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春节,刘云
(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 TD)又称小儿抽动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不自主、反复、突发、快速的,重复、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TD 严重影响儿童学习、社会适应能力、个性以及心理健康发展,且常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强迫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共患病,近年来特别受到儿科、神经精神科、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本病病因尚不明确,考虑可能是神经递质失调、免疫、环境、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的结果。目前儿童抽动障碍的西医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多使用舒必利、硫必利、氟哌啶醇,以及阿立哌唑、可乐定等。在临床应用时,因为这类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和α 受体激动剂需要较长时间的强化及维持治疗,存在一定不良反应,比如头晕、乏力、嗜睡、镇静、胃肠道反应等,并且在减量过程中易复发或加重,家长多有所顾虑,依从性不佳。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气虚弱,脾虚肝旺,肝亢风动,发为抽动。本研究运用缓肝理脾汤治疗脾虚肝旺证TD 患儿,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提供用药参考。
选择2018 年3 月至2019 年11 月南通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证患儿33 例。本组患儿男25 例,女8 例;年龄最小6 岁,最大13 岁,平均(9±2.6)岁;病程最长5 年,最短6 个月。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 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DSM- Ⅴ)》[2]确定儿童抽动障碍诊断标准。短暂性TD:(1)1 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 或发声性抽动;(2) 病程短于1 年;(3)18 岁以前起病;(4) 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5) 不符合慢性TD 或TS 的诊断标准。慢性TD:(1)1 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1 种抽动形式出现;(2) 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 年以上;(3)18 岁以前起病;(4)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5) 不符合TS 的诊断标准。TS:(1) 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 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2) 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 年以上;(3)18 岁以前起病;(4) 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病例均被纳入治疗。
中医辨证标准主要参考《儿童抽动障碍中药新药临床实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3]的证治分类。主症:①腹部抽动明显;②手脚多动,难于静坐;③注意力不集中。兼症:①性情急躁;②烦躁易怒;③睡眠不安;④多梦;⑤目赤;⑥口苦;⑦叹息;⑧胁胀;⑨健忘;⑩食欲不振;便溏。舌脉:①舌淡红,苔薄白;②脉细弦。具备主症①,兼症6 项,参考舌脉即可辨证。
治则:扶土抑木,调和肝脾。主方:《医宗金鉴》缓肝理脾汤。桂枝6g 太子参9g 茯苓9g 炒白术9g 白芍6g 陈皮6g 山药9g 白扁豆9 炙甘草3g 煨姜6g 大枣4 枚。抽动频数,加葛根6g,天麻6g;肝气亢旺,加钩藤6g 牡蛎9g;腹部抽动明显,加木瓜6g,枳壳6g,重用白芍、甘草;食欲不振,加焦山楂6g,鸡内金6g;睡眠不安,加柏子仁6g 珍珠母6g。每日一剂,水煎分服。1 个月为1 疗程,共治疗2 疗程。
疾病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参考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4]制定。临床控制:积分改善率≥75%;显效:50%≤积分改善率<75%;进步:25%≤积分改善率<50%:无效:积分改善率<25%。临床控制与显效计为有效。
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疗2 疗程后,本组33 例患儿中,临床控制10 例,显效18 例,进步4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84.85%。
古代医学典籍中没有此病名的记载,其归属中医“肝风”“瘛瘲”“慢惊风”范畴。与之表现相关的论述有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盛则动。”《证治准绳·幼科》载:“水生肝木,木为风化,木克脾土……故胃中有风,瘛疭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复动摇不已,名曰慢惊。”
究其病因,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证治》中提出:“脾主困……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明代世医万全发展了钱乙的脾胃学说,提出小儿“脾常不足”。《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云:“脾常不足者,脾司土气,儿之初生,所饮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气尚弱,故曰不足。不足者,乃谷气之自然不足也。”万全亦提出了小儿“肝常有余”,谓:“云肝常有余,盖肝乃少阳之气,儿之初生,如木方萌,乃少阳生长之气,以渐而壮,故有余也。”故其病因归于脾虚肝旺。
究其病机,《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云:“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劄也。”故大多患儿会出现挤眉弄眼、咂嘴、皱鼻子等动作。而有些患儿则会出现清喉、头摇、抖肩、腹部抽动等怪异的动作,甚则秽语连连,怪病多由痰作祟,清代的沈金鳌指出:“以故人之初生,以致临死,皆有痰,皆生于脾……而其为物,则流通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因此说,患儿先天脾虚而生痰,后天肝旺而生风,两者相合即构成了本病的主要病机。
究其治法,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易导致肝气郁滞,因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主藏血,肝血不足则气有余,而见肝阳偏旺之症。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生化气血则见面黄形瘦,精神倦怠;脾虚肝亢则性急易怒,夜卧不安。故临床用扶土抑木、调和肝脾法治之,主方为缓肝理脾汤。
缓肝理脾汤原方载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原方为主治慢惊风脾虚肝旺证的名方,书中云“脾虚肝旺缓肝灵”,所谓缓肝,即缓肝理脾汤。原方组成如下:广桂枝、人参、茯苓、炒白芍药、土炒白术、陈皮、炒山药、炒研扁豆、炙甘草,上药加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因太子参其性味甘而微苦,功擅补气生津,健脾养胃,尤以清补、平补而见长,性味较人参更为平和,故临床应用时以太子参易人参。在《神农本草经疏》中这样记载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亦记载白术:“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性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故以太子参配以茯苓、白术,顾护脾胃,寓有四君子汤之意,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复常,资生气血。而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所含桂皮醛有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煨姜主温中,《长沙药解》云:“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故以桂枝、煨姜助脾运阳。关于白芍的功效,《本草纲目》载:“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神农本草经疏》曰:“制肝补脾,陡健脾经,脾主中焦,以其正补脾经,故能缓中。”遂以炒白芍和血柔肝。据《本草汇言》载:“橘皮,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可见陈皮不但能健脾化湿,且功擅梳理气机,调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再者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本草求真》有云:“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脾苦湿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温,故能于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因而用扁豆以健脾和中。另益以炙甘草、大枣补中益气,缓和药性。诸药共奏扶土抑木,理脾止抽之功效。
综上,缓肝理脾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脾虚肝旺证疗效明确,但其西医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期为临床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