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周宁县第一中学 詹益凤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之一是语文课堂,拓宽课堂中文化视野是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途径。名篇《阿房宫赋》是各类教材都选入的篇目,文中“绿云扰扰”教材没有注释,但学生是有疑惑的,那个时代也染发且染成绿色的吗?是头上戴了翡翠呈现一片绿色?是穿着绿色衣服把头发衬绿了?还是指绿色指宫女们的青春?教师借此机会拓宽学生文化视野。
互训,汉语训诂学术语,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互相训释,即用甲释乙,又用乙释甲。
如《说文解字》:“老,考也”,“考,老也”;“更,改也”,“改,更也”。
古人将“绿”“青”“黑”三字互训。“青”《现代汉语词典》:“①蓝色或绿色;②黑色”。
老子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青牛不可是蓝色或绿色;京剧“青衣”是穿着黑色衣服的女子(落难角色);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
用“墨”来形容“绿”——“墨绿”,“绿”与“墨”结缘了;许浑《送客自两河归江南》“遥羡落帆逢旧友,绿娥青鬓醉横塘”,“绿娥”指妇女的眉毛、“青鬓”指乌黑的鬓发;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的“粉白黛绿,”也作“粉白黛黑”“粉白墨黑”,古代妇女以黛染眉,《说文解字》“黛,画眉也,从黑,朕声”;“以粉敷面助其白,以黛画眉增其黑”。可见,“绿”可指乌黑的颜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黑中带蓝色光泽。而“绿”呢?《唐诗选》“言少年髻发之黑,凡黑色之有光彩者。似浓绿所以叫绿鬟”。中国古代妇女普遍使用头油,即“香泽”“兰膏”,西汉刘熙《释名·释首饰》“香泽者,人发恒枯悴,以此濡泽也”。女子长发要梳成发髻,将头油均匀涂抹,顺滑又滋养秀发,同时定型发髻。因此,“绿云”有光泽反射,即乌黑发亮,表示青春发质好。
韦庄《酒泉子》“绿云倾,金枕腻”,陆游《清商怨·葭萌驿作》“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这满枕的“绿云”当然不是天上之云却似天上之云,用“绿云”形容头发,写出头发之长之多堆砌成云,比喻中略带夸张,写出头发如云朵般蓬松、轻盈的特点。王立群教授说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卫子夫时,就被那一头乌黑修长的秀发所打动。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于古人,头发是弥足珍贵的,长发及腰是古代女子共同特点,头发的品质(长短、黑亮)是古代衡量美女的重要标准。所以,“绿云”点明头发长而多黑且亮,意在说明女子之美。
宫中之女,长发飘飘,“扰扰”二字说明了长发的状态。欧阳修《渔家傲》“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苏轼《次韵陈履常雪中》“可伶扰扰雪中人,饥饱终日寓一生”。“扰扰”形容“纷乱貌,烦乱”,写头发之乱说宫女之多。“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也印证宫女之多。“西汉自高祖以来,历代皇帝后宫蓄藏的美女,数量相当可观,汉武帝好大喜功又风流放荡,他在宫中收纳数千名宫娥、女乐,一方面恣意享乐,一方面以此显示天子的特权与威严”。白居易《长恨歌》“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宫中美女如云,淫乱成风几乎成为历代帝王的一个共性。杜牧借“绿云扰扰”,将帝王淫逸、宫女如云、宫女们竭力妆扮争宠的情形描写得入木三分。
1.“绿云”喻女子乌黑光亮的秀发。
2.“绿云”指年轻女子。《天雨花》:“可惜这样如花女,嫁此萧萧白髮人。夭桃灼灼倚松柏,雪鬓苍苍配绿云。”“绿”的这种含义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红男绿女”“红粉青娥”“绿鬓朱颜”。
3.“绿云”喻绿叶,树叶茂盛。白居易《云居寺孤桐》:“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张镃《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余以竹叶裹粽馈之,附诗云:‘劝公莫负便便腹,不嚼红霞嚼绿云。’”
4.“绿云”借绿色形容缭绕仙人之瑞云。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李白《远别离》“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5.“绿”“青”,在古代含有一些贬低色彩。古代中下层官吏服饰是绿;汉朝仆役着绿帻象征低贱;唐朝六七品官服为绿,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著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明初“娼妓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洪武三年下诏“教坊司伶人常服绿色巾,以别士庶之服”;“绿帽子”成为那些被蒙在鼓里或默许妻子不贞的男人的代名词;“青楼”妓院别称;“青面獠牙”“面色发青(绿)”表示难看、惊恐的神色。
6.“绿”与“蓝”“碧”交集。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将“绿”说成“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花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碧”在湛蓝之极里酝酿着玉的透亮;温庭钧《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江淹《拟休上人诗》“日暮碧云合”“碧天”“碧云”是暮色的夜空,呈黑色。
7.从科学角度说,绿色位于光谱中间是平衡色,象征着和平、友善、希望和生机。屈原《九章》“绿叶素荣,紛其可喜兮”是绿色叶子白色花朵,香气浓郁让人兴奋;杜甫《对雪》“瓢弃樽无绿”、朱自清《梅雨潭的绿》,“绿”里带有“绿色素”的特征;周邦彦《满庭芳》“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绿”指春天的流水;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是“绿林好汉”;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象征和平;“绿色食品”是安全食品;“ 绿 洲 ”“绿肥”“ 绿 地 ”“绿野”“绿 荫”“绿油油”“红花绿叶”等词传达出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成为赏心悦目的理想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