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岳俊佩
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关键时期,全面落实税费改革十分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经济水平低下地区村级组织运转出现困难。为了深入落实党中央精神,切身保障村级运转经费需求与干部权益,应从财务管理、保障机制、增产增收等方面着手,科学高效的履行各项职能,进一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避免农民负担反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上自我脱困、自我积累的道路。
干部报酬较低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逐渐发展,农民收入也发生根本性改变,村干部的收入也随之得到提升。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级政府根据实地情况制定村干部工资标准,经济较好的区域,村干部收入可能更高;而对于经济贫困地区,村干部收入则相对较低,工作压力大,工资低,一年到头在岗位上任劳任怨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甚至不如外出打工收入高,即便如此,还要受到乡镇财政状况的影响,一些经济贫困乡镇甚至连基本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更谈不上工资增长。面对经济压力,部分村干部选择外出打工,职位空缺现象普遍,对农村建设与发展产生极大不良影响。
财务管理混乱
部分村组织的财务管理职责混乱,没有派遣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科学性、专业性,资金盲目利用,缺乏合理预算。因税费改革之前,乡村修路、垫缴税费、农田建设等工作带来村级债务累累,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无法高效完成农村管理任务,村民逐渐对村干部失去信任,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费来源单一
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经费来源渠道与以往相比发生改变,无需农民交取,而是由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与村级共同收入。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贫困地区,这些地区受资金影响,缺乏龙头企业,经济来源单一,村集体力量弱小,单纯依靠政策补助与扶持远远不足以维持村组织运转,更谈不上村集体的发展与壮大。
据调查,大部分村级组织运转困难的症结在于经费,导致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削弱,缺乏核心主导力量,使农村经济建设方向迷茫。对此,应从保障机制、财务管理、集体经济等方面着手,使经费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了创建一个高效率、有保障的村级组织,确保经费正常运转,便要强化经费保障力度,提升标准,使经费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农村工作中,村级组织可为党提供充足的激情与动力,是党在农村实施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础所在,农村能否实现快速稳健发展,都依仗着与村级组织间的关系,也使得党在农村地区拥有更好的方针政策。可见,村组织经费问题成为一切问题的中心点,它的正常运转与各项工作相关。对此,无论是各级干部还是广大群众,都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村级组织经费的正常运转。
构建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基本报酬
习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中央文件的“最后一公里”,应牢牢把握基层鲜明导向,尽快补齐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的各项短板。办好农村事,要依靠好的领头人,村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主体,常年为农村建设、村民生活奔走,风里来雨里去,是落实党中央政策、振兴农村、稳定社会的基本力量,此类群体的工资福利必须得到保障。
2020年6月,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经中央领导批准,由财务部制定颁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通知》,该文件指出,从2020年起,将村干部基本报酬与办公经费两项合计为每年每村不低于11万元,后续根据实际情况,构建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各级经济水平与财政情况,按照高不就低的标准进行保障,使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得到提升,激励村干部积极作为,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财务管理职能
针对部分村级组织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应积极完善监管机制,使财务管理职能得到明确和规范,从而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强化激励约束作用,使村级财务公开透明。
1.实施封闭运行管理模式。在省级财政厅统一调度下,做好下属各县、乡镇、村级的财政调度与奖补工作。为了提高财务管理安全性,采用封闭运行模式,由专业财务人员进行调度与专账核算,确保全部账目都能落实到各乡镇、区县。
2.完善报销与生活补贴制度。全部财政调度都应在确保经费合理运转基础上实施,在运营过程中核实各项环节。村级经费的各项支出均由政策专项拨款,实施严格的报账规定,如若出现报销单据模糊、短缺、超出报销范围等情况,一律禁止报销处理。构建村干部医保制度,完善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制度,对当地农民收入与市场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
3.健全财务资金监管制度。应构建专门部门负责村级经费监管工作,确保财务支出公开透明。在各个阶段各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各项工作,任何部门与机构都无权挪用村级经费。一旦发现,立即追究当事人责任。同时,还要使群众知晓每笔款项的来源与去向,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财务监督工作中。
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对于当前部分农村存在的经济来源单一问题,急需通过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巩固基层政权等方式,使村级经费基本支出得到切实保障。
在稳定农民家庭经营基础上,抓住村中能人、专业户,鼓励其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带领群众一同致富;加大劳务输出组织力度,面向村民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在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与能人带动下,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村级组织还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采取“企业+农户”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新形态。
各村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创建村办企业,促进村里与农村收入提升;提倡村级组织对仓库、厂房、机械等集体资产进行租赁,还可对闲置水利设施、废弃土地等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由此拓展增收渠道,增加集体收入;注重“四荒”资源开发工作,鼓励有能力者承包和开发,积累更多集体经济;盘活债权,帮助村里化解债务危机,对村里现行经济制度进行转换,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为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增加村民收入;招商引资,乡镇应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大引进项目与资金力度,从而培植更多增长点,对于成功招商引资的村镇,上级政府应为其提供优厚的政策待遇与扶贫措施,助力集体经济增长,使村级经济状况得到良好改善。
综上所述,村级组织运转离不开经费支持,应采取科学可行措施,通过构建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财务监管机制、拓宽增收渠道等方式,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农村改革深入开展。有效解决干部报酬、财务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得到保障,确保该组织职能有效履行,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