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浩, 王 惠, 付晓惠
(安徽工程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传统聚落因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是千百年来人们顺应、改造和利用自然所积累的科学技术和生活经验的结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中河流水系资源对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布局、经济业态等具有重要影响。在安徽芜湖境内有一条发源于黄山北麓,流经泾县、南陵县、宣城市、芜湖县,最后至芜湖市区汇入长江的河流——青弋江,全长230公里,沿线分布着众多传统聚落,如查济、漳渡、西河等。自古青弋江作为连接长江水域与皖南山区的重要水运通道,为两岸聚落经济发展和村落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使沿线聚落具有特殊的“圩堤建镇”和商贸经济特征。
西河古镇是青弋江流域传统聚落的代表之一,是青弋江文化线路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国内众多学者对大运河、丝绸之路、百粤古道、茶马古道、四江流域等区域的聚落及文化遗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众多成果[1],但是对皖江流域及其支流青弋江流域的传统聚落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择青弋江流域的传统聚落——芜湖市西河古镇作为研究对象,对传统聚落的街巷空间进行调研、测绘,分析研究街巷空间基本特征,总结归纳街巷空间形态形成的一般规律,以期为乡村聚落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些建议或思路。
(1) 西河古镇历史沿革概述 西河位于宣州区、南陵县、芜湖县交界处,乃“鸡鸣三县皆可闻”之地,行政区划隶属芜湖县红杨镇,现称为“幸福社区”。西河古镇聚落沿青弋江畔沈公圩堤埂而建,呈南北走向,南端是青弋江上游,称上街头;北端是青弋江下游,称下街头;中间沿河堤内外斜坡建了一条与主街道交叉的十字街,隔江相望,便是佛光塔影的珩琅山[2]。
西河古镇有着近700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是一处繁华的商业古镇,明代初期,西河这一带区域是一片草湖滩,湖滩常被青弋江洪水淹没。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宣城县府沈知事圈圩并取得成功,绅民为不忘其大恩大德,特将这片草湖滩称作“沈公圩”。沈公圩建成后,百姓逐渐迁居于此,终成集镇,又因其坐落于青弋江西岸,三面均被其支流资福河环绕,便有了西河镇,即西河村(又称西河老街)[3]。自明中期开始,西河便成为皖南太平、旌德、泾县等地客商到芜湖经商的必经之地,往来船只常泊于此歇宿,是山区农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中转地[4-6],来自下游的商贩也在此设点经营,使得老街商业逐渐兴旺,最终成为芜湖周边地区商贸发达、商贾云集之地。
(2) 西河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及演变 聚落空间形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双重作用下的外在表征,具体体现在聚落环境、聚落整体形状、聚落空间结构三个方面。西河古镇聚落位于青弋江水系西侧,聚落环境主要包括青弋江水系、圩堤、陶塘水域、河滩、田地、人工居住环境等几要素,整体环境是水塘环绕、圩堤庇护;传统商业街道建在圩堤之上,位于陶塘水域与青弋江之间,聚落环境呈现“河-堤-建筑-塘-田”的体系。古镇平面形态轮廓比较明确,呈带状发展,沿河而布,东侧是青弋江圩堤,作为聚落的屏障,其他三个方向为水塘与农田,因布局形式受到圩堤、水塘等因素影响,建筑布局稍有分散,总体呈严整紧凑型,空间结构轴线明确。整个西河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如图1所示),由清末之前的“逐水而居”向现在的“逐路而居”的形态演变[4]。
