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章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消化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血液或体液传播[1]。目前最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兼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乙肝病毒是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大敌,我国发病率居世界前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占20%-30%)。全世界都非常重视,我国在75、85、95攻关项目中都列入重点课题来研究,并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目前对于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常给予药物治疗,而随着药物的不断研究,种类越来越多,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而对于该病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3]。现抽选本院收治的3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病毒性肝炎的针对性药物治疗效果。
抽选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5±1.2)岁。其中甲肝6例,乙肝19例,丙肝1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对性药物治疗[4],具体如下。
1.2.1 急性病毒性肝炎
(1)口服维生素C0.2g,维生素K48mg,每日3次;益肝灵或复方益肝灵2片,每日3次,l-2个月。
(2)甘利欣150mg或强力宁80-120ml加入10%或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并可给予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个月;亦可给予甘利欣150mg口服,每日3次或肝炎灵注射液4ml,肌内注射,每日1次。
(3)硫普罗宁(凯西莱)0.2g或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10%或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个月。
(4)有黄疸者,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0-40ml,或苦黄注射液40-80ml,加入10%或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5)急性丙型肝炎宜尽早使用干扰素,如α干扰素300万U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周3次,共4-6个月;或复合干扰素(干复津)9μg,皮下注射,每周3次,共6个月,还可加用利巴韦林(病毒唑)1.0-1.2g口服,每日1次。
1.2.2 慢性乙型肝炎
(1)口服药物:可选用益肝灵0.2g,草仙乙肝片0.4g×6片,百春胶囊0.3g×3粒,茴三硫(胆维他)25mg,羟甲烟胺片0.25g×2片,其中一种,每日3次。
(2)注射剂:可选用硫普罗宁或谷胱甘肽、强力宁或甘利欣。肝炎灵4ml0.4-0.6g肌内注射,每日1次。
(3)抗病毒治疗:用于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病毒复制活跃,血清ALT持续升高者,可选用:拉米夫定0.1g口服,每日1次,疗程至少1年以上(有的可产生耐药性,并产生HBV的YMDD基序变异,停用后有的可产生ALT反跳),思替卡韦(博路定),16岁以上及成年人0.5mg空腹口服,每日1次。替比夫定(素比伏),16岁以上及成年人0.6g,口服,每日1次。一般应至少服用52周。阿德福韦,成年人1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至少48周。
(4)免疫调节药:注意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①胸腺肽100mg(用前皮试)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胸腺肽α1.6mg,皮下注射,每2周1次,6个月为1个疗程。③抗乙肝转移因子2-4mg,肌内注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④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2-4mg,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每周2-3次,共6个月以上。⑤白介素-2,5000-1万U,静脉滴注,每日1次。⑥左旋咪唑50mg,口服,每日3次,每周连用3d,停4d,或其涂布剂,每次5ml,涂于两大腿内侧,每周2次。3-6个月为1个疗程。⑦α干扰素300万U,肌内注射,开始4周,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共6个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用),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9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5]。⑧香菇多糖片5片,口服,每日2次;或香菇多糖注射剂1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周2次。
(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还可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肝复肽)100-2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腺苷蛋氨酸(思美泰)1.0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熊去氧胆酸150mg口服每日3次,或氢化可的松5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仅限于高胆红素血症)。新鲜血浆200ml或人体白蛋白10g,静脉滴注,每周2-3次[6,7]。
(6)其他降酶药:如联苯双酯25-50mg,口服,每日3次。
1.2.3 慢性丙型肝炎
首选干扰素治疗。
(1)α干扰素300万U,肌内注射,每周3次,加服利巴韦林1.0-1.2g,每日1次,共24周。
(2)PEG 18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加服利巴韦林0.8-1.0g,每日1次,共48周[8]。
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观 察 组 中,显 效9例(占50.0%),有 效7例(占38.9%),无效2例(占11.1%),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显效6例(占33.3%),有效5例(占27.8%),无效7例(占38.9%),治疗总有效率为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患者有无黄疸、病情轻重和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硬化。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病毒、控制症状、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仅在急性丙型肝炎时提倡早期应用干扰素防止慢性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则需要抗病毒治疗。而选对药物及治疗时机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来说至关重要。
本研究中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9例(占50.0%),有效7例(占38.9%),无效2例(占11.1%),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显效6例(占33.3%),有效5例(占27.8%),无效7例(占38.9%),治疗总有效率为61.1%。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药物治疗能够提高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