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伦,张旭伟,骆 孟,刘永保
(1.连云港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4;2.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颅内动脉瘤(IA)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1],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前交通动脉是颅内两侧大脑半球重要的吻合通道,解剖结构复杂,变异较多,任何一支吻合血管改变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前交通动脉发生的动脉瘤与其它部位比较,存在一些特殊的破裂因素[2]。研究显示[3],女性发生动脉瘤的可能性较男性更高,因此分析不同性别患者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因素可能更有利于针对性预防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发生。目前关于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06 例女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2~84 岁。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82 例,未破裂组24 例。纳入标准:①行头部或头颈部CT 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并经过DSA 确诊;②影像学资料保存完好无丢失;③动脉瘤单发。排除标准:①影像资料不全;②动脉瘤形态奇特,无法测量;③动脉瘤合并其他血管畸形;④动脉瘤为夹层动脉瘤。
1.2 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及动脉瘤形态学指标(动脉瘤的形态、瘤体高度、瘤颈宽度、AR 值);①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形态规则:瘤体为囊状,无分叶。形态不规则:瘤体呈分叶状,有子囊;②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动脉瘤的瘤颈宽度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相交处的两点间连线,瘤体高度是指动脉瘤底部最高点与动脉瘤颈部中点的连线。AR:瘤体高度/瘤颈宽度。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 软件。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两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将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指标进行ROC 曲线分析,计算最佳诊断阈值以及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及形态学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的高度、瘤颈宽度、AR 值、形态是否规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破裂组动脉瘤的高血压史和形态不规则的例数多于未破裂组,破裂组动脉瘤的高度、瘤颈宽度和AR 值均大于未破裂组,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形态学指标的单因素分析(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形态学指标的单因素分析(n,)
注:*表示t 值;#表示χ2 值
2.2 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多因素分析 进一步将有意义的变量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较大的AR 值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危险因素,见表2。进一步对AR 值进行ROC 曲线分析,ROC 曲线下面积为0.806,最佳诊断阈值为1.6,当AR 值>1.6 时,诊断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敏感度为86.40%,特异度为80.60%。
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因素颇为复杂,林博丽等[4]研究显示,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与患者年龄有关,并认为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好发年龄≥65 岁。Ye J等[5]研究显示,支持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与患者年龄的增高呈正相关,但是也有研究[6]支持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与患者年龄的增高呈负相关。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与患者的年龄无关。本研究中两组年龄、BMI 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可能与年龄及BMI 无关,也可能与本研究仅纳入女性患者,且动脉瘤未破裂组患者例数较少有关。
表2 女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两组间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吸烟是动脉瘤破裂的高危因素。Wiebers DO等[7]研究显示,约半数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当前有吸烟的习惯,超过30%的患者既往有吸烟史。本研究中两组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虽然部分患者有吸烟、饮酒史,但该群体整体女性少于男性,因此可坑与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无关。
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动脉瘤的破裂有关系[8-10],高血压应是诱导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应与血压的突然升高有关[11,12]。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高血压患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不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的破裂危险因素,说明高血压可能与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无关。另外本研究中两组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高血糖虽然会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多是损伤末梢小血管,而对于颅内大血管损害较小有关。
研究显示[1,13],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与动脉瘤的形状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进行了简单的分型,包括规则与不规则型,发现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分析原因为不规则动脉瘤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血流对动脉瘤壁的不均衡冲击导致的,在长期不均衡的血流冲击力作用下,原来相对薄弱的瘤壁,则会变得更加薄弱,只至最终发生破裂。而形态规则的动脉瘤瘤壁受到的血流冲击力也相对较均衡,因此破裂的风险也相对较低。动脉瘤的长径,瘤颈宽度,是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的常用指标[14,15],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种指标行单因素分析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多因素分析显示AR 值是女性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AR 值结合了以上两个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前交通动脉瘤的形态特征[16,17]。进一步对AR 值进行ROC 曲线分析,ROC 曲线下面积为0.806,最佳诊断阈值为1.6,当AR 值>1.6 时,诊断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敏感度为86.40%,特异度为80.60%。因此,AR 值>1.6 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AR 值>1.6 是女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相关风险因素,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参考这两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