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猝死小冠状动脉法医病理形态学分析

2021-01-07 08:04李绍义陈懿通信作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管腔内径硬化

李绍义,陈懿通信作者)

(昆明锦康司法鉴定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1)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增加,加之饮食结构多元化改变,临床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比重增加,成为危害老年人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临床学者高度重视[1]。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临床Logistic高风险因素回归分析显示[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压等因素为冠心病发病独立风险因素,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激增的主要因素;因冠心病为身心疾病,临床影响因素较多,极易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为临床猝死主要因素[3]。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因冠心病猝死情况增多,为了明确猝死原因,开展法医 病理鉴定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冠心病猝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35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42.36±2.41)岁,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最短为1 min,最长为60 min,均经法医病理证实其猝死原因;同期选取非冠心病猝死患者为参照对象,所选标本均采用福尔马林进行预先处理,收集冠状动脉狭窄病灶为标本,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1.2 方法。将于冠状动脉细小分子处收集的标本,置于低倍的显微镜视野下进行观察,借助测微计进行测视操作;小动脉内径于血管直径所在百分率采用管径内径测量值/血管直径测量×100%,评估动脉狭窄情况,若计算结果显示动脉管腔内径为70%左右,则为正常腔隙;若计算结果显示动脉管腔内径为55%-65%左右,则为Ⅰ级狭窄,若计算结果显示动脉管腔内径为35%-54%左右,则为Ⅱ级狭窄,若计算结果显示动脉管腔内径为34%-25%左右,则为Ⅲ级狭窄;若计算结果显示动脉管腔内径为不足25%,则为Ⅳ级狭窄;采用弹力纤维染色法对标本进行处理,于心脏小动脉处共有10处可取部位。

1.3 统计学分析。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心脏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析。35份猝死患者心脏重量均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在320-606 g之间,经动脉狭窄计算可知,7例患者呈Ⅰ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个,14例患者呈Ⅱ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2个,10例患者呈Ⅲ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个;4例患者呈现Ⅳ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1处血管8例,累及3处血管2例。

2.2 小冠状动脉病变特征。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表现为Ⅰ级心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例,表现为Ⅱ-Ⅲ级小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2例,表现为Ⅳ级小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例,通过对局部组织分特征分析显示,以腔内积血、血栓因子、肌性肥厚为主要特征,其管腔狭窄情况以花环状或同心圆表现。

2.3 心机病变。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均表现为心肌断裂,其中1例患者可见心肌微血栓形成,2例患者可见心肌充血,8例患者可见陈旧性心肌梗死,均为心肌缺血的界定范畴;参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及非冠心病心肌观察,无显著改变。

3 讨论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心源性猝死事件频发,主要指因心脏疾病导致的非创伤性自然死亡事件,死亡突然,为临床纠纷发生主要因素[4]。之所以如此,分析可能是伴随我国今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变大,人们精神紧张程度增强,导致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再加上若日常膳食结构不合理,便在综合因素下导致冠心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而受到冠心病病理特征的影响,对于隐性冠心病病人而言,在和他人发生冲突时,常会由于疾病致心律失常、心肌急性缺血的发生,最终诱发猝死。冠心病病理改变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血管管腔出现狭窄及堵塞情况,故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经临床法医鉴定发现,冠心病为心源性猝死主要病理类型,发病至死亡时间短;仅一小部表现明显症状及体征,部分患者既往体健,无特异性表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猝死的发生很容易诱发群体矛盾,所以于猝死后及时对病因鉴定尤为重要[5-6]。

一直以来,冠心病猝死都是法医病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在长时间的法医病理实践当中,总结了冠心病猝死发病特点有如下表现:①发病短期内(2 h内)即死亡;②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③大都发生在院外。临床学者针对小冠状动脉狭窄,多采用病检方式,于临床深入研究中发现,继发小冠状动脉秀狭窄病理类型较多,无显著特异性表现,需针对局部取样进行质分析、病变观察,检查其内皮细胞有无肿胀增生情况,狭窄程度是否为乳头状或同心圆状,计算累及血管数目,评估狭窄严重程度[7-8]。本研究数据显示,35份猝死患者心脏重量均不同程度增加,经动脉狭窄计算可知,7例患者呈Ⅰ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个,14例患者呈Ⅱ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2个,10例患者呈Ⅲ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个;4例患者呈现Ⅳ级狭窄,共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累及1处血管8例,累及3处血管2例;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表现为Ⅰ级心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例,表现为Ⅱ-Ⅲ级小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2例,表现为Ⅳ级小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0例,通过对局部组织学特征分析显示,以腔内积血、血栓因子、肌性肥厚为主要特征,其管腔狭窄情况以花环状或同心圆表现;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均表现为心肌断裂,其中1例患者可见心肌微血栓形成,2例患者可见心肌充血,8例患者可见陈旧性心肌梗死,均为心肌缺血的界定范畴;参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及非冠心病心肌观察,无显著改变。且观察到患者发病至死亡时间与小冠状动脉狭窄具有一定关联,死亡时间越短,其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越高,2者之间的关联性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观察到在35例冠心病猝死患者当中,大部分患者皆伴随着心脏超重的问题,冠状动脉有狭窄表现,发生心肌梗死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这或许说明心脏此时处于慢性缺血状态,因此导致患者发生猝死。冠脉内一旦发生血栓,就会继发斑块,如钙化结节、糜烂斑块与破裂斑块,其中糜烂斑块的主要特点为:受损位置由于受到内膜缺失影响,导致胶原基质暴露在外,导致血栓发生,出现的坏死核心较少、分布分散,对于炎症的及时发现会有所影响。因此提示进行病理分析时需对冠状动脉进行多处取材才可。

综上所述,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Ⅱ级以上为主,与冠心病猝死具有高度关联性。

猜你喜欢
管腔内径硬化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构建德阳地区健康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研究#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管腔手术器械行超声清洗机预清洗的价值对比研究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