图1 西河古镇空间结构发展趋势图
在水运兴盛时代,古镇空间主要沿青弋江南北向方向生长,并有向腹地延伸的趋势。随着现代陆运交通体系的完善,青弋江流域作为连接皖南山区和长江的水道交通干线格局开始发生变化,陆运交通发达,河道运输减少,绝大多数依赖水运而发展的集镇的商业地位及商业属性被不同程度地削弱,西河古镇商业发展基本停滞,古镇空间沿南北两条道路生长,并填补两条道路之间的中间区域,新的商业业态及居住区主要集中在镇中心,沿南北方向发展,且不断向西侧分散。
(1) 街巷空间格局分析 西河古镇传统街巷主要包含上、下两条街巷形成的南北方向主街巷和东西方向次街巷。街巷顺应圩堤的走势发展,街巷空间肌理形态明晰,主街巷平面布局顺延圩堤呈南北向“一字型”布局,蜿蜒1 200米左右,街巷内部建筑位于主街两侧,其中王家大院、土地庙、旱桥、金谷春茶楼等是主要建筑;东西方向次街巷共计七条,上街头有永隆、章家、土地三巷,下街头有芮家、江东、五显殿、许蔚南四巷[4]。主街巷与次街巷宽窄不匀,平均为2-4米,主街巷为青石板路面,主街巷两侧形成商业街,具有交通、商业、居住等功能;次街巷垂直于圩堤联通民居窄巷,是入户道路,街巷之间联系较弱。简言之,西沙古镇空间格局总体上是主街和次街为脊的“交叉鱼骨状”街巷布局,“街-巷-河”的线性结构特征明显。
(2) 传统街巷建筑布局特征分析 第一,群体建筑布局特征。西河古镇传统街巷建筑大部分坐落在圩堤之上,部分位于圩堤斜坡上或斜坡下方,群体建筑布局主要呈现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两侧封闭布局。这类布局形式主要是建筑群体紧密相连,两侧互相对应,中间形成狭长带状的街巷空间,这种形式是西河古镇传统街巷的主要部分。二是单侧开敞布局。这种形式相对于两侧封闭布局,其呈现为街巷一侧为建筑,另一侧开敞,多是由于地形、采光、通风、日照等原因使得建筑空间呈现半开敞状态,这种形式在西河古镇传统街巷的北侧新建街道出现较多,建筑单面布置,面向河道,视野开阔。三是围合独立布局。因圩堤宽度有限,部分建筑建在圩堤内侧和外侧,几栋建筑独立形成封闭的院落空间,主要为居住建筑类型或是部分商业酒楼。这类建筑布局目前在古镇中已不多见。
第二,单体建筑布局特征。古镇街巷的业态主要以商业为主,故居民中多为经商者。从功能上看,单体建筑类型主要为商业建筑、居住建筑和宗教建筑。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实地调研测绘发现,古镇传统街巷建筑平面布局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单栋独立式、多栋并列式、组合天井或院落式(如图2所示)。其中家庭式作坊商铺建筑是构成传统街巷的基本单元,基本上是多栋建筑围合成天井或院落,形成“前店后家、下店上家”的建筑分区模式。
图2 单体建筑平面布局形式和剖面形式示意图
另外,由于大部分建筑位于圩堤埂之上,堤埂宽度一般在15-25米左右,受此限制,因此东西向街巷长度较短,且大部分建筑因地制宜,顺应圩堤坡度,形成类似山地型具有高差的建筑,室内台阶相连,或者利用室外桩基建立平台,建筑整体坐落在平台之上,建筑内部地坪标高一致(如上页图2所示)。
(3) 传统街巷界面分析 传统街巷界面主要分为底界面、侧界面与顶界面三个方面。第一,底界面。底界面一般指的是地面及紧贴地面的物质环境要素,主要通过建筑的围合、铺砖的变化来界定空间,以铺砖的材料、纹路等形式来界定交通形式[7]。西河古镇传统街巷底界面从材质上看主要有青条石、碎石、大块卵石等,主街道是明清时期铺就,道路平整,便于商业货运、居民赶集,道路宽在宽窄2-4米之间。
主街道并未单独设置排水沟,而是将主街道路断面设计为“中间低、两端高”形式,雨水往道路中间集中,顺街道坡度汇集在某一处,最终流向青弋江,同时部分建筑入口台阶处设置小型集水沟及排水沟,顺接建筑底部暗管进行排雨水(如图3所示)。另外,由于古时青弋江常发水灾,古镇居民为防水患而逐年加固圩堤,最终圩堤高度升高,街道地面标高高于建筑室内标高,导致建筑入户时,先从街道下台阶进入室内或者直接进门后下台阶,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圩堤高度差比明清时期提高了约0.6-1.2米(如图3所示)。
图3 传统街巷底界面排水生态智慧图和底界面标高变化图
