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银辉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审计学》课程作为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兼具社会学科与应用科学的双重特点,是财经类专业学生构建本专业基础知识框架的重要基石。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对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要求,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引领教育现代化,积极组织并推进多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的单一线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创造性审计人才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通过对历年《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搜索研读发现,业内学者对《审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以2016年为分界线,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16年之前。此阶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整个课程教学或某个专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学生兴趣的启发等方面的内容。徐向真等(2013)认为审计教学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相关的案例少,教材选择也较少等问题和局限,因此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四个方面改革审计教学方法。[1]杨昌红等(2008)最早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认为应当融合教学媒体混合、教学方法混合、教学环节,将教学活动按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进行划分,实现师生的互动组合的混合式教学。[2]
第二个阶段:2016年至今。随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新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新方式,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导致的“停课不停学”,使得课堂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教室延伸到互联网联通的各个角落,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逐渐进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研究热潮。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2016-2017年对审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多是从 “互联网+”的角度,研究信息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审计实验的信息化设计、审计模拟实验室的构建到审计实践教学开展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李克红(2016)提出“互联网+”时代的“三层两式”审计培养模式。[3]刘晓欧(2017)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用职业道德、智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三个维度,对审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内涵进行重构。[4]2018年以后,针对《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专门研究开始越来越多。董忱忱等(2019)依据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审计学》课程应该应用“情景式”教学,注重增强实操训练,改革考核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实践能力。[5]孟志华、孙竹君(2019)借助蓝墨云班课手机APP构建了将“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的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并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审计学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应用,效果显著。[6]孙洪杰(2020)通过构建第二课堂开发、学习平台、实验环境、师生互动、知识纠偏等机制,从审计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提出教学行为改进的策略,完善审计学教学体系,提高审计学教学质量。[7]赵盈科(2020)以广州工商学院会计系审计学课程的网络教学为例,阐述对分课堂在网络教学中的实践。分析了对分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网络教学授课效果的措施。应选择合适的网络授课平台,并准备备用平台,激发学生互动的积极性。[8]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针对《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首先,关于对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的看法方面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同,比如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学习难度大,且易与实践脱节,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审计实务的能力培养不够等;其次,关于新的教学方式改革方向方面, “理论学习前移至课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有效教学”的观点也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同。但目前相关研究也存在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关于《审计学》理论学习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探究尚不够深入全面;二是关于混合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前提——如何确保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的研究尚不够充分,关于如何结合具体特点来研究《审计学》课程每个具体知识点线上自主学习的适用性,划分关于线上线下的界限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笔者在分析《审计学》课程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审计学》课程特点,针对成功实施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路径进行尝试探索研究,以期为推动高校《审计学》课程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混合教学模式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总结分析课程学情,研究不足之处,探究其根源,才能正确确立教学目标,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好的前提。综合以往研究,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有:学生理论知识学习难度大,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前后逻辑不清;理论易与实践脱节,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审计实务的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1.不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审计观
审计理论知识点多且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如果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整体审计观,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前面理论知识时很难理解透彻,从而觉得审计学晦涩难懂,自主学习兴趣降低。例如,在关于审计证据章节,会提到七种审计程序,而在之后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章节,又提到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审计程序,如果在前面学习七种审计程序时没有归纳整理出两种审计程序的典型的不同之处,既不利于学生对前面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后面章节的进一步学习,进而影响后面审计实务的理解和掌握。又如,管理层认定以及具体审计目标这两个知识点,与后面审计实务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在这章学习中不注意引导学生从实务的角度去理解各类认定,只是单纯让学生记住其含义,将使学生对管理层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很难理解透彻,后面循环审计章节的学习也将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2.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不够明确
学生审计实践能力有限,理论不能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是以往许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共识,因此,许多研究者提出要利用各种手段,增加案例教学。然而,如果不明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只是一味增加案例教学,可能短时间看学生面对类似一事一例的分析解决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当面对千变万化的审计实践问题时往往依然无所适从。如果不明确审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将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较低,无法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互相促进提高。
1.培养学生整体审计观
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审计观,《审计学》课程教学中,尤其需要善于归纳、总结、整理,将知识点前后串联,使学生能够将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深度理解和精准把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内涵。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具体审计程序时,将后面章节总体审计程序基本内容简要点明,使学生明了两者区别;在学习总体审计程序时,重新回顾具体审计程序的内容以及两种审计程序的深层次关系,使学生加深认识,以利于后面章节的学习。又如,审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审计的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在学习这两个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更加容易理解记忆。再如,关于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这个知识点,可以先归纳出整个审计流程,指出风险评估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一评、二评、三评。总之,在《审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课程知识点,不拘泥于章节结构,善于归纳分析、前后对比、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审计理论知识,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明确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双促进”、“双提升”
