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桑树害虫的发生量和种类,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生物相、栽培技术以及防治水平的不同,往往在地区间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存在明显差异。据统计,我国已知桑树害虫有630多种,分别隶属于14个目92个科,多数种类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昆虫纲,其次是少数的蜘形纲和腹足纲,其中能为害成灾的昆虫只有50余种。
6.1.1 桑螟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1)分布与为害
我国各蚕区均有分布。桑螟为害多在夏秋时期,幼虫吐丝将桑叶缀成卷叶或叠叶,幼虫隐藏其中,咀食叶肉,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灰褐色透明薄膜,久之则破裂成孔,群众称为“开天窗”。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 mm,翅展20 mm,体茶褐色,被有白色鳞片,有绢丝闪光。头小,两侧具白毛,触角鞭状。前翅有5条淡茶褐色横带,近臀角处又有一茶褐色斑点。
幼虫:初孵幼虫淡绿色有光泽,密生细毛。成长幼虫长24 mm,头淡赭色,胸腹部淡绿色,背线深绿色,胸腹各节有黑色鳞片,鳞片上生1~2根刚毛。
(3)生活史及习性
桑螟在江苏、浙江和四川1年发生4~5代,在山东1年发生3~4代,均以老熟幼虫越冬。桑螟在江苏江阴的生活史如图1。
桑螟在各地均是秋季发生数量多、为害重。初孵幼虫在叶背叶脉分叉处,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组织,仅留上表皮;3龄后吐丝折叶(或叠叶),潜伏其内取食,也有数头在折叶内食害,并留排泄物在其中。一叶食光,再转移至他叶,全株食光,则吐丝下垂,随风飘至他株,也有的沿枝干下爬,向附近桑株迁移,继续为害。越冬代老熟幼虫,选择寄主树缝裂隙、束草、堆草、蚕沙、蚕室天花板及各种缝隙中结茧蛰伏。
(4)发生规律
桑螟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同时与天敌、桑园地理位置及树型养成等也有一定关系。
夏秋季偏低温度及多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桑螟发生,中、晚秋蚕期结束后树上留叶多,留叶期长,有利于桑螟越冬代的生长,则越冬基数增大。溪滩等沙地桑园、通风透光及小气候环境相对干燥的桑园桑螟发生多,为害较重;一般乔木桑发生多,高干桑比中干桑重,中干桑比矮干桑重;同一桑园内,园边和路边的桑株受害重;春伐桑秋叶茂盛的桑园被害重;种绿肥的桑园比不种绿肥的发生多;家前屋后的桑园往往容易受害。
(5)防治方法
第一,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如秋蚕结束后及时清除桑园余叶和落叶,集中处理;冬季用石灰泥浆填塞树缝裂隙和蛀孔等,使越冬幼虫不能外出;及时清除室内的越冬幼虫;对蚕沙要集中堆制沤肥。
第二,诱杀。有灯光诱杀、束草诱杀等。
第三,捏杀幼虫。
第四,保护天敌。
第五,药剂防治。重点防治夏伐后的第1代幼虫,即喷治春伐桑园和夏伐田块补缺留叶的桑树。夏秋季重点防治第4、5代幼虫,应掌握在幼虫低龄阶段未卷叶前用药。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24%桑虫清(残杀威)乳油1500~2000倍液、40%乐桑(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500~2000倍液等。
6.1.2 桑尺蠖
桑尺蠖(Phthonandria(Hemerophila)atrilineata Butler)又名桑搭、造桥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
(1)分布与为害
国内各栽桑区几乎都有分布,近年来在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地的为害日趋严重。
越冬幼虫早春食害桑芽,常将桑芽蛀食成洞,严重时能将整株桑芽吃尽,使桑树不能正常发芽,严重影响春叶产量。低龄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组织,留下上表皮,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4龄后从叶片边缘吃成缺刻,对夏秋叶产量影响很大。
(2)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长20 mm,雄虫体长16 mm,体翅均灰褐色,翅面上散生黑色短纹。前翅外缘呈不规则齿状,翅面中央有两条不规则的波浪形黑色横纹,两纹间及其附近色泽较深。后翅具一条波浪形黑线,线外侧翅面颜色较深)。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2 mm左右,体躯圆筒形,从头胸部向后逐渐粗大。初龄绿色,后变成灰褐色,体背散生小黑点,第1、5腹节背面各有一横形突起,腹足2对,分别着生在第6、10腹节上。