第二,侧界面。侧界面通常是指由分布在街巷两侧的建筑和构筑物组成,主要包含建筑、院墙、栏杆、台阶、建筑装饰及其他构筑物[8]。建筑风格的差异直接影响街巷空间特征,不同的外立面样式互相拼贴、组合,从而形成连续的侧界面。通常侧界面顺应街巷走势,结合不同的功能而变换形式,能够阻挡或分隔视线,形成“步移景异、移步换景”的空间体验感,西河古镇传统街巷侧界面主要由门、窗、墙体、部分装饰构造等元素组成。
具体来讲,门主要附属于民居与商业两类建筑,按照材料划分,门板主要为木材,具体形式分为排木门和砖墙门。商业建筑多用排木门,此类门的使用方式是白天将排木板拆下放在店面旁边,便于游客进入,晚上将木板拼装,组合形成木板墙;砖墙门,是指门洞左右及上方采用条石材料,条石多为浅色或者部分深色,石条框基本上素面或部分采用浮雕形式。墙体多为木板墙、青砖墙、夯土墙三种类型,大部分建筑是马头墙形式。窗多为方形,以木窗为主,有些窗户有直线窗楣,部分窗户上方有砖拱券形式。由于时代变迁,有的窗户风貌形式已经与现代建筑玻璃窗户融合,材质和色彩都发生了变化。
在处理侧界面雨水淋湿木门与墙体问题的时候,古镇居民彰显出他们独特的智慧,他们利用木条和塑料透明板装订,制作成一个遮挡雨水设施,下雨天放置于门口,解决了建筑屋檐因挑檐短而墙体淋雨的问题,同时在屋檐口架设横向雨水管道,引导雨水顺流而下,汇集到道路上或者底部暗管(如图3所示)。
第三,顶界面。顶界面由街道两侧建筑的檐口、屋顶、山墙、屋脊、广告牌、构筑物等建筑边界线与天空构成。建筑物的外轮廓线与天空交接,形成顶界面轮廓。西河古镇传统街巷高低错落有致的檐口、连绵起伏的坡屋顶构成了整个街巷的顶界面轮廓线。在街巷空间中,顶界面的样式主要受建筑的影响,坡度越陡,视线越开阔。西河古镇街巷顶界面根据空间围合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顶界面空间封闭类型,这类主要集中在新建的二层楼房与传统建筑混合而成的街巷,由于新建建筑高度较高,而且阳台挑檐大,因此原本不宽的街巷就显得更封闭;二是顶界面空间开敞类型,传统建筑对称布局且建筑高度不高,并且街道逐年升高以至于建筑墙体离地面高度降低,所以街巷两侧都为传统建筑的地段,顶界面空间开敞;第三类是过渡性的空间,这类空间主要是由广场空间、节点空间往街巷空间过渡,使得顶界面空间具有半开敞、半封闭的视觉体验。
总体来说,较为统一的底界面与连续的侧界面,以及变化的顶界面,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构成虚实相合的空间界面韵律和节奏特征。街巷繁复多元也使得街巷垂直界面空间的层次感和充实感大大增强。
(4) 传统街巷空间尺度与比例分析 街巷空间形态具有三维特征,除了前面分析的平面布局类型,还包括街巷空间断面肌理类型,建筑群体布局组合影响街巷空间的开敞程度,街巷的宽度、街巷高宽比等都对人在空间中的视线以及心理感受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借助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相邻建筑间距D”与“建筑高度H”的相互关系会带来视线以及空间尺度上的变化,导致人们会有不同的空间心理感受。从理论层面上,可将不同D/H值下的街巷空间尺度特征进行归纳:D/H<1,空间压抑感强;D/H≈1,压抑感适中;D/H≈2,相对开阔、视野良好;D/H≈3,存在排斥感、离散感;D/H>3,围合感较低、视觉空旷[7]。据此对西河古镇传统街巷主街巷、次街巷、入口处的尺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入口处的D/H值为0.53-0.9之间,主街巷D/H值为0.6-1.2之间,次街巷D/H值为0.2-0.45之间。即,第一,街巷入口处地段过窄,这与圩堤埂宽度有关,入口空间不开阔;次街巷空间感受最为压迫,且由于圩堤斜坡地形,以致次街巷都设置台阶,影响视觉感受。
第二,主街巷的空间尺度适宜,部分地段视野较好。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主街巷北段都是二十世纪80年代新建建筑,尺度相对适宜,不拥挤;二是圩堤埂逐年加高导致主街巷抬高,建筑相对高度降低,因此空间压抑感减弱。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圩堤埂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原本会导致街巷空间压抑感,但事实上并不感觉到压抑的体验。