明确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明白为什么审计,清楚审计工作努力的方向以及宗旨所在,才能更好地理解审计,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审计目标有两个层次: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审计目标的实现是依靠一个个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而审计的具体目标,与管理层认定密切相关,甚至是如影随形,有什么样的管理层认定,就有什么样的具体审计目标。同时,在总体审计流程中,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出报表层和认定层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应对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针对的就是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因此,管理层认定,就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结合点。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在管理层认定的理论学习时通过审计基本流程图让学生对管理层认定与审计实务的密切关系有个初步影响;在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章节的学习中不断强调,使学生能够前后融会贯通;在审计循环实务时学习时,引导学生时刻不忘审计初心——管理层认定,判断审计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是否影响某个报表某个项目的某种管理层认定,进而正确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加以应对。因此,要找准管理层认定这个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点,教学中不断强调,逐步深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次的认识,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习惯,使其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双促进”、“双提升”。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其中课前自主学习环节是后面两个环节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然而,《审计学》课程所有知识点都适合课前自学吗?为此笔者曾经对已修或正在修《审计学》课程的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7%的学生认为所有知识点适合线上自学,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部分知识点适合线下学习,部分知识点适合线下学习。由此可见,要确保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需要基于《审计学》课程特点,合理划分线上线下学习界限,将适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放在线上由学生自主学习;而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由线下课堂讲授,从而显著提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可以说,没有依据课程特点合理划分线下线下的学习界限的混合教学模式是不够成熟的,成功实施《审计学》课程学情混合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划分线上线下学习界限。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务实现双促进、双提升”。融片段为整体,化抽象为具体。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来分析解决实务问题,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相互促进。既不重蹈传统教学覆辙,只重理论轻实践;也不矫枉过正,一味追求实务问题而忽视理论知识这个必要基础。
《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路着眼于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2)培养学生的整体审计观。从学生的角度重新考虑教学整体布局,不拘泥于教材章节框架,注重树立学生理论知识的整体观,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学生整体审计观,提高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3)引导学生养成审计思维习惯。利用案例发掘理论与实务的融合点,把抽象的理论用具体案例反映出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审计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审计实务问题的能力。
1.前期调查
为了使混合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具体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前,需要经过一个前期调查阶段,以合理划分线上线下学习界限。具体步骤如下:(1)将《审计学》课程的知识点归纳梳理,以表格等形式一一清晰列出;(2)将关于《审计学》课程基本知识点表格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给学生,发放对象可以是已修或者正在学习本课程的学生;(3)回收调查问卷,结合教学经验,将具体知识点分为适合线上自学和线下课堂讲授两大类,从而对线下线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
2.教学内容设计
(1)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布局
为了避免学生知识点碎片化,《审计学》教学跳出教材框架,借鉴学习通网络平台、慕课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合理布局《审计学》课程整体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时整体思路清晰,能够准确把握每章知识点的内涵,明了对整个知识体系掌握的进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审计观。
(3)精心进行课前预设,设置恰当、具体、可测设定的学习目标
针对审计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体现教学内容要求,《审计学》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应力争做到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突出学生中心地位,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达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在授课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力争知识结构层次清晰,重难点明确,同时穿插许多例题讲解。在课堂例题的选择上,紧扣每节课的上课内容,不仅有考查理论掌握程度的选择判断题目,还有许多的案例分析题目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录课视频力求层次分明,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科学设计学习流程,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在设计学习流程的时候,应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力争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中心转向学中心,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同时,着力教学结构的优化,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的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预设的流程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针对线上学习的知识点,教师应做到能随时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每节课都要根据具体知识点,设计若干到道抢答或者讨论题目,与学生互动。其中每一道题目,都是教师针对该章节学习过程中易混淆、难理解等知识点精心准备的结果,以帮助帮助学生吃透学习内容。通过互动,既活跃了线上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互动过程也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发布针对该次线上课堂的作业或者章节测试,要求下次课前提交,使学生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课后及时答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巩固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改进线上课堂
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发布针对该次线上课堂的作业或者章节测试,要求下次课前提交,使学生以进一步巩固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并及时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或者章节测试。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对审计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好的建议和想法,都可以在讨论版块进行沟通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对线上课堂教学加以改进。比如在qq群同步上传ppt、录课视频等学习资料,每节课前均依据学情分析,设置恰当、具体、可测的具体学习目标;同时精心选择具体案例,使其与理论深度契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促进”、“双提升”。
1.线上线下学习界限的合理划分方面
关于线上线下学习界限的合理划分方面,有两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审计学》课程知识点较多,具体知识点的划分一定要科学合理,范围不能太大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二是线上线下界限的合理确定不能一蹴而就,可以按照已修《审计学》与否,以及经历《审计学》混合模式的教学与否等条件,对调查对象进行更加合理地进行细分,同时要分学期多做几次,综合调查结果,并经过整个教学团队成员的讨论才能确定。
2.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
《审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审计实操法、案例教学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学习通教学平台、慕课、ppt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打造高效的审计学堂。
3.成绩考核方面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审计学》课程教学评价改变过去主要依赖期末考试的机械教学评价的办法,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关注动态发展,采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过程考核和非标准考试的方式,既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又考查学生根据具体理论,变换、拓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比较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综合学习效果。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调查研究,深入分析问题原因,确定正确的目标,合理划分线上线下细节性,引导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逐步改进完善《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才能成功构建真正科学完善的具有具体课程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