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 欧秀娟
在新的高考模式下,高中生对学科的选择至关重要。许多学生埋头苦读圣贤书,却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所在,在面对高考“选什么”“怎么选”的问题时容易陷入迷茫,需要学校和教师及时给予生涯规划指导。目前,大部分学校开设的生涯规划课程资源有限,难以实现持续性、系统性的生涯指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变成选科指导课或是高考技巧辅导课,无法给予学生高质量的生涯教育。历史教学具备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和持续性的课程安排,将生涯教育融入历史教学实践中,既能分担心理教师团队的教学压力、改进生涯规划课程,又能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有所体现。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主观需求。将生涯教育融入历史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历史事件,思索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未来生涯的规划作出初步探索。
历史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横向看,历史展现了阶段性的社会百态;从纵向看,历史显示了人类生活的不断变迁。历史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生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如“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介绍了清朝晚期不少有识之士的救国实践,向学生展现了优秀历史人物的风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产生为社会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历史教材涵盖了个人发展、职业介绍、生涯选择等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只要用心挖掘,就能为生涯教育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
以往的生涯规划课程由专门的心理教师团队或是班主任负责,一周只能开设几节,且难以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效果非常有限。而历史教师与学生接触比较频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度等有更为准确的把握,能够在生涯教育课程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研人员立足历史课堂,融入生涯知识,既解决生涯教育课程团队人力不足的问题,又促进生涯教育真正落地,收到预期的效果。
生涯教育并非短期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贯穿学生的高中时期,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高中历史教育本身具备系统持续的特点,将生涯教育融入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使生涯教育点滴渗透于历史学习之中,能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日积月累地形成一定的生涯观念和规划能力。因此,历史课堂这个平台有利于系统持续地开展生涯教育。
抓住学科内核,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培育历史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历史是关于“人”与“事”的学科,其中,“人”是十分关键的存在。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次又一次地作出了影响历史发展的选择。教师应当发掘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资源,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人物,从历史人物的言行中反观自己、探索自己,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一课介绍了我国军阀割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意识觉醒,支持国内实业、积极开展反帝爱国斗争;与此同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教师可以向学生深入讲解陈独秀的人生经历,通过展示陈独秀提出“民主”“科学”口号的过程以及与封建礼教不懈斗争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要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我们可以为社会做些什么?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在提问和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学会客观看待历史,对史料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既培育了历史核心素养,又受到生涯教育的熏陶。
“身临其境”,是提高教学效果、培育历史核心素养屡试不爽的方法。教师要适时合理地创造教学情境,依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实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还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职业特色,从而为未来的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例如,在“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这一课中,教材介绍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组建模拟法庭,分工扮演法官、被告、原告、律师以及陪审团成员。此时,教师给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案子,让学生依照各自的角色,或辩护,或裁决,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选择。在模拟法庭的扮演过程里,学生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运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司法实践的原则与特点。
融合生涯教育来培育历史核心素养,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选择能力和职业规划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学生在对历史学科形成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要掌握关键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而努力自我发展、终身学习,为社会作出贡献。在“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五四运动有关的影像,让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爱国的热情与反帝国主义的激情。五四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革命指明了道路。与之相关的影像片段和史料记载,能够给予学生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历史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强烈的爱国主义与不懈奋斗的坚强品格,将会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通过这些历史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事业与社会事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生涯教育与历史教学融合,是历史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的表现,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培育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生涯教育与历史学科的结合,彰显了历史学科丰富的内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生涯规划、培养综合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学科内涵,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培育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