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历史溯源、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2021-01-07 10:48贺柏平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旅深度融合

贺柏平

(长春大学 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7)

一、文化和旅游融合历史溯源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作为文化和旅游的“代名词”,二者融合具有历史渊源,自古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管子·小匡》中有“卫人出旅于曹”的论述,“旅,客也”。《易·旅·疏》中指出“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在实践中,孔子规劝弟子们“游于艺”,从而彰显了“游”的重要性。“旅”是指人们在空间方面的移动,当添加一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后,含义就从空间移动转变为内容旅游。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包括“玩物适情”“艺”等,即为内容旅游。旅游是将旅行与文化的完美融合,表现为空间移动与文化内涵的深度交融。文化与旅游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并随时代发展表现出愈发天然和有机特征。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针对文化和旅游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的命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温斯顿·丘吉尔爵士故居为例,Palmer C.(2003)探讨了作为身份标识的物品作用。在国内,文化和旅游关系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展开,分别是“灵魂载体说”“诗和远方说”和“资源市场说”。(1)吴丽云.产业链视角下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6,38(6):12-16.王韬钦(2018)认为,文化与旅游并非天然融合,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在发展阶段与功能性质上;基于身份认同视角,张朝枝(2018)认为,旅游与文化关系起始于文化身份认同的寻找。通过以上认知,笔者认为,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为:第一,高度契合。文化与旅游相生相伴,具体表现为灵魂与载体的契合。第二,广度黏合。具体表现为活化文化与市场旅游和美好追求与事业旅游。第三,深度融合。具体表现为旅游文化产业化和文化旅游事业化。第四,精度融合。具体表现为“文以载道,旅以致远”,文化可以提升旅游产品,同时旅游思维与理念可以创新传播文化。

二、新时代文化缺失成为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一)文化挖掘深度不足,旅游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严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因文化而提升魅力,文化因旅游而活力兴盛。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目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亟待提高,文化挖掘深度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五多五少”特征明显。即旅游产品丰富,文化产品不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实文化资源不足;历史文化挖掘较多,历史文化资源整理不充分;现实文化元素较多,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较多,文化特色挖掘不足,可替代性强。第二,旅游传统“六要素”深度开发不足。“吃、住、行”充足,“游、购、娱”相对稀缺,六大要素深度融合度较弱。“商、闲、学、养、奇、情”作为旅游新“六要素”有待开发。重风景观赏,轻文化体验;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不足,知名品牌缺失。

(二)“重资产化,轻文化”,低水平开发严重

一是知名古城、老街、老旧建筑等具有当地历史记忆与时代社会风貌的载体未能展现其特色文化内涵。老街、古城逐渐成为当地旅游美食城、旅游美食一条街。二是观光多文化少、文化多故事少、模仿多创意少、看热闹多参与者少等现象严重。“重资产化,轻文化”成为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2)周晓冀.中小城镇特色发展中的文旅融合——以乡村博物馆为中心的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20,42(3):46-51.。硬件建设成为旅游低水平的重要投入点。当前,中国很多旅游景区,文化旅游项目经营主要是房地产为依托的“重资产”投资。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单一,深度合作有待加强

区域文化彰显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短板明显。文化和旅游合作不够畅通,制度保障不完善。在政策支持上,协调机制缺乏,例如财政、税收、产业扶持等方面相关政策不足,针对性不强。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对单一,融合深度有待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随着体验经济逐渐成为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主题。

三、新时代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对策

(一)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基于旅游主体视角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加强文化与旅游贯通,以文化融合旅游。第一,提升文化内涵。升华旅游景区文化内涵,赋予新时代文化主题的宣传标语,重新设计旅游景点名称、创新旅游景区简介及其广义覆盖的相关项目。第二,融合文化设施。基于新时代游客新需求,全面更新文化设施,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第三,融入文化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及其相关商品与服务,提升旅游景区整体经济效益。

(二)打造有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

1.重视城市文化、突出城市主题,打造文旅城市旅游。第一,旅游景区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融合当地特有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文旅项目。第二,融合城市特有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城市带动城市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整体城市旅游。国际上,文旅融合城市比较典型的有汽车之都沃尔茨堡、钟表之都伯尔尼等。充分利用城市文化特色资源,带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省将本地文化旅游形象打造为吉景、吉行、吉品、吉人、吉祥的“五吉”形象。

2.深挖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倒逼旅游形式要多样化发展。文化专项旅游普及化,扩大文化和旅游参与性、文化创意性旅游的比例。加强高科技手段,例如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等,打造“文旅+”“+文旅”项目,丰富景区文旅旅游项目,提供完美的深度文化旅游体验。

3.结合高新科技,深化文化旅游体验特色。在科技发展和人们需求多元化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逐渐向旅游过程转移。大部分传统旅游项目以静态形式展现,主要表现为观光功能。只有将现代理念与传统文化实现充分融合,才能赋予其生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将多样的文化体验传递给旅游者,可以运用多样化现代技术方法,综合运用创意思维、游戏策略、生态建设与情景体验等技巧来强化文旅融合动态化。

(三)实施旅游产品文化创意工程

创新是文化旅游行业的核心能力,本质上属于创意产业。文化和创意影响旅游业价值链,强化文化创意与旅游业互动,有助于实现经济、资源、文化、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为此,可实施旅游产品文化创意工程。第一,精准剖析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深入分析点,打造更具层次感的独特产品;第二,深入剖析旅游产品文化创意主题内容,创造多系列旅游产品创意成果;第三,加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底蕴,打造更具旅游产品文化创意品味的旅游产品(3)彭淑贞,吕 臣.共生理论嵌入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创新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2):60-69.。旅游产品主题新颖化,强化旅游产品文化创意主体展示和开发,更新旅游产品文化创意手法,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满意度。

(四)培养文化旅游人

文化旅游项目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综合体,涉及到资本、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文化旅游项目具有的资金大、周期长、风险复杂等特点要求文化旅游要拥有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拥有精准的专业知识、完备的大局观念、有力的时局把控人才队伍,成为当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文旅深度融合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融合菜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融合》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