(3)生活史及习性
桑尺蠖在江苏、浙江年发生4代,在四川年发生4~5代,在广东年发生5~6代。在江浙以第4代的3、4龄幼虫于11月中旬潜入束草、树皮裂缝或平伏枝条背风面越冬。日中气温上升,往往又能食害冬芽。翌年早春3、4月间又重新开始活动,再蜕皮2、3次,于5月中下旬(部分延至6月上旬)老熟化蛹。越冬时如未能找到保护场所,死亡率很大。
幼虫期共5龄,不同世代各龄历期不同。幼虫老熟后,在近主干地面或桑株裂隙及折叶中吐丝结薄茧化蛹。
成虫羽化以傍晚居多,羽化不久即交尾。成虫具趋光性,夜间活动。卵多产在枝条上部嫩叶背面,密集一处。初孵幼虫在叶背屈背而行,静止时倒挂叶下,食害下表皮绿色组织,使叶面呈现透明点,3龄后可将桑叶食成孔洞,4、5龄时多沿叶缘向内侵食,呈大缺刻。4龄后仅在夜间取食,白天静止于枝上背荫处,依枝斜立,状如小树枝。
(4)发生规律
桑尺蠖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桑园管理水平、蚕桑布局以及用药方法等有关。
冬季出现暖冬现象或持续低温时间短,夏秋季温湿度条件适宜,对桑尺蠖的生存与繁衍较为有利。桑园冬季管理松懈,清园和束枝、解束工作不到位,其越冬基数相对偏高。单一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得桑尺蠖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5)防治方法
第一,束草诱杀。
第二,人工捕捉。
第三,尽可能连片统一伐条,统一治虫,消除“过度桥梁”。
第四,灯光诱杀。
第五,保护天敌。
第六,药剂防治。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幼虫50%活动时为防治适期,可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或24%桑虫清(残杀威)乳油1500倍液、40%乐桑(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进行白条治虫。在蚕期间隙,掌握在幼虫低龄阶段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60%双效磷(敌马)乳油1000~1500倍液。晚秋蚕期结束后可全面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3000~4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速灭杀丁,氰戊菊酯)3000~4000倍液。
6.1.3 桑毛虫
桑毛虫(Porthesia xanthocampa Dyar),俗名金毛虫、毒毛虫、花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
(1)分布与为害
桑毛虫分布于欧亚各地。在江苏、浙江、广西、四川等主要蚕区常猖獗成灾,历史上在广东蚕区为害特别严重。
桑毛虫幼虫为害桑树的芽和叶,以越冬幼虫剥食桑芽为害最重,可将整株桑芽吃尽;以后各代幼虫为害夏、秋叶,吃成大缺刻,仅剩叶脉,严重时可将全园桑叶全部吃光。幼虫体上长有毒毛,可使人体皮肤发痒,严重的引起红肿疼痛、淋巴发炎,大量吸入人体可致严重中毒。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8 mm,翅展36 mm,雄蛾体长12 mm,翅展30 mm;体、翅白色,触角双栉齿状,土黄色;前翅内缘近臀角处有一黑褐色斑纹,雌雄成虫后翅均无斑纹;雌蛾腹部粗大,末端具较长的黄色毛丛,雄蛾腹部瘦小,尾端部尖,自第3腹节开始即着生短小的体毛。
幼虫:1龄幼虫灰褐色,2龄出现彩色和黄毛;成长幼虫头黑色,胸腹部黄色,背浅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和气门线黑褐色,均断续不相连,前胸背面有两对黑褐色纵纹,两侧各生一红色大毛瘤,上生黑色长毛;自胸部第2节起各节均有黑色亚背线突起,第6、7腹节背面各有一个红色盘状的翻缩腺。
(3)生活史及习性
桑毛虫1年发生的代数,依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江苏、浙江、四川以3代为主,局部地区4代,以幼虫越冬。越冬幼虫龄期不一,以3龄为主。翌年早春气温上升到16℃以上时,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开始为害桑芽,一般与冬芽萌发期相吻合。
成虫白天停伏桑叶间,傍晚飞翔,有趋光性。卵于夜间群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吃去叶背表皮和叶肉,蜕皮2次后分散取食,吃成缺刻,仅留叶脉。自2龄开始长出毒毛,随龄期增大,毒毛增多。幼虫具假死性,受惊即吐丝下垂,转移到他株为害,或垂落地面。越冬幼虫一般寻找叶背、树干裂隙、蛀孔等处吐丝作茧蛰伏越冬。
