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广东高考历史新方向,探索高效复习新路径

2021-01-07 14:20陈海鸿徐博
广东教育·高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东命题考查

陈海鸿 徐博

今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从今年开始,广东高考历史科目迎来两大变化,一是历史学科将不再和政治、地理学科联合以综合卷的形式出现,而是“自立门户”单独成卷;二是历史学科不再使用全国卷,重回广东省自主命题。在去年适应性考试的基础之上,广东省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以2019年年底出台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全国卷以及其他先行教改地区经验为蓝本,总结2016年之前广东卷的特色和经验,最终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广东历史卷。纵览全卷,无论是试题的选材还是试题的考查角度,都体现出这份试卷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和选拔功能,致力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全卷总特点

围绕“四史”做文章,强调立德树人,坚持价值引领。今年是中共成立100周年,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四史”的活動,习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为了体现今年这一时间节点的特殊性,广东卷选择大量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改革开放史的材料创设情境。如选择题第8题,以中共三大时期对资产阶级的地位的分析为切入点,考查中共根据革命实际需要调整政策,体现出建党之初中共从国情出发探索救亡之路;选择题第9题,以《大公报》对毛主席出席重庆谈判的评价为情境,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安危与得失;第10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交会的举办为背景,说明中共在建设年代努力探索发展之路,务实开放;选做题第20题,以80年代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为背景,考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表现出党和政府在新的时代,敢于突破旧体制的束缚,与时俱进,寻求新的发展之路。特别是本卷的第17题可以说是全卷的神来之笔,虽然是考查“实事求是”这一词语在古代和近代内涵的变化,但是却在背景材料里面直接点明实事求是也是中共所坚持的精神与品格,让考生深刻领会到中共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不仅着眼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需要,而且也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看到实事求是不仅是第17题的主线,而且第8、9、10 和20题中共在不同时期的主张和做法也正完美地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这一精神与原则。对四史的考查,是全国卷近几年一直比较重视的一个内容,也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的目标要求。高考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目标在于强调高考的立德树人之功能,其中所立之德即包含对中共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继承,今年广东卷的这种考查方式完美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重视考查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核心素养的具体考查是全国卷近些年已经比较稳定的一个风格。重回广东省自主命题,今年的历史题在考查内容与方式上也学习全国卷,全面贯彻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原则。在考查的知识点上,今年广东卷涵盖了分封制的影响、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儒学的影响、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度、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工业革命、苏联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等核心知识。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都是相应历史阶段比较重要的内容,不仅高中历史学习阶段必须掌握这些核心知识,而且它们可以为学生思考未来人生提供借鉴与启示。如果我们将今年的广东试卷和近几年全国卷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两者考查的知识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这绝不是偶然,这恰恰是贯穿全国卷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必备知识的考查的反映。

与此同时,在考查的角度上,今年广东卷也一改以前强调对知识的覆盖与再现的特点,更加强调信息的提取、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比方说选择题的第1、2、4、5、6题,都是通过呈现一定的历史现象,给考生提供新的问题情境,让考生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或者影响,不是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储备并用它们去解决新的问题。这些题目都对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选拔分层,使得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考生能够最终胜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同样,唯物史观是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在主观题的第18题的第2问,让学生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唯物史观的一般原则,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利用这些原理分析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的影响,通过新问题的解决加深考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认识。重点知识反复考,关键能力突出考,在考查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要求,这成为全国卷的一大特色,作为新课改广东省的第一年自主命题,完美地实现了与全国卷看齐,牢牢把握高考评价体系这一指导思想。

在参照全国卷的命题思路与考查内容的基础上,广东卷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如何在试卷中彰显岭南特色。今年命题通过两大做法来彰显这一特色。第一种做法是在试卷中大量选择历史上与岭南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来作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如选择题的第7题所考查的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除了是广东人之外,更重要的是一生中的很多革命活动都在广东进行;第8题的所考查的中共三大的政策,而中共三大的召开也是在广州;除此之外第10题考查广交会以及第17题中的阮元、梁启超等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和广东有着密切联系。大量类似选材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历史离自己很近,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岭南地区的历史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种考查方式,在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除了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材料外,重回自主命题时代的广东历史卷,也继承了2016年以前广东分省命题的一些优良传统,比方说注重史学方法的考查。在2016年以前广东卷都会在选择题或者主观题部分直接考查史学方法,其实在去年适应性考试过程中广东已经释放出要继续考查史学方法的信号。在今年高考广东卷中第4题,通过不同史料中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不同记载,考查记录者的立场会影响历史的记录;同样在第18题的第一问中,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不同评价的看法,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历史问题,客观公正评价历史。考生通过回答这样一些问题,直观体验到历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也认识到历史认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应该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正确史观,以一个更全面客观的眼光去分析评价历史,这样一种史学方法的渗透对于考生分析以后学业和人生的问题也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无形中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备考启示

