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七中学 刘生军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想要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发挥作用,积蓄学生的学习力量来攻克英语的大门,找到英语的巢穴,获取英语的资源和成果。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会收获英语的真谛,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完善英语知识框架,增加对知识的积累,夯实学习基础,掌握英语前进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联系生活来调动他们的学习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汲取生活的养分,可以让学生看到英语与生活的关联,使学生不再孤立学习,而是能够利用生活的帮助来理解英语知识,找到英语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深化学生对英语的印象。学生在生活资源的滋养下,看到了生活对英语的影响,发现英语知识在生活中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结合生活场景来记忆英语知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生活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从学生出发,使生活元素脱离了学生实际,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尊重学生,积极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然后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加英语课堂的活力。
例如,学习“An interesting job”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目击证人向警察叔叔描述盗窃贼的相貌的新闻,让学生阅读后,说一说目击证人为警察叔叔提供了哪些信息,这样能帮助警察叔叔找出到窃贼吗?学生了解新闻内容后,知道了目击证人围绕盗窃贼的身高、服饰、五官特征等对其进行了描述,让警察叔叔有了大致的追查方向。接着,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张电脑合成的照片,假设这是犯罪嫌疑人的相貌,鼓励学生以目击证人的身份,用英语说出犯罪嫌疑人的长相。学生一听说是帮忙抓罪犯,都显得很积极,一个个摩拳擦掌,利用课堂学习的英语知识,对照片中人物的头发、眼睛、耳朵等部位进行了细致描述,说出了嫌疑人的外貌特征,熟悉了描述人样貌的知识点,找到了英语学习的乐趣,理解了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提出问题来调动他们的学习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汲取问题的养分,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搭建自己的英语思维空间,使学生学会站在英语的角度分析问题,获取英语的信息。学生在问题水源的滋养下,对英语知识进行了分析,了解了英语道路上的“陷阱”,明白了不经过动脑思考的学习是无法真正走进英语的,更不要说灵活使用英语知识了,形成了主动思考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细致分析课文内容,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逐渐加深问题的难度,增加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站在英语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
例如,学习“An accidental invention”时,笔者启发学生思考:文中的神农是怎样发现茶这种饮品的?《茶经》讨论了哪些内容?茶在其他国家有着怎样的发展?学生围绕问题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知道了神农是在一次煮水的时候,被偶然飘落水中的茶树叶子的香味吸引,品尝后,觉得美味,进而发现了茶这一饮品。学生认为《茶经》中主要分析了与茶类植物、制茶、泡茶等有关的内容,了解了茶很早就传播到了韩国和日本,且在英国成为国饮,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学生给出了问题的答案,理解了课文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能够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英语知识点,使用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学生在实践水源的滋养下,走向了英语的战场,学会了使用英语知识来构建自己的堡垒,加固自己的学习城墙,掌握了英语知识积累的技巧,拥有了灵活应用的学习活力。但是,部分教师在学生实践的时候,喜欢打断学生,认为学生不按照自己划定的路线实践,是没有效果的,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阻碍了学生发挥自主性,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相信学生,让课堂实践环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创新,给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学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笔者为学生设置了绘画的实践任务,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机器人,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学生接到实践任务后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分享了自己对机器人的看法,用语言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机器人。学生动笔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创设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趁此机会,笔者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中的机器人,熟悉与机器人有关的知识点。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了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找到了实践的动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汲取评价的养分来调动学生参与沟通的学习活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学生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教师的想法,反思自己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改善自己的学习现状。但是,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喜欢被固有印象支配,忽视了学生的点滴进步;还有部分教师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能结合学生的发展目标对学生进行灵活评价,影响了评价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注重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柔性教育,多阶段、多角度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调整
总之,本文通过汲取生活、问题、实践、评价的养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生活、参与问题、参与实践、参与沟通的学习活力。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对英语展开了探索,了解了英语在表达、书写、应用等方面的特点,知道了英语学习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了解了只有掌握了英语学习的技能,才能收获英语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