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常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人职匹配理论的前提是了解不同人员之间存在的差别,将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基础,更好地为不同个性的从业人员选择适合自身需要和个人兴趣的职业,更好地激发不同人员的能力。高职教育具有目标导向型特点,人才培养定位于市场需求,毕业生的就业辐射面具有针对性且方向相对狭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个人学习特质、用人单位招聘导向三者之间需要极高的契合度,否则会出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人职不匹配等问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匹配方面的研究可以在学生、企业、学校之间建立客观科学的连接,可以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更多决策数据和信息参照,不仅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程度的加深,还能够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地区经济输送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对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匹配性进行调查研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职匹配理论,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个性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匹配,从而推动学校综合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建立健全。
人职匹配理论主要包括特性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等等。
特性因素理论由美国的弗兰克·帕森斯 (Frank Parsons)教授于1909年提出。其主要观点认为,不同职业对于员工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特性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侧重个人的个性及特点。特性因素理论主要强调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不同个体需要依据这些特性,选择更加适合个人的工作。特性和因素的寻找有比较固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流程:第一步,明确个体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受教育水平、个人兴趣、成长环境等);第二步,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因素要求,并向个体提供相关的职业信息;第三步,人职匹配评价,对个体的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作出判断,帮助个体作出更合理的求知选择,制定更加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人格类型理论由美国学者霍兰(Holland)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对人才测评产生了深远影响。霍兰提出人的类型主要包括艺术类、社会类、研究类、企业类、传统类及现实类,不同的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职业环境,其个体特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的职业行为。通过设计人格类型测量表及测量应用,不同的个体会根据测试的主要方面,把自身归类到某一类别。比如,对于艺术类个体来说,一般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喜欢展现自我,其所从事的职业多为音乐、美术等工作;对于社会类个体来说,更加倾向与人沟通,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技术能力可能不足,职业选择多以事业型单位为主。人格类型理论更加注重整体考虑,涉及到人职匹配的经过,拓宽了个体职业选择的范围,使之拥有更多可能性。
目前,在高职学生与就业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人能力与职位不匹配的情况,高职学生的就业选择并不理想。在高职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个人的准确定位,对于职业的了解也十分的模糊,其在职业选择方面,往往会具有盲目性。高职院校也并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习惯做出具体的了解,做出的就业指导并不具有针对性。同时,用人单位在校招的时候,所了解到的学生的信息可能较为片面,也会存在人职不匹配的情况。如果两者的匹配程度比较高,个体和用人单位都接受的情况下,其职业的选择和满意度都会相对的高。在个体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环境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其个体的人格与职业环境相符合。
对于个体来说,其职业选择往往会受到个人因素和外在环境的作用,对于个体的能力和知识也有不同的要求。在学生职业规划中,这个理论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定位,更好地寻求个人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择业的盲目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其教育具有十分强的导向作用,其培养的人才就业针对性较强,所涉及到的就业范围可能相对局限。同时,高职的学生个性较为突出,学校的培养并不能让其具有更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高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其对自身的定位也无法准确地把握,其职业选择往往会出现跟风的现象。同时,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并未将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地比对,人职匹配的程度不高。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高职学生无法针对职业学习专业技能,毕业之后无法选择适合自身的岗位,企业也无法匹配合适的择业学生。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课程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并不具有个性特点,而且指导的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获得与职业相匹配的各种信息和能力。
相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和个性特质具有特殊性。相对来说,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价值等缺乏清楚的认识和规划,对于自身的职业选择和未来发展认识也十分有限。在入校之前,对选择的专业和学校了解甚少,包括专业课程、就业岗位、师资力量、学习资源等等了解并不充分,部分学生选择学院和专业都欠缺全面理性的考虑,造成个人特质与所学专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不仅导致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也为人职不匹配状况的产生埋下隐患。总体来说,高职学生个人特质与其学习内容存在不匹配的情况,是主观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了一些措施,比如允许学生在满足一定的基础科目学习后,再申请转换专业。但是由于学生对自我和岗位认识不足,选择还是存在盲目和跟风的情况,转换专业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是对自己没有进行过职业规划的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部门工作能力和就业指导水平对于学生的就业匹配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去选择自己合适的专业和岗位,让学生对自己、对专业、对岗位“心中有数”,提升毕业生的人职匹配度。但是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性研究和个性化指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比较传统,缺乏对所有学生的系统化研究。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根据专业制订的培养方案,由于忽视了对学生个人特质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评价,不能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特点,也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择指导和就业规划指导,进一步加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在匹配性不强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难以在就业准备期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与自身的特质要求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性问题的企业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大。