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顺昌县大干中学 刘 洪
创设情境是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第一个环节。从上文对自主探究教学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问题是学生探究数学的起点。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我们可以获知,问题源于情境。此外,学生自主迁移知识和经验、积极地与他人互动、获取他人的帮助都是在情境中进行的。同时,教学情境往往是生动、有趣的,对初中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初,教师首先要应用多样策略创设教学情境,直接将数学问题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上课初始就受到问题的驱动,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带着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夯实其深度数学探究能力的基础。
以“勾股定理”为例,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立足该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生活情境。具体来说,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展现居民区着火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目光。围绕图片,笔者进行语言描述:“从图片中我们看到,这个居民楼的三楼在着火,已知每一层楼的高度是3米。消防员在救火的过程中,使用的云梯长度是6.5米,如果放置梯子的位置和墙壁的距离是2.5 米,请问消防员是否可以通过云梯进入三楼进行灭火呢?”如此问题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会自主地发散思维,展开数学探究。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他们给出的不同方法进行讨论,不仅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驱动新知教学的有效实施。
独立探究是学生实现自主探究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须养成的一项基本素养。在自主探究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新知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围绕新知内容继续提出难度适当的问题,为学生指出思考、探究的方向,同时引导学生沿着这些问题一步步地深入数学知识的背后,获取有价值的数学内涵,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此外,通过独立探究这些问题,学生还可以自主地迁移知识和经验,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实现数学认知水平的提高。基于此,笔者在创设了数学情境后会继续提问,给予学生点拨,驱动他们独立探究。
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判定全等三角形时,笔者先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如何重新定制与破碎的玻璃一样大的三角形新玻璃。之后笔者围绕情境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想重新定制一样大的玻璃,需不需要将碎玻璃全部都拿到市场上呢?如果只带一块,可以带哪一块呢?”如此问题的提出,驱动学生联系之前学过的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笔者会走进学生中,对他们进行监督和观察,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点拨。在笔者的点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的思维逐渐活跃,学会自主地探寻问题答案,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是教师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必要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会围绕新知内容提出不同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复杂,在解决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些学生难以独自解决的问题不仅阻碍了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发挥个性,集思广益地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切实实现思维的碰撞,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此,在组织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会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指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情况下,笔者在实施教学之前会先建构异质小组,并把握各个小组中不同成员的数学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为他们分派不同的任务,驱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中。
比如,在组织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时候,在提出自主探究任务后,笔者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并给予点拨。在学生解决了此问题后,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提出:“要想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需要是确定几个因素是对应相等的呢?”在提出这个任务后,笔者鼓励学生先自主思考,接着在小组中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展现出来。在展现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小组长起带头和引导作用,指出其他成员的不足;引导学困生在此过程中做好记录;让中等生理清思路,探寻用最少条件证明以上问题。在学生完成合作讨论后,笔者随机地选择某个小组,呈现他们的合作学习成果。就此成果引导班集体共同讨论。通过一次次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以不断发展,可以深入地理解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主地借鉴他人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
教学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检验学生自主探究成果,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质量的主要方式。在体验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堂过程中,学生处于数学情境中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在这些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数学学习表现。这些数学表现就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受到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面对着数十个学生,无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影响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实现。立足此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多元评价的要求,即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对此,笔者立足教学整体,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自评、组内自评,实现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下应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和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系列活动,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