作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第一次分省自主命题,广东历史卷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思想,彰显岭南特色,为未来自主命题作出了积极尝试,也为新一轮高考备考提供了启示。针对广东卷的以上特点,广大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复习备考效率: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来说,在命制试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试题的立意问题,即为何要考查这个点。因为高考试卷承担着价值观表达的使命,同时,命题者选择相应问题关照社会热点也是为了引導考生对当下的思考,比方说2020年是农村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伟大胜利之年,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选做题第20题考查80年代以来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即是对这一热点的回应。类似的还有选择题中第4题,考查元代征收棉布税带来的积极影响,正是对今年上半年西方国家指责中国棉花生产的一个有力回应。因此在平时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浏览新闻阅读《参考消息》以及《半月谈》来了解时事,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一下历史的溯源,用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去理解分析现实问题,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架一座桥梁。

第二,明确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在复习过程中牢牢抓住必备知识,着力提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高三复习过程中常见两种现象,一种是拼命死记硬背知识点,一种是盲目大量刷题。如果只是把一些基础知识不分重难点记住了,没有深刻理解,等到在考试中考查这个知识点的运用时,还是缺乏相应迁移能力。通过梳理今年广东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如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民主义、工业革命等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这些考点都是每一段历史中最核心最体现时代特征的内容,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对它运用的广度,才真正把握了高考知识的边界;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努力结合一些材料理解去提升自己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年广东卷给人的一大感觉就是题目非常灵活,本质上讲即是比较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如果在复习阶段只是把知识记住了,不会去应用它解决新问题,很多时候还是无法应付当下以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方式。

第三,反复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全国卷作为高考评价体系的直接体现,无论是在试题立意上还是在内容选择上都已经比较成熟,自主命题的省份肯定会借鉴学习全国卷的优点。广东省不仅去年试题样卷直接取材于全国卷中的题目,而且我们发现今年广东卷中部分题目也是模仿了全国卷的考题,如第19题关于1932年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评述,其实就是借鉴了2019年全国一卷第42题关于《国史大纲》内容的评述;选考第20题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实际上是模仿了2009年全国一卷第40题建国以来统购统销政策的演变;选考第22题人物徐渭实际上也是借鉴了2016年全国二卷第46题所考查的郑板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高中阶段的必备知识一定时期不会有根本变化,只是考查的角度会发生变化,仔细研究琢磨高考真题,犹如直接和命题者对话。在复习过程中,把近几年高考题按照知识点分类、按照考查方法分类、把每一题背后的知识以及相关联知识梳理透彻,在复习中往往会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第四,将岭南地区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融合到高考复习之中,从岭南看中国容易理解中国不同地区差异性,从中国反观广东可以看到全国的统一性。广东卷自命题者多来自中大和华师相关专业的老师,他们的研究很多具有地域特色,这些年一直喜欢选用岭南地区的人和事来考查,同时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岭南文化本身也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比方说在经济史上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期有着对外贸易和交流的传统,鸦片战争之前的十三行,近代的民资本主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民营企业崛起等等;在文化史上明末以陈献章为代表的江门学派、晚清思想巨子康有为和梁启超、留学之父容闳等等,在复习过程中多一点了解广东地区的威水史,结合这些地方史的内容来复习,不仅拓展了知识的边界,也加深了对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高考虽然是检验考生学科能力的一把尺子,但是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在落实核心知识的基础之上,必须注重关键能力的提升以及正确价值观形成。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素养,那么高考对于考生来说就不是一道坎,而是促成飞跃的一个助推器。

猜你喜欢
广东命题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