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要“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也对高校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理论思路。
“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一方面,“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探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了建设思路。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他们的职业价值追求、职业能力塑造都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大学阶段,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适应环境变迁,更能协助学生实现终身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显性和隐性资源共同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育。因此,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培育、全方位结合,才能更好契合人才培育目标,真正将职业生涯教育落实落细,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三全育人”理念落地提供了平台。“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学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真真切切落实到具体各项工作、指标、能力之中,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等政治素养培育,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养成等专业素养培育,心理健康、诚信教育等综合素养培育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阶段,是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上述教育也与职业生涯教育密不可分,共同立足于人才培养要求,关注学生发展需求,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涯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为“三全育人”理念落地提供平台,实现“三全育人”的终极目标。综上,“三全育人”理念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
随着高校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及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愈发受到关注与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发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2010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已经建立立足职业生涯教育,以职业生涯课程为主导,以多形式活动为载体,旨在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与高质量就业的职业生涯教育结构。但因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人岗匹配不足、教育体系单一等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应当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精准的就业指导,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高要求,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传授生涯教育知识、介绍专业行业发展、解答学生生涯困惑三方面能力。目前高校辅导员是参与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力量,就主观能动性而言,辅导员大体上能够主动提升工作能力,自觉学习积累业务知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但就现实教育效果而言,仅凭辅导员一己之力,想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提供高效精准服务略显力不从心。一方面辅导员所擅长的领域不能有效满足所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有些辅导员甚至不能够深刻了解所带学生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及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兼任各种行政职务,从事学生职业生涯工作的精力有限,无法认真准备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进而导致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变成了“选修课”,往往开成了“班会”,教育效果并不显著。这就需要高校探寻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的育人载体,汇聚除学校教职员工外,还包括学生、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在内的力量,主动整合资源,做好联动配合,发挥全员协同育人功效。
从育人体系来看,目前高校均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相关课程,但部分高校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割裂开来,并未形成系统的育人体系。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是一种集知识、能力、政策、技巧、实践于一体的通识类课程,更是引导学生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添砖加瓦的特殊领域的思想政治课程[3],职业生涯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均立足学生各项能力培育,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应当在育人过程中互相联动,相互融合,形成体系,显现效果。目前高校开设的课程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等,虽内容丰富,但立足将各类能力培育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实现职业需求导向与政治素养、心理素养养成的立体系统育人体系并不完善。从职业生涯教育形式来看,高校多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教学为主,注重教师在第一课堂的讲授作用,忽略了学生喜于接受的实践参观、讨论模拟等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教学模式,导致职业生涯教育的趣味性、内容性、实效性不足,学生对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的程度不够,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联性与促进性理解尚缺,职业生涯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职业生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跟进设计。目前高校比较重视学生入学和毕业这一“进出口”环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立足于专业,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调动职业生涯好奇心。在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阶段,注重实际操作层面,例如指导学生制作简历、提升面试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成功率;在离校教育中,引导学生心怀感恩,在本职岗位中勤恳努力、服务社会、贡献力量。但往往忽略了中间环节的培养与引导,或者对学生全程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识不强。根据大学生成长规律,一般学生在进校时面对新环境,表现出更为乐观上进的状态;在毕业阶段,面对升学或工作压力,表现得更为主动积极。而在大学中间阶段,因度过新鲜时期,以及离就业季还有一定距离,学生经常出现职业迷茫、学业倦怠等不良表现,这恰恰更需要学校、教师及时指导、跟踪、叮咛与帮扶。注重职业生涯教育的持续投入与关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个环节进行规律性指导和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大学每个阶段。
高质量的职业生涯教育应当是多方发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因此在团队配备上,需要实现全员育人协同配合,练就一支理论扎实、能力过硬、实战经验丰富,能够带动广大青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业生涯团队。
