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马拉松的补给站,才知道什么是流水席

2021-01-07 20:39发财金刚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补给站牛肉丸乐山

发财金刚

在一场马拉松的比赛里,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跑到多少公里的时候会吃饱。沿途补给站的每一道硬菜都在提醒参赛者,跑马拉松分明是一条成为美食家的速成之路。

马拉松作为一种极限运动,赛道旁都会设置补给站来满足选手的需要,提供必要的补给品。刚结束不久的成都马拉松,在赛道40公里处的补给站为选手准备了甜水面、钵钵鸡、火锅粉和豆腐脑等特色食品,以实际行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天府之国的富庶。根据菜品的丰富程度来看,跑完可以顺利实现增重5公斤。体贴的成都人民怕选手在寒风里吃饭容易拉肚子,还专门准备了两万份姜汤。

与其说是马拉松比赛,不如说是马拉松主题的自助餐,也有人称它为比赛成绩的刹车片。据说有选手赛后反馈,此次成绩不理想,主要是在补给站花了太多时间。

参加乐山马拉松,不管比赛进程有多紧张,你都有机会抽空啃个蒜蓉凤爪。有网友表示自己第一次认识到乐山的美味,就是在马拉松比赛上。“我依然记得2019年跑乐山马拉松的途中吃到了一小块甜皮鸭,它像甘霖一样拯救了筋疲力尽的我,那是一辈子忘不了的美味。”

众所周知,川渝地区是美食重镇,即便在体育比赛中也保持着一贯水准。外地来的参赛选手并不用特意做个美食攻略,它们都被放在补给站里了。“第一次看到这些补给站里的食物,我才明白这似乎是一桌流水席。”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有机会变成美食家,这是马拉松爱好者之间流传的公开秘密。

你要是有机会跑一场武汉马拉松的话,就会理解为什么没有一只小龙虾可以游过长江。2017年武汉马拉松为参赛者们提供了热干面、豆皮、鸭脖和小龙虾,但跑得慢的人只能吃上几口辣椒。在这种场面之下,不管当地选手的比赛成绩如何,你都能确定他们吃小龙虾的技术水平将常年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

有位朋友曾对我说,他自己去其他城市跑马拉松的时候,从来不买当地特产。尤其是在感受过蓬莱马拉松全程葡萄酒补给之后,他坚信在补给站里获得的体验远超打卡式的拍照。

但运动时饮酒有害健康,并不值得提倡。对此潮汕人更有发言权,要知道真正的体育精神永远是比赛第二,一杯工夫茶即可消解竞技的紧张感,肯定比喝酒养生。在这里经常能见到运动员在潮汕牛肉丸的补给站前排队,边跑边吃也不耽误赞叹口感够劲道。“我第一次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丸,是在汕头马拉松上。”

可以說各地补给站的特色都不同,你甚至有理由怀疑这些城市之间正在比拼自家补给站的丰盛程度。2019年哈尔滨马拉松曾在补给站里摆了8口大锅,每锅能煮500个饺子,共计20个档口开放,基本达到了流水线速度。除此之外还提供哈尔滨红肠、马迭尔冰棍一类的爆款单品,同时附带窝窝头供参赛选手忆苦思甜。我朋友跑哈尔滨马拉松的时候,看到有红肠、格瓦斯、马迭尔,都不管什么成绩不成绩了。

有史以来最豪华的补给站可能在丽江,这里提供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米灌肠、鸡豆凉粉、酥油茶、腊排骨。在这里参加一次比赛,你就会深切明白为什么到了丽江的人都会慢下来,他们连马拉松赛道上都有三个烤乳猪摊位。

也有人怀疑这些可能都是主办方战术性诱惑外地选手的手段。有人说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用体育营销城市的方式,加入当地特色美食顺理成章。谁都知道跑在最前面的专业选手是不会停下来吃的,但对于重在参与的人来说,这更像一个体育派对,主要是为了增加体验感。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毕竟只有少数人能拿到成绩,大多数人只是参与者。”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选择这种靠美食增加曝光量的方法,清远马拉松的主办方只用一块外国香皂就解决了问题。他们成功让选手以为自己领到了一块葡萄味面包,当时赛道边的草地上到处都能看到咬了一口的香皂。这种鬼才操作也让比赛收获了足够的知名度。

可以说马拉松比赛除了竞技性,也是一个城市风貌的展销会。每到马拉松比赛的旺季,补给站里的美食都会以各种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经常比冠军的热度还高。换个角度想,也许有人参赛的目的,就是吃遍全国的特色补给站。一旦进入了这种语境,任何一个补给站都可以变成终点。

//摘自不相及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补给站牛肉丸乐山
基于PSPL-SAPAD-AHP的社区智能补给站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汕头牛肉丸
“减塑”水站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潮汕美食牛肉丸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太空补给站
时空守护者之空中补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