应该充分运用治未病思想。“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病防复,和前列腺癌的三级预防思想高度契合、殊途同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未病防变,前列腺癌没有形成前应该通过一定的手段预防其发生;(2)已病防变,前列腺癌发生后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其进一步发展、转移;(3)瘥病防复,经过一系列治疗手段病情稳定后,应进一步巩固防止其复发。

4 未病先防与一级预防

4.1 避免相关危险因素

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年龄是导致这种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45岁以下的男性来说,前列腺癌非常罕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增加。PSA是前列腺癌的肿瘤指标,只有前列腺泡上皮分泌,一般不进入血液循环,如果血液检查时PSA数值升高则间接提示可能患有前列腺癌,所有随着男性年龄的增加应该注意监测PSA数值。通过避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4.2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2.1 谨守阴阳,顺应四时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万事万物均由不停运动变化的阴阳二气结合而成,人体也不例外。阴阳乃生命之源,万物之本,只有阴阳二气旺盛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故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和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顺应四时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应四时则不容易发病。反之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4.2.2 健康饮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7]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用之五宫,伤在五味。”所以前列腺癌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摄入高脂肪的食物,不吃红色的肉类,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饮食密切相关,还和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以及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前列腺癌患者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用油炸的食物。前列腺癌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豆制品、西红柿、西蓝花,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4.2.3 适当锻炼

《呻吟语·修身》曰:“心要常操,身要常劳……但自不可过耳”,适当的锻炼可以让我们的心越来越精明,身体越来越强健从而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增强抗肿瘤能力。锻炼需要持之以恒、有规律的进行,从而提高身体正气,抵御外邪,避免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3 进行健康教育

加强防癌健康教育特别对高危人群更应提高患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有害的环境理化因素、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且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因素、合理使用药物等,做好肿瘤知识的宣教活动从而认识相关肿瘤疾病的早期症状做好早期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肿瘤的目标。

5 已病早治与二级预防

5.1 做好前列腺癌的筛查工作

我国前列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已为晚期,这就提示我们要做好前列腺癌的筛查工作。前列腺癌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确诊病例,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确定高危人群:家族史、高龄人群和雄激素分泌旺盛者要定期体检,做好前列腺癌的提早预防。(2)借助可靠的筛查方式,前列腺癌的筛查主要包括:前列腺直肠指检、血清PSA、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和盆腔MRI检查。

5.2 及时治疗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不是癌,而是一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其不稳定性在致癌因素的长期干扰下可能会使一部分癌前病变发展为癌的疾病状态。应尽早治疗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等癌前病变。

5.3 合理治疗前列腺癌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手术,放疗,可以使患者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通过合理地治疗手段,5年的生存期是可以保证的。但是我国较多前列腺癌患者一经确诊已为晚期,即使经过治疗也会面临短期内复发、转移,甚或死亡。所以必须加强前列腺癌的早期确诊,合理治疗。

6 既病防变与三级预防

肿瘤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管或体腔等途径,到达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这一过程。这是恶性肿瘤的特性,所以在治疗中应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古代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内经》时代。《内经》将转移称作“传舍”。“传”指癌毒的传播、扩散,“舍”有居留之意。《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8]解释了肿瘤转移的过程。现代医家田乃菊认为湿、痰、瘀是前列腺癌的病理产物,应给予清热利湿、化痰散结及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来祛除癌毒,从而体现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截断扭转的特色。

7 结语与展望

中医“治未病”思想和肿瘤的三级预防从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做好筛查工作,提高早期癌症患者检出率,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降低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前列腺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的辅助作用越发明显,但是我们应该努力验证其具体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治未病正气前列腺癌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4:34
正气方天祥
家教世界(2021年34期)2022-01-13 12:04:44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清风正气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