(4)发生规律
桑毛虫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桑园管理水平等关系密切。冬季“暖冬”,其越冬幼虫的自然死亡率低;桑园修剪不善或秋季残叶过多,其越冬幼虫数量明显增多;靠近果园或杨、柳等绿化行道树的桑园,桑毛虫发生严重。
(5)防治方法
第一,束草诱杀。
第二,堵塞树缝裂隙。
第三,人工捕捉。
第四,药剂防治。冬季或早春用药,压低越冬基数。末代幼虫越冬前立即进行喷药防治,随着时间推迟则药效明显下降,可用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氰戊菊酯)4000倍液喷洒。早春在越冬幼虫50%开始活动时,可喷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或24%桑虫清(残杀威)乳油1500~2000倍液、或40%乐桑(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各代幼虫发生期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开始,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
6.2.1 桑象虫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又叫桑蛘、桑象鼻虫、桑象甲、盘霉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
(1)分布与为害
全国蚕区均有发生,江苏、浙江尤为普遍。成虫在春季食害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芯,有时也吃叶片、叶柄及嫩梢基部,降低发芽率,影响春叶产量。夏伐后继续为害拳部刚萌发的嫩芽,为害严重的可将整株桑芽吃尽,造成桑树局部或整株发不出芽而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椭圆形,黑色,稍有光泽,大小4 mm×1.8 mm,头管状,向下弯曲形如象鼻。口器咀嚼式,触角膝状。鞘翅漆黑,上有10条纵沟,沟间有一条刻点,后翅膜质,灰黄色半透明,隐于前翅下。前后足较中足大,基节及腿节黑色有刻点,跗节红褐色,密生白毛。
幼虫:体柔软粗肥,圆筒状,稍弯曲,似新月形,无足。初孵化时乳白色,成熟后淡黄色。头部咖啡色。成长幼虫5.6 mm~6.6 mm。
(3)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大多以成虫在半截枝皮下的化蛹穴内越冬。次年3、4月间气温达15℃以上时,越冬成虫开始从枯桩上化蛹穴内钻出,在枝上爬行,日夜蛀食冬芽,吃成深洞。冬芽萌发后咀食嫩叶、叶柄及新梢,致使枯萎或折断。春伐或夏伐以后新芽萌发时,也能蛀食为害。成虫5、6月间产卵于剪伐后半截枝第一成活芽的上部。卵期5 d~9 d,孵化后的幼虫在半截枝皮下生活,蛀食成细狭的隧道。老熟后,即咬食木质部,营造一个上盖细木丝的椭圆形化蛹穴,化蛹其中。
(4)发生规律
桑象虫的发生与桑园管理水平及剪伐型式有关。桑树夏伐或春伐采用提高剪定的桑园有利于桑象虫的发生;桑园管理粗放,冬季及夏伐后不加整株的桑园发生多;桑园周围有篱笆桑的易发生;木质疏松的桑品种容易受害;桑蛀虫发生多的田块受害严重。
(5)防治方法
第一,采用齐拳剪伐,可减少桑象虫的发生和为害。
第二,不用桑树做篱笆。
第三,彻底修剪枯枝枯桩。
第四,诱杀。夏伐后剪取桑枝30 cm~60 cm,插于田间,诱成虫产卵,然后集中消毁。
第五,药剂防治。在春季越冬成虫出蛰初期或夏伐后,可全面喷洒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40%乐桑(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或8%残杀威(桑虫清)乳油2500倍液、或60%毒死蜱(乐桑)乳油2500倍液、或40%保桑灵(丙溴·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6.2.2 桑黄叶虫
桑黄叶虫(Mimastra cyanura Hope),又称蓝尾叶甲、黄叶虫。属鞘翅目、叶甲科。
(1)分布与为害
我国主要蚕区均有分布。特别在丘陵地区为害更重,浙江山区和四川等地桑园普遍发生。
桑黄叶虫主要以成虫咀食新梢嫩叶,轻者将叶吃成缺刻,重者将梢叶吃光仅留主脉,造成春叶产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该虫在梢端爬行飞舞和取食时,排出的大量粪便污染嫩叶及下部成熟叶,严重影响桑叶质量。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 mm~12 mm,长椭圆形,土黄色。头部黄色,头顶后缘有黑色山字形斑纹和一条中缝线。复眼大,黑褐色。前胸背板长方形,前侧角向前突出,中央有一浅纵沟,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凹,污褐色;中后胸黑色,有黑色绒毛。鞘翅黄色,布满刻点,外缘黑色。腹部肥大,背面可区分为5团褐色斑,尾节多露翅鞘外,蓝黑色有刚毛,腹面黑褐色,以黄色横带将其分为5节,并满布白色毛。