(5) 传统街巷节点空间分析 街巷节点空间一般是人在街巷空间中停驻、活动、行走的重要的空间场所。节点空间从街巷空间平面构图、功能作用、景观形式等方面来看,都具有不同的或者特色丰富的空间及景观特征。一般来说,街巷交叉口、十字路口、集会广场、标志建筑物等通常都是街巷的节点,节点的存在为街道增加了趣味性,为空间增加了多样性,使街巷空间更加丰富。
根据节点空间的位置与功能作用特征,可大致将西河古镇传统街巷节点空间分为两种类型[9]。第一,连接性节点空间。这类空间主要位于街巷入口、道路交叉口及转折点等处,具有交通连接、引导路线的过渡功能,具有空间景观丰富、形式变化多样等特征,在作为街巷空间的联系关键点的同时,也是不同的空间结构之间衔接的润滑剂。例如,主入口空间较为开阔,联通上下街,以及通往水域码头,起到重要的交通节点作用。
第二,焦点性节点。这类节点主要是指街巷空间中的重要集会广场、标志建筑物、休憩长廊、观景平台等场所,具有停驻休息、观赏景观、参观游览、朝拜等作用,它们往往可能是街巷的某些重要功能点或者重要的内涵浓缩点,部分空间可能是整个街巷空间的核心场所,甚至整个街区的标志物,具有丰富的精神与物质功能,诸如土地庙、金谷春茶楼等建筑及旱桥、八面佛、凉亭等,具有商业买卖、休闲集会、疏散的功能。
通过调研,将西河古镇传统街巷节点空间进行总结,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节点空间的存在,使得整体街巷空间结构体现“街巷-院落-建筑”的清晰完整与主次分明特征,同时也发现传统街巷的节点空间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规划设计无组织、建筑功能结构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商业空间萧条,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加以整治[10]。
通过对西河古镇传统聚落街巷空间的调研、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西河古镇传统聚落空间形成与演变深受青弋江流域水运商贸业发展的影响,是传统的商贸古镇,建筑、街道、圩堤、水系与田地相互构成了西河镇的自然环境要素。同时,徽州文化与古渡商埠多元文化融合,使其具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现在水运交通式微,导致西河古镇商业萧条,建筑破败老旧,古镇街巷空间活动活力尽失。
第二,古镇传统街巷空间结构清晰,总体呈现鱼骨状,主街巷、次街巷、入口等相互交错共同形成村落的街巷体系;西河古镇聚落空间形态,由清末之前的“逐水而居”向现在的“逐路而居”的形态演变;由于年代久远,建筑多已凋敝,目前建筑布局主要为单栋独立式,少数为多栋并列式和天井院落式;商业建筑占大多数,前店后坊形式为主。建筑布局在圩堤宽度有限情况下,充分利用圩堤斜坡,建筑内部形成台阶,营造坡地式建筑;或者打桩筑基形成平台,建筑坐落在平台之上。
第三,街巷空间界面元素与形式丰富,界面处理排水方式采用诸如道路中部排水、台阶底部安装暗管、墙面巧妙安装防雨水设施、檐口安装雨水管等措施,彰显了古镇居民无穷的生态营造智慧。
第四,街巷底部圩堤埂为防水患而逐年抬高,以至于主街道地面标高高于沿街建筑室内标高,因此需要先下台阶进入建筑,这是在特殊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条件下的建筑营造产物,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另外也使得建筑物侧界面相对高度降低, D/H值上升,街巷空间尺度较好,空间压抑感弱。
第五,西河古镇传统聚落街巷空间目前存在着建筑风貌杂乱、街巷空间活力缺失、人工环境质量恶化、商业氛围萧条、居住者多为老人等问题,需要居民、政府及第三方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推动西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利用西河既有的文化底蕴、建筑特色、商业氛围等元素,构建多样丰富的空间活力,将之打造成一处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高品质文化体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