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毕业生按照每年2%-5的速度增长,客观存在的人力资源过剩问题,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不契合现象的发生。第二,用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较少,沟通不够全面深入,导致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只有部分院校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依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由于外在环境的变化,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没有进行适时的改革,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脱节,导致了不匹配的现象发生。第三,企业用人流程不规范,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人才招聘与筛选流程,以招到更加合适的人才。目前很多企业招聘人才多采用固定的笔试加面试的形式,不能充分了解个人特质,也会出现人职不匹配的情况。
首先,需要采集相关专业学生的具体信息。采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就业倾向、日常学习习惯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采集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为后续学生的就业指导做铺垫。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收集的相关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的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更好地追踪其学习、就业的一系列的信息,并定期对学生做出测评,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让其更好地明确职业的方向。在建立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影响高职学生选择职业的因素。由于建立数据库是为了更好地匹配高职学生学习和就业之间的协调性,利用收集的相关专业、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信息,并匹配个人的性格,兴趣,职业喜好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明确人职匹配的具体方向,进而准确地分析其专业选择和就业兴趣点存在的不一致及影响因素。在明确差异之后,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所需要的工作技能,避免人职不匹配现象的出现。
数据库平台的建立是在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利用已经搭建的数据库,分析专业、学生、职业之间的匹配程度,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对其专业选择进行指导,形成职业参考导向模式。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其确定职业定位。该数据库平台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个人的个性、学习能力、习惯、兴趣、专业适应能力等等进行评分,利用已经收集的画像数据,明确不同学生的职业技能倾向等具体指标。根据画像的分析结果,学生可以调整自己所学专业,学校也能够结合企业用人需求,明确其不同指标的强弱,及时调整学生培养方案,采取积极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个人画像和职业定位,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优化匹配。
大数据的收集,可以更好实现学生信息的分类处理,实现其全程的动态调整。在学生入校前,高职院校会获取其入校的成绩及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其专业选择做出参考。高职院校利用收集的相关数据,及时关注学生个人兴趣的发展变化,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同时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外部信息,确定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数据库还可以增加专业和职位搜索、专业和职位推荐的功能,推进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匹配,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计及职业指导做出科学制定,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与其职业选择的匹配性。
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企业用人信息的数据库,可以让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加科学。参照高职学生的入校信息及其专业选择的信息,更好地为其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在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地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的改变,更好地做出合理的选择,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积聚更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下利用数据库,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信息,也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做出职业选择,实现专业与就业的匹配。大数据的背景下,企业的行业信息已经做出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分类。每年的数据也会做及时的更新和调整。高职学生可以结合学校数据库信息,更好地明确其职业发展方向。利用数据平台,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企业的用人需求及对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在平时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的信息,多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前明确专业前景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按照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进行职业塑造,寻求最匹配的职业岗位,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增长带来的就业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性不足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学生认知、学校教育、校企合作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所导致的。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来说,学生和用人单位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高职院校作为连接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人才孵化机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做好学生特质评价、专业选择指导和就业规划服务工作。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双向数据库,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测评、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测评及能力倾向,做好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企业也可以利用数据库里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学习信息,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寻求更适合岗位发展的学生,帮助企业招聘合适人才,增加岗位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