幼虫:成长幼虫体长10 mm,圆筒形稍扁,略弯曲,第5、6腹节较肥大。头部黑色。胸腹部土黄色,前胸盾及末节硬皮板均黑色有光。其余各节具深茶褐色瘤突。胸足3对,黑色。
(3)生活史及习性
桑黄叶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较干燥的沙质壤土背坎、石坎泥土中或山坡苔藓下表土中越冬。
四川4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中旬达高峰期。成虫羽化在蛹室中进行,经2 d~4 d至鞘翅呈蓝色时出土,先在草丛上爬行,经2 d飞到树上取食。
成虫白天活动,常数十头群集一叶上为害,沿叶缘向内咀食成不规则细齿状缺刻,间或蛀食成孔。成虫具假死性,受惊下落地面后即展翅起飞,以早晨露水未干前最明显。羽化后经6 d、7 d取食补充营养,即开始交配。产卵期一般10 d,卵主要产在有苔藓砂石侧面或近地面,也有产于石缝中的。
8、9月份幼虫开始孵化,先爬至附近草丛中,取食针叶苔藓或杂草嫩蕊,食后多在土石缝下潜藏;10月间,脱皮两次后,大量出现在地面,集中在苔藓丛上取食;然后寻找较干燥的泥沙地作蛹室。幼虫经3龄共8~9个月而化蛹。
(4)防治方法
第一,人工捕杀。
第二,留叶诱杀。
第三,药剂防治。春季4月下旬左右可先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朴树、黄角树等树木,降低虫口基数。当黄叶虫飞至桑树上为害时,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划片分区治虫。10月中旬在3龄幼虫集中取食的苔藓植物上,喷布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可压低越冬幼虫基数,减少来年成虫的发生量。
6.2.3 桑天牛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又叫啮桑、蛀心虫、大羊角、洋铗铗等。属鞘翅目、天牛科。
(1)分布与为害
各地普遍发生。成虫常在新枝上咬食皮层,成不规则状伤口,一旦皮层被吃成环状,影响养分输导,枝即枯死。产卵时,还在新枝基部咬成伤痕,易使枝条被风吹折。幼虫蛀食枝干,可深入根部,被害桑树往往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枯死。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雌48 mm,雄36 mm。体和鞘翅均黑色,密生黄色短毛,基部密生黑色光亮状颗粒,达全翅的1/4~1/3部分。头部中央有一条纵沟。触角11节,从黑色肾形复眼的凹陷部分生出。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刺状突起。足黑色,密生灰白色耸毛,腹面中央密生灰色耸毛。雌虫腹末两节略向下方弯曲。
幼虫:圆筒形,乳白色,长60 mm,无足,第一胸节较大,背面具硬皮板,后部密生深棕色小颗粒,中间有3对尖叶状白纹。第3胸节至第7腹节的背面各有一个长圆形突起,有帮助行动的作用,特称“步泡突”或“移动器”,其中密生棕色粒点。
(3)生活史及习性
桑天牛完成1个世代所需时间各地不同,浙江为2~3年,都以幼虫在桑株坑道内越冬。越冬幼虫在春暖后又开始向下蛀食,经1~2个冬季,可深达主干或根部。蛀食的坑道每隔3 cm~7 cm向外蛀成不定向的排泄孔,借以通气和排粪。幼虫老熟后,沿坑道转头向上1~3个排泄孔,横向咬一羽化孔的雏形,到达近皮层处,外观能见到树皮臃肿或断裂,有较粗木丝露出或皮层湿润,有黄褐色汁液外流,虫体即在该孔下方2 cm~5 cm、距皮层2 cm~4 cm处化蛹,虫首尾两端均填塞咬下的粗木丝。
成虫羽化后经4 d左右开始咀食填塞在羽化孔上端的粗木丝,再经2 d钻出羽化孔。产卵前期5 d~12 d,在此期间不断咬食1年生桑枝树皮。交尾多在夜间,产卵一般晚上8时后开始,次晨4时左右结束。卵多产在径粗10 mm左右的1年生枝条距基部6 cm~10 cm处。卵期20 d左右,孵化后即开始蛀食。
(4)发生规律
木质疏松的育2号、荆桑、湖桑199号等品种往往受害严重。附近有果园、绿化行道树或乔木桑等的桑园受桑天牛的为害重。桑园管理粗放、冬季不进行整株和挖除虫害株的田块容易发生。高干桑、中干桑的受害率明显高于低干桑。
(5)防治方法
第一,搜捕成虫。
第二,刺杀幼虫。
第三,避免栽植易受害的桑品种。
第四,保护天敌。
第五,药剂防治。从最下排泄孔用注射器、加油壶、喷雾器管注入药液,直接杀死幼虫。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各稀释30~50倍液,用脱脂棉花蘸取上述药液塞入最下一个排泄孔内,洞口用细枝插入封死,以防天牛幼虫上行逃逸;也可用50%辛硫磷乳液500倍液每株注入10 mL药液,或磷化锌毒签插入蛀孔进行防治。注药后隔5 d~7 d检查,如有新鲜蛀屑,应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