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信息缺陷”

2021-01-07 03:03李景阳
杂文月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论者老李大象

李景阳

“信息缺陷”虽非天生,一旦形成,对人的思维可谓影响深广,不可小视。这正如烹饪,食材本就有异味,你加再多的调味料,做出的菜还是不能吃。“信息缺陷”很要命。

读文或听一些人侃大山,我先觉得不对味,过后,终于找到了“病根”:不是言论者脑瓜迟钝(或许脑瓜还挺灵),主要是他们的“信息库”里缺少足够的信息。

信息怎样才算足够?我想最起码的一条就是,思想者必须同时接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说法或意见。比方说两方打架,你必须两边的话都听,才能对事实做出正确判断。只听一方,那是“偏听偏信”。为啥偏听一方不成?依我分析,人们对事实的陈述,特别是讲跟自己利益攸关的事情,肯定带着各取所需的成分,一定以利益为圆心有所取舍,夸大有利的一面,缩小或掩盖不利的一面,于是才有常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的“公”与“婆”还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们不可能对事实和真理做全面、客观的描述。依据单方的信息,论者抱住的肯定是大象的一条腿,然而完整的大象绝不仅仅有腿,而且腿也该是四条。也因此,法庭审判还特意设立一项——法庭辩论。听了甲说,再听乙说,然后让他们针尖对麦芒地辩论一番,法官则从中发现破绽、辨明真伪。这道理其实早在古语中就说得明白,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所以我劝信心满满、欲发高论者,“狮子大开口”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获取了足够的信息,特别是,是否接纳了来自不同侧面甚至截然相左的信息。信息不足,你就没法对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对,那么我就敢断定,你唾液四溅、激昂慷慨所发之“高论”一准是“着三不着两”。

另有一则,长时间、大量地接受来自单一渠道的信息,就会对外间世界形成偏执的而终究不可逆转的错误认知。莫里哀有句台词:“博学多才的傻瓜比胸无点墨的傻瓜更傻。”为何会这样?很简单,单一信息的灌注越是海量,其他信息就越被排擠得几近为零。大脑空间尽被“一面之词”占满,岂不是越“博学”越傻?偏执的无知反而比头脑空白的无知更无知。我也的确见过这样的大发宏论的人士,他说的全是歪理,然而说得天花乱坠,且似乎很有“气场”。但我说,这样的人气场越足,越说明其傻得无可救药;他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本该明净的真理天空便越发被他搅得雾霾重重。

长期接受单一渠道的信息,为何会形成偏执?我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你有几个邻居。跟你隔壁的那个老张总对你说老李、老王如何不好,你就会对老李、老王形成定见,其实老李、老王未必不好,甚至至少比老张好一些。为判断诸邻居人品好坏,你还应当倾听一下老李和老王。若信息阻塞,你跟王、李搭不上话,那你最好在评论王、李这件事情上缄默不语。

单一信息的长期浸染,不光使人产生谬见,还会改变人的思维习惯而终于酿成一种病症。对此,培根说得很到位:

“人类理解力一经采取了一种意见之后(不论是作为已经公认的意见而加以采取,或是作为合于己意的意见而加以采取),便会牵引一切其他事物来支持、来强合于那种意见。纵然在另一方面可以找到更多的和更重要的事例,它也不是把它们忽略了,蔑视了,就是借一点什么区分把它们撇开和排掉,竟将先人的判断持守到很大而有害的程度,为的是使原有结论的权威得以保持不受侵犯。”(《新工具》)

这说的就是“先入为主”。一旦某种“成见”在脑子里固化,某人就会成为那种成见的忠实的卫士,同时对相异的意见形成一种近乎本能的抵抗和排斥。他要坚决捍卫他崇奉的“原有结论”,偏听偏信已使他对荒谬观念忠贞不渝。《魔鬼辞典》(作者:安布罗斯·比尔斯)将偏见定义为“这是一种缺乏可见依据的游离不定的见解”。而我说,固化的偏见比花岗岩还坚硬,一旦固化,便已结束了先前的“游离不定”,你要纠正它,那就一定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了。

人有个爱听“顺耳之言”的毛病,汲取信息,也有这种倾向。片面信息促成偏执观念,观念偏执者对片面信息越发情有独钟,此过程可谓相辅相成。自然不必说,此中还有信息接受者与信息制造者的“互动”,前者喜欢什么,后者就投其所好,炮制得越发来劲。

还是那句话,您若是一位好发议论的人,最好先判断一下自己的信息来源,若吹到您耳边的风总是来自同一个方向,那就请您打消原有的自信,意识到自己患了信息缺乏症,而后,您就不会脸红脖子粗地大发宏论同时让人看笑话了。

所以我建议,由于“信息缺陷”而将大象说成一根柱子的诸论者,不管您把这柱子描绘得怎样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最好还是将自己的高论藏之匣底,不要让它走出家门或越出院墙。

猜你喜欢
论者老李大象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狡猾”的老李
古代高危职业之谏论者生存指南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