一方面,从教育者层面。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工作,选优配强队伍,吸纳辅导员、专业教师和职业生涯领域行业专家加入职业生涯教育团队,练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生涯发展导师团队,并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其次,基于辅导员亦师亦友的角色特点,他们可以针对学生的自身成长、性格差异、家庭背景引导学生量身制定成长愿景规划,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高校应当充分调动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积极性,反复强调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在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相关工作的开展与设计;定期开展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培训、高校生涯咨询师培训、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生涯教练等培训,提升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实际能力。再次,要注重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天然联系,将政治素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清晰专业发展前景的专职教师纳入职业生涯教育团队中。可以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发展,解答学生专业疑问,最大限度培育学生专业素养。最后,就业是民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高校可以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挖掘校友资源,为学生班级或专业配备行业领域内有社会责任心、有母校情怀的校友担任顾问或校外专家指导,为学生了解行业以及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提供专家化视角指导。另一方面,从受教育者层面。要注重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善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朋辈影响、朋辈辅导作用,主动培养、吸纳一批优秀学生群体进入职业生涯教育团队。可以定期招募一批具有代表性职业生涯困惑的学生,通过辅导、跟踪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学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引导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团队共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也可以选拔一批基本素质优良、自我规划清晰的优秀学生,通过励志故事、学业学识、实践经历等分享交流,带动身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职业探索、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的学习和提升。
职业生涯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终身、可持续发展,聚焦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将人格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公民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等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相融合[4],潜移默化地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创新创造教育、养成教育中,形成人才培养的立体育人体系。
一是开课程,打造学生喜爱的生涯精品课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特征、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探讨团队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体验,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选择干什么”等成长问题,打造内容丰富、学生喜爱的生涯教育课堂。二是抓赛事,提高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大赛成绩。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比赛历练,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举止规范、外在形象气质等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变化与发展,持续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职业自信心乃至行业自信心。三是树品牌,树立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品牌。开展有意义、有意思的主题活动,例如在“生涯体验月”,可以开展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价值观大宝藏”“玩转职业星球”“成就故事”等活动,寓教于乐,启迪学生对职业价值观、自我探索的思考;在“就业体验月”,可以开展“我来做HR”“职业幻游”“技能分类卡”等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投入实践、探索职业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不断在实践中打造学生乐于参加,并有所感悟、收获的品牌活动。四是作咨询,开展一对一个性化职业生涯辅导。在团体辅导之余,组织一批有资历、有经验的咨询师团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对一职业生涯咨询。通过来访者的个性化诉求,有针对性地指导、跟踪,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一对一咨询能更好地启发学生对自身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对自身发展的关注与探索,引导学生朝着终身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在社会具体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政治素养、职业素养、能力素养的高低都决定了能否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国家。而这些价值信念的追求、能力行为的塑造,正来自他们大学时期所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应当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将职业教育、创新教育、养成教育、能力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相融合。高校应当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契合不同阶段学生需求精准发力,按照“梦想萌发→梦想扎根→梦想绽放”职业生涯主线,定期开展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持续激发学生成长原动力。
一是关注“第一课”,引职业梦想萌发。高校应当注重新生的入学教育,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新生入学第一课中,做好新生职业导航,注重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将理想信念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生涯好奇心,提高生涯关注度,唤醒学生自我探索意识。二是跟紧“全过程”,让职业梦想扎根。针对中间年级学生,要重点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体验和实践教育,有针对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引导学生明确“学为何有”。这一阶段,应当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自我与探索世界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将专业教育、养成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相融合,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职业体验能力和生涯决策能力,逐渐培养学生学会独当一面。三是打通“一公里”,促职业梦想绽放。跟踪学生考研就业全过程,做好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个性化辅导,注重培育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传授不同阶段复习方法、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技巧,助力学生备考复习;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渠道,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培训面试注意事项,发挥职业生涯传帮带作用。此外,深化学生职业观教育,鼓励学生自觉地融“小我”于“大我”之中,将个人职业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