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一起误食野蜂蜜急性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2021-01-07 02:53林秀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7期
关键词:中毒事件蜂巢花粉

林秀娇

(昭平县疾病预防控中心公卫科,广西 昭平)

0 引言

剧毒植物断肠草又名钩吻(glsemium elegans benth) ,为马钱科(Loganiaceae) 胡蔓藤属常绿一年生木质藤本植物,主要活性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简称“钩吻碱”)。广西是钩吻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而钩吻的外形与该地区盛产的金银花相似,因此,常有误食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发生[1-5]。本文对2016年广西昭平县某村发生的1起误食野蜂蜜急性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事件调查处理的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就诊治疗资料、现场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1.2 样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

采集中毒患者的洗胃液、呕吐物和血液以及吃剩的蜂巢残渣、居住地未食用的蜂巢、采摘地的蜂巢等样本外送相关具备检测资质的食品药品检测中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钩吻碱。

1.3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 2007 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昭平县森林覆盖率达80.7%、绿化率98.18%,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有野生植物1700多种。其自然生态环境适宜油茶种植并且历史悠久,据当地林业部门统计,目前该县油茶面积有18万亩,茶油年产量超过1500吨,油茶产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因此,农村大多数农户都有种植油茶树习惯,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户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由于自身劳动力不足而需要外请务工人员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野生植物种类多,花开季节,蜜蜂常在野外采蜜筑巢,因此野蜂蜜在野外较常见。

2.2 中毒经过

2016年12月16日18时左右,邻县到本地从事油茶树施肥的民工赵某金(男,43岁)、庞某芳(女,49岁)、庞某胜(女,45岁)、冯某仁(男,42岁)、庞某莲(女,54岁)、庞某贵(男,31岁)、冯某朝(男,42岁)、冯某珍(女,42岁)共8人共同食用了野蜂蜜,2016年12月16日18时40分左右,庞某芳开始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重影、步态不稳、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发热、腹泻、腹痛,呼之不应。随后,其余病例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头晕。民工们自认为是食物中毒,于是自行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于事发地距离县人民医院有一定路程,更由于患者庞某芳症状比较严重,致使运送患者去县人民医院治疗过程中,在120急救车到达县城附近时已无呼吸,经抢救无效死亡。当天20时左右5名中毒较重患者被120接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进行催吐、洗胃及相关对症治疗,并被收治入院,其余2人自觉症状较轻,拒绝接受治疗。5名中毒较重患者经入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于2016年12月19日出院。

2.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8例病例均为邻县来某村务工从事从事油茶树施肥的民工,均为成年人,男女各4人,年龄在31-54岁,来自不同家庭,互为邻居,关系和睦,平时健康状况良,无其他不良嗜好。2016年12月16日18时左右,邻县到本地从事油茶树施肥的民工赵某金(男,43岁)、庞某芳(女,49岁)、庞某胜(女,45岁)、冯某仁(男,42岁)、庞某莲(女,54岁)在某镇某村务工时发现野蜂窝,采摘重量大约2.5斤野生蜂巢,5人当场食用部分野蜂蜜,并把剩余的野蜂蜜带回了居住地,然后其余3人食用了不等量野蜂蜜,食用量最少的大约食指般大小,据反映蜂蜜味道并无异常,这8例患者到发病时均未食用其他食物。其中:食用最多野蜂蜜的是庞某芳,食用量大约200g,食用最少的大约为食指般大。进食后10min庞某芳开始发病,随后其余7人也陆续开始出现身体不适。发病时间为进食后10-30 min。

2.4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重影、乏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其中死者庞某芳症状比较严重,出现神志不清、呼吸衰竭,在120救护车转运过程,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紫绀,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等危重症状,在120救护车上经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2.5 现场卫生学调查

2016年12月17日08时30分,调查组在事发地调查,发现距离野蜂窝大约直径100 m的现场有少量生长的断肠草生长,1 km范围内有大量断肠草生长。据当地人反映,现季节事发地点周围开花的植物有鸭脚木、断肠草、茶树、油茶树,开花较茂盛的是断肠草和鸭脚木。经询问当地养蜂人,蜜蜂采集花粉花蜜的半径通常在蜂巢的2-3 km范围内,如果蜂场附近缺乏蜜源和花粉源,蜜蜂能飞到6-7 km以外采集。

2.6 实验室检测结果

采集4例病人全血4份、3例病人洗胃液3份、死者庞某芳呕吐物,以及现场吃剩的蜂巢残渣、居住地未食用的蜂巢、采摘地的蜂巢各1份,外送至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实验室进行有毒物检测,检测钩吻碱,结果显示:4份全血有1份检出(庞某莲 0.0140μg/g)、3份洗胃液均检出(庞某莲0.0045μg/g、冯某朝0.0043μg/g、冯某仁0.1400μg/g),其余样本均检出不同含量的钩吻碱有毒毒素,分别为死者庞某芳呕吐物(0.2400μg/g)、吃剩的蜂巢残渣(1.2700μg/g)、居住地未食用的蜂巢(0.0430μg/g)和采摘地的蜂巢(3.3100μg/g)。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环境卫生学调查以及实验室相关毒物的检测结果,判定该起事件为一起因误食受断肠草花粉污染的野蜂蜜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判断依据如下:(1)患者有共同的进食史,进食了被断肠草花粉污染的蜂蜜后发病,食用的量越多,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其余未食用村民无类似症状;(2)本中毒事件中毒潜伏期短(约食用野蜂蜜后10-30min),符合食物中毒暴发特点;(3)中毒患者为发病急,发病时间集中,患病与年龄、性别、进食时间无关,只与进食蜂花粉量相关,进食量少的2人病情较轻,进食量多的6人病情严重或死亡存在明显剂量-反应关系;(4)患者临床症状相似,符合钩吻碱中毒基本临床特征;(5)相关洗胃液、呕吐物、吃剩的蜂巢残渣、居住地未食用的蜂巢、采摘地的蜂巢等样本均检出钩吻碱有毒毒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支持该急性中毒事件的原因为误食受断肠草花粉污染的野蜂蜜引起的中毒事件;(6)对事发地周围环境调查结合季节分析,当时是断肠草开花季节,蜜蜂有可能采集了断肠草花粉(蜜),患者直接食用了含有钩吻碱毒素的蜂蜜导致本次中毒事件发生[6]。

我国有毒花粉植物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当地为断肠草分布地区,则蜜蜂采蜜过程中有很大可能采集到含钩吻碱的断肠草花粉。外来务工人员对当地生长的各类植物种类不了解,容易误食相关有毒植物引发急性中毒事件[7,8],建议在各种有毒植物花盛开的季节,在当地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广播、折页、手机短信、知识讲座等宣传方式加强各类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本地养殖蜜蜂的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教育外来务工人员不要乱采割野蜂蜜食用,避免发生野蜂蜜中毒事。同时,教育家养蜜蜂的群众也应避免在有断肠草生长区域放置蜂箱,以防范类似的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猜你喜欢
中毒事件蜂巢花粉
花粉的烦恼
走进科学
云南: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提醒到正规市场购买注意食品安全
假酒中毒
换蜂巢
花粉过滤器
花粉过敏
火星上的“蜂巢”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
谨防食用油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