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为何偏爱女性?

2021-01-07 01:08:3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那开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女士骨量骨质疏松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那开宪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致使骨密度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表明,女性是骨质疏松症主要受害者,目前,全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超过1亿,男女之比为3∶7,其中,80%为老年患者。

病例

李女士,60岁,平素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也没有什么不适,已经绝经5年。自退休以后常常和朋友外出活动,跳广场舞。一天,跳广场舞时没有站稳,摔倒在地,立即感到右侧髋部疼痛难忍,不能活动。朋友立即呼叫120,送到某大医院急诊科。经检查示右侧股骨颈骨折,立即收骨科病房住院。两日后行常规股骨颈置换术,术后2天,在医生指导下下地活动,一周后出院。住院期间医生告诉她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所致,李女士感到十分惊奇,告诉医生,她在退休前单位年年体检,也做过骨密度检查,均未发现有任何问题,平素不爱吃肉,以素食为主,还喜欢运动,为什么还会患骨质疏松症?医生告诉她,许多体检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的超声骨密度检查,测量部位是双手指或是足跟,这样的检查结果只能作为骨密度筛查,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最终诊断。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是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的结果。李女士还表示从小就不爱喝牛奶。医生告诉她骨质疏松症偏爱女性,由于女性骨骼发育特点不同于男性,骨密度比男性低。女性到更年期,雌激素分泌减少,骨量丢失较重。李女士平素以素食为主,又不喝牛奶,钙补充不足,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听了医生的话,李女士真没有想到骨质疏松症还有性别的不同,也没有想到骨质疏松症与生活习惯关系这么密切。从此,李女士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骨质疏松症为什么偏爱女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在同步增长。全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超过1亿,男女之比为3∶7,其中,80%为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超过50%,其中女性约占80%。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骨质疏松症偏爱女性的原因如下:一般情况下,女性一生的骨量最高值低于男性,而且还要经历妊娠、分娩、哺乳、绝经等一系列过程,这些都会导致女性骨量的丢失。又由于女性青春期发育及骨骺闭合均早于男性,并且体重和肌肉量大多比男性低,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偏弱,因此,女性的骨密度,尤其是骨量峰值比男性要低,这是原因之一;其次,随着绝经期雌激素断崖式下降,尤其是长期处于极低状态,它对骨的保护作用消失,骨的破坏增加,致使骨量流失速度远远高于男性,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此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一些女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常年待在家中、膳食不平衡、久坐不动、日照时间不充足等,使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是男性患者的2~8倍。

除女性外,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高危人群是那些?

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主要包括:①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②65岁及以下女性或70岁及以下男性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例如母系家族史、体质量过轻或严重肥胖、性腺功能低下、不良生活方式(嗜烟、酗酒、咖啡因摄入过多、长期营养不良或钙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盐饮食、活动少和日照少等);③曾有脆性骨折史或父母有骨折史;④存在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例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乳腺癌术后服用内分泌药物等。为了预防及控制骨质疏松症,可以将这些高危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骨质疏松症的不可控因素包括:种族(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与基因有关)、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这些因素都是我们自己不能控制的。可控因素: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缺乏运动、熬夜、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癌药等)。这些高危因素都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弯腰、咳嗽、肌肉运动、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仰卧时疼痛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有频繁性的腿脚抽筋。当这些症状出现,常常误诊为腰椎关节疾病。随着骨质疏松症的进展,椎体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多个胸腰椎压缩变形,使身高变矮。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轻度摔倒或日常的肢体动作即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如果患者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影响胸廓活动,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由于缺氧而导致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特别容易得感冒和肺炎。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发生的疾病,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脆性骨折病史和骨密度测定,很多体检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采用的是超声骨密度检查,测量部位是双手指或是足跟,这样的检查结果只能作为筛查,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最终诊断。对于无骨折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在未作骨活检以确定其微结构时,骨密度测量是实用、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测量的结果。基于骨密度检测结果,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①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正常成人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②降低1~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③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④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

要预防骨质疏松症最好从年轻时做起,而且越早越好。因为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此后峰值开始逐渐下降。年轻时增加钙摄入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骨生长,提高骨密度的峰值。如果在年轻时骨骼发育时期基础打得不好,“峰值骨量”偏低,就容易提前发生骨质疏松症。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年轻时做起,从小就要注意锻炼、常晒太阳、注意膳食平衡及补钙。此外,均衡饮食,增加富钙食品的摄入,平衡膳食中蛋白质、钙、磷三者之间的比例,避免不合理的配餐以及其他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应避免酗酒、吸烟、过度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以及过度减肥或过度肥胖;运动不仅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重建,而且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耐力,改善关节灵活性,改善步态和平衡能力,改善形体,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根据我国营养协会的规定,成人每天应摄入800mg的钙,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每天钙的摄入量应当≥1000mg;适当补充维生素D,剂量800U/d;多晒太阳。需要注意的是,钙剂只能预防或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单纯补钙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骨丢失或增加骨量才是主要治疗方式。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磷酸盐等;第二类为促骨形成药,包括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等。

猜你喜欢
李女士骨量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擦玻璃
故事会(2018年13期)2018-07-03 03:00:12
申请信用卡贷款装修房屋常州一女子被骗1万元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一女子骗领退休金被判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