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二中二十中分校
原始社会,强弱斗争,一方动戈,继而出现武,止戈为武。武本是为消除战事而出现的。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认识学习武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建立中国文化自信。
在原始社会中,大家崇尚弱肉强食,为了食物、领地,常常大打出手。到了殷商时期,冶金技术出现,青铜器成为主要的武器,出现了例如:戈、矛、剑、刀、斧等形状、用法不相同的武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兵兴起。武术的重要性逐渐体现,武术也因为强身健体、抵御外敌而更受重视。
到了秦朝,武术比赛开始在民间流行,并且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比赛规格规定:首先必须要有裁判、有固定的赛场、固定的服装。在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一座秦墓中就有对这种民间比武赛况的描写,也是史学家研究秦朝武术比赛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一件木篦背面上就用彩色颜料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在比赛台上,有两名只穿了短裤的男子在比武,一位裁判伸出双手为两位比武者做裁判。到了汉代,出现了“武舞”,例如剑舞、刀舞等。“武舞”中包含着武术的功法套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也具有多种武术招法。汉代成为武术发展的小高峰时期,已经具有了多种武术技法流派。
到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发展,促进文化、思想的进步,武术也随之繁重兴起。唐朝时期,各个民族汇聚,阿拉伯人定居于中华大地,逐渐形成回族,回族也出现了属于自己的武术,并开始流行。唐朝时期,天罡拳开始流行。唐朝新设了武举考试,采用考试的办法,应用具体的判决方法,对武艺出众者授予相应的称号。例如:“猛殷之士”“矫捷之士”“技术之士”“疾足之士”。
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一些自发组织的练武组织,有记载得就有“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在城市中也出现了表演性的武术比赛。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到了这个时候,武术也逐渐出现了集体项目。在宋朝,由于诸多理学家提出了“静”的观点,导致武术逐渐走向衰败。到元朝时,元代统治者对民间管控及其严苛,甚至民间私藏武器也属于犯罪。许多武术世家以秘密相传的方式,冒着生命危险将武术传承下来。这个时期的回族武术开始了快速发展。
明代出现了新的各种风格的拳法、技术流派、机械应用,这促使明代的武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明代具有了理论性的总结,这是以往所有武术发展过程中都不具备的,明代的武术理论性书籍巨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纪效新书》《武篇》《耕馀剩技》等。这些理论性学术书籍中,具体记载了武术的流派、传承、动作等,学习者可以通过看书对照图解学习运动的基础理论,技术理论,运动方法。这些著作的出些为日后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依据。
到了清朝,统治者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担心民间练武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全,开始禁止民间练武,民间不得不以秘密的形式传授武艺,例如:开设拳馆、武术社等形式。许多拳种拳法也在清朝最终形成,其中,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劈挂拳最为著名。相比较之下,回族武术的传播更加广泛,影响力更大。清朝统治者对回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一句乾隆众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将种。”的评价。
民国期间,社会动荡,民间也兴起了一股习武的浪潮,各种武术馆、武艺馆,拳社层出不穷,民间习武人士也增多,武术得到了发扬、传承、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和创新,武术作为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被继承,在全国成立了各级武术协会、国家开设了负责培训、开展武术的机构,武术逐渐普及。随着武术的普及,以武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动漫书籍也逐渐增多,例如:《叶问》系列电影,《李小龙》等影视作品。国家通过武术协会组织举办了多次武术表演比赛,制定了相关的学术性著作,拍摄了武术纪录片,武术学习视频等。通过对教学纲领的改变,将武术课程加入了大中小学课程中。各地也开设了武术培训兴趣班,青少年在学习中华传统武术过程中,逐渐学习并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注入时代精神、注入创新精神。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在中华土地上,无数已经走过了4000 多年,它见证了无数次朝代更迭,在无数次国家危机、民族存亡时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今时代大家对武术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对武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表演,忽略了武术的精神内核,导致出现了对中华传统武术的误解,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武德”是习武之人首要学习的,“武”是干戈军旅之事,“德”是道德、品德,武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调节社会关系的道德品德。“武德”中包含的正义、侠义、爱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血与火的洗礼中,武术精神逐渐发展起来,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武术精神即使民族的传统,也是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所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就充分肯定了武术的功效,体现了武术的爱国主义内核。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来说,中国武术从来都不是为了比个你死我活,而是切磋武艺、点到为止。