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景
政治学法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基于1949-1956年的时间节点
刘华景
(中共亳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安徽 亳州 23680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心工作以及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我们党开展了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结合中心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形势政策教育,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依托整风整党,开展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增强党的自我净化功能;注重理论强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全党的理论水平。
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重视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后来,在古田会议上初步确立“思想建党”的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思想建设确立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的首要任务。在延安整风期间,针对“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要求“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2]。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政治要求,为我们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加强思想建设指明方向。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成立,我们党的地位、中心工作以及所处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加强党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成为执政党一个必修课。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范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中国共产党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即1949年至1952年的三年时间。第二种观点从政治角度出发,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肃反”“剿匪”斗争、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的时期,即1949年至1956年的7年时间。比较两种观点,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在不同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由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的政治地位变迁进程中,各项社会制度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是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初创的时期,即1949年至1956年。
1949年底,中共党员为450万人,到1956年底,党员人数已经增加到1 200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短暂7年间,党员人数增加了750万,平均每年增加100多万新党员[3]。从总体上说,新中国成立初期,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认同度。但是,党内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带来重大的政治隐患。因此,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好党内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更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新中国建立之初,清匪反霸和解放大陆是巩固政权斗争中的重要任务。为了摒弃“解甲归田”的思想,围绕“光荣传统、艰苦奋斗、革命到底”这个中心,结合新民主主义政策、共产主义前途等问题,在党内进行了以“集体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普遍教育,为巩固新生政权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斗争”的中心任务。围绕这一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全党开展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要四面出击”、增产节约等独具特色的思想教育。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战火烧至鸭绿江畔。1950年10月,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党内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利用报告会、集会、“美帝侵华史料展”等形式,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在全党开展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反美的革命热情。在志愿军全体指战员中围绕“当最可爱的人,做最可爱的事”“学英雄,争立功”、部队光荣历史、革命英雄主义等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了部队士气,鼓舞了志愿军的斗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英雄事迹。
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实施。从1950年冬季起,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有步骤、分阶段地展开。为了完成土地改革任务,主要围绕“教育人民做一个革命派”“教育人民开展自下而上的斗争”等主题开展思想教育,消除了广大农民的种种思想顾虑,确保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1952年下半年,国家经济状况根本好转,新生政权得到基本巩固,外部环境也逐渐好转。采取何种新的方针解决社会经济中的矛盾问题,对国民经济怎样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摆在党和人民面前。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这一总路线。为了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在党内大力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各级党组织还将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机关、企业、学校、农村、部队、民主党派和各级人民团体。从总体来看,这次学习和宣传活动切实解决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由新民主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问题。
从1953年到1956年底,我们党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同时提出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让个体农民自发形成社会主义思想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党“进行耐心的生动的容易被他们理解的宣传教育工作”[4],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把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集体化道路。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进行生产合作社基本方针和政策教育,注意用自愿互利原则、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思想等教育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强调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号召手工业者弘扬民族传统技艺,引导他们走合作化道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组织资本家学习“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采取对企业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的办法,使他们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规律性和优越性,增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自觉性。
整风整党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一种独创性自我教育方式。我们党执政后,能否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作风,能否继续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1950年5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在和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而不分离的条件下,开展一次严肃地整顿全党作风的运动。各地在整风过程中,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着重从干部作风上解决问题,克服了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错误、纠正了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了上级机关的官僚主义和中下级机关的命令主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次整风时间安排较短,工作作风上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但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尚未来得及解决。
1951年秋,在增加生产、厉行节约过程中,党政机关内部和一些党员干部逐渐暴露出大量惊人的贪污、浪费现象以及腐败腐化和官僚主义问题。因此,党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号召全国人民共同行动起来,从1951年底到1953年,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明确规定贪污问题的相关处理方针、办法、步骤、程序等。到1952年10月,“三反”运动顺利结束。据统计,全国共查出被贪污的赃款赃物6亿元,全国县以上党政机关贪污千元以上者计108 000人,有38 402名贪污分子受到刑事处理[5]。通过“三反”运动,党内实现了自我净化,清除了干部队伍中的蛀虫,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和健康的社会风气,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保持。
同时,整党运动也有步骤地展开。1951年4月,党中央通过《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建党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主要是针对全体党员进行共产党员标准教育,对于具备共产党员标准的,要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他们继续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对于不够党员条件或者不完全具备党员标准的,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改造;对于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子,则坚决清除出党。1952年2月,党中央发出《关于“三反”运动和整党运动结合进行的指示》。5月,再次发出《关于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的指示》。此次整党运动,共有32.8万人离开党的组织,提高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增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感、纪律性和战斗力。
鉴于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党员干部中,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日益严重,党中央于1953年1月发出《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一场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的新“三反”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新“三反”运动从处理人民来信入手,采取“边反、边防、边建”的方针,有效遏制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
此外,针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的重大事件,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明确规定党中央是实现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的重要保证,必须反对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个人崇拜,反对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极大地维护和加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性是任何一个政党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马克思深刻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彻底性的理论必须富有实践性。“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7]这突出强调了党的理论教育的实践旨归,理论教育只有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才能真正具有彻底性。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是一个极端重大的任务。
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教育。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中央列出12本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必读经典书目,以便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繁重任务。
1951年2月,《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印发,提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循序渐进地按照政治常识、理论常识、理论著作三大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且养成解决工作疑难的问题思维和随时翻阅经典著作的习惯。此外,党中央还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的大众化、通俗化的学习宣传教育。1953年1月,党中央决定将“中央俄文编译局”与“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合并,成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有计划地翻译出版他们的全部著作。
同年,党中央再次发布《关于学习斯大林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指示》《关于1953-1954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两个文件,强调全党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都要学习《联共(布)党史》第9章和第12章,以及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部分著作。与此同时,强调辩证唯物论的学习宣传教育也是党员干部迫切需要的。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外五百万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中,宣传并使他们获得辩证唯物论。”[8]1949-1956年,党内一批理论专家致力于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编著出版大量通俗性著作,如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胡绳的《辩证唯物论入门》、杨献珍的《什么是唯物主义》、华岗的《辩证唯物论大纲》等,简明通俗地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升了全党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注重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教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还应体现在对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上。1950年5月,由毛泽东亲自主持的《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成立,负责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1952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出版;1953年4月,《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在全党掀起了学习和宣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推动我国社会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为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成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而且从方针、原则、目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初步构建起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变。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75.
[3] 张玉刚.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23.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60-461.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41-342.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20.
[8] 逢先知,冯宪.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60.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CP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Time Nodes Based on 1949-1956
LIU Hua-jing
(Marxist Basic Theory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Bozhou City Committee of the CPC, Bozhou 236800, China)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ruling status, central work, an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within the Party and to obey and serve the central task of the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ctively carried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Firstly, combining the central work and carrying out education on various situations and policies, so as to lay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consolidating the newborn regime and building socialism; secondly, relying on the rectification of the party to carry out education on progressiveness and purity. thirdly, paying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theory, 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improving the party’s theoretical level.
early stage of New China;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64
A
1009-9115(2021)02-010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2.020
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QS2019039),安徽省党校(行政学院)(QSCSJ202009)
2020-04-16
2020-12-23
刘华景(1983-),男,安徽颍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