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301700)乔福萌
银屑病是临床皮肤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病理学改变为真皮炎性反应、表皮过度增生,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其中,PV为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可见典型皮损表现,显微镜下可见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现。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物理疗法、外用药物等控制其病情进展。为探索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案,本文将对PV患者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序贯疗法,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8月,在武清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PV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36.70±4.17)岁。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19~56岁,平均(35.89±5.04)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口服消银胶囊、维生素C、叶酸。同时,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1次/d,在皮损区域外敷,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卡泊三醇软膏+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序贯治疗,首先使用卡泊三醇软膏,2次/d,在皮损区域外敷,治疗5d后停药;改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1次/d,在皮损区域外敷,治疗2d;随后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再治疗3周,共治疗4周。
1.3 评价标准 ①疗效判定:痊愈: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下降≥90%,皮损完全消退,有色素减退瘢或色素沉着;显效:PASI减少超过60%,皮肤损害大部分消退;好转:PASI下降≥20%,皮损部分消退;无效:PASI下降<20%,皮损无明显消退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前三项合计。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SI及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s)表示,采取χ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70.73%(29/41),差异明显(P<0.05)。
2.2 PASI、DLQI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SI评分(4.02±0.55)、DLQI评分(4.63±0.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0.48)、(6.67±0.71),差异显著(P<0.05)。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细胞介导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欧洲银屑病指南、美国AAD指南、德国S3指南均推荐对轻中度银屑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维持治疗。我国2018年银屑病诊疗指南中也指出,对轻中度银屑病患者可单独、联合或序贯应用VD3衍生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在药物选择上,非激素类药物更受到医师及学者的青睐[3]。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可逆转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表皮、真皮萎缩,减轻糖皮质激素的停药反跳问题;丙酸氯倍他索为强效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炎症反应,并减轻维A酸的皮肤刺激。可见其两种成分有机结合,可相互补充,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4]。卡泊三醇属于维生素D3衍生物,具有抑制表皮角质细胞增殖、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调节局部免疫、促进斑块消退等多重作用,是寻常性银屑病静止期的一线外用药物[5]。但该药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光敏感、皮肤激惹等不良反应。由此可见,三类药物各具优势及不足,联合用药并应用序贯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取长补短,减少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0.73%,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SI、DL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两者序贯治疗更具应用价值,可促进皮损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综上所述,卡泊三醇、复方丙酸氯倍他索序贯治疗PV效果更优,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皮肤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