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热衷于以武会友,“不打不相识”的俗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止戈为武,在造字之初人们就寄托了武术美好的愿望,习武为的是有能力去保卫自身,而不是为了杀伤破坏。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普通的练武者,都是以匡扶正义、保家卫国为目的的。精忠报国是习武之人地理想追求。习武者和武术团体要以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自身守则,要做到正直正义、仁爱友善、不畏强权。这其中给包含着习武者对集体道德的自我反思与实践。具体体现在:不争强好斗,扰乱社会秩序;不心胸狭隘,对人友善宽容。武术精神为的是培养习武者助人为乐,积极进取,主持正义,不怕与邪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回溯历史,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将习武作为必修功课用心学习。荆轲孤注一掷刺秦王,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志气;李世民文武兼修,开创了一国霸业,千秋盛世;岳飞堪称一代武学宗师,抗金报国,死而后已;戚继光为打击倭寇,舍身为国,终成一代民族英雄。他们都有一身正气,以保家卫国、除暴安良为己任,他们身上凝聚的中华武魂,气度风范值得后人学习
对于一个练武者来说,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武术修养。武术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武术并不是用来攻击他人的,那是武术最低级的形式。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才是学习功夫最重要的,只有心静下来,排除杂念,才能达到无欲无怨的境界,无欲则刚,自能英勇无畏。中国武术崇尚武德,“未曾习武先修德”,“短的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宽容、坚强、仁义、谦虚、诚实、尊师爱友等都是习武者的武德修养。中国人最注重的便是仁孝礼仪,习武过程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体现了对师长的尊敬;习武后比赛、切磋,目的在于“以武会友”,体现了互帮互助,仁爱友人。学习武术不是一朝一夕的,各种基本功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坚持不懈和不断努力,这就需要习武者有坚强的毅力与不断地努力。“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形象地说明,无论哪家那派的功夫,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狠下功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习武之人在对身体不断地锻炼,对精神不断的锤炼过程中,造就了习武之人强健的体魄、坚韧的精神。习武之人的这些优秀的品格,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强健的体魄能帮助我们抵御严寒、酷暑、风湿等恶劣天气,在艰辛和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防身制敌能在遇到敌人时,有自保的能力,打败对手,保护自己及受到迫害的人们。在战胜对手、战胜恶劣环境的过程中,习武之人逐渐养成了不屈于恶势力、不骄傲、不自满的精神。
1.开设课程,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培育中华体育精神
1953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竞赛大会,接着又举行多次全国性武术比赛或表演大会。国家制定了适用于比赛的无数规则,为了方便武术文化的推行,编撰了一些简化过后的太极拳套路书籍、初级武术套路书籍等,出版了一些绘制有详细分解动作的书籍和挂画,拍摄了武术纪录片,武术传承者的纪录片,将武术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拍摄武术录像等供民间学习。此外,还组织了相关的生物、生理专家,对武术运动带来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武术的锻炼作用进行具体的价值衡量,使武术运动逐渐科学化、理论化。为了在青少年中推行武术学习,国家还设立了一大批武术学校,在体育学院、各大学校体育系中开设了武术专业,大中小学也以武术教学作为体育课的一个重要部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体育精神。
2.在原有武术基础内注入时代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战争也越来越依靠于冷兵器,而武术也成为一种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运动。当然,武术的灵魂依旧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当今时代,我国处在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时代,我国正处于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然而,一些反华势力对我国的阻挠、骚扰从未停止。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儿女必须时刻谨记武术精神,随时为报效国家,保卫国家而奋斗。
传统武术源远流长,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4200年的风雨飘摇,在朝代更迭、时光变换之间,逐渐发展、成熟。在武术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武术融合了尊师重道、精忠报国、仁义礼教等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把这项“国粹”文化融合时代特色,在学习中传承,在锻炼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更注重竞技,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更注重锻炼个人、在锻炼中培育良好的品德、锻炼人的意志。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华体育精神在相互碰撞、包容中,逐渐融合,中华传统武术中所包含的中华体育精神,是我们当今时代下需要学习传承的。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同时,也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内部团结,充分建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与民族认同感,从而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