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东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肾脏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存在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由于肾脏肿瘤种类多样,极易漏诊、误诊,能精准诊断患者疾病类型极为重要[1]。目前,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直径大多在4cm以内,AJCC肾癌分期中便将Tla期标准肿瘤发病部位局限于患者肾脏部位,且肿瘤最长直径≤4cm[2]。据调查显示,肾脏肿瘤种类较多,临床常见嫌色细胞癌、乏脂肪错构癌、透明细胞癌及噬酸细胞腺癌等四种癌症类型。若能在患者患病初期准确、全面的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对于选取诊疗方式和改善预后均有明显效果[3]。故本院特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0例肾脏肿瘤患者为对象,开展了探讨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CT鉴别诊断的专项研究,总结如下。
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且以该时段中就本院进行CT检查的70例肾脏肿瘤患者为对象。组中37例男性,33例女性,年龄区间22~65岁,平均年龄(50.26±5.2)岁。其中,11例嫌色细胞癌、14例乏脂肪错构瘤、31例透明细胞癌及14例噬酸细胞腺瘤。纳入标准:①实质期或皮髓质期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CT绝对值≥90HU,增强幅度>50HU,单肾单发型肿瘤且横截面≤4cm;②经CT检查未有明显典型症状且腰部有轻微肿胀、疼痛感;③肿瘤未向周围侵犯,无静脉癌栓及远处转移迹象;④经病理学检查患者确诊为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疾病。研究起始,且自研究起始,其涉及内容均获得所有对象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同时报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了批准。四种肿瘤类型对象基线资料对比未显示明显区别性(P>0.05),均衡可比。
70例对象均实施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技术扫描检查。应用高压注射器将碘海醇注射于患者肘前静脉,剂量为350mg1/mL,流速未3ml/s,单次注射75~100ml。待注射药物成功后65~75s时段、注射后3~5分钟时为患者行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增强扫描检查,确定5mm和0.5mm的重建层厚扫描值,依次获取对应肿瘤横截面的扫描图像,部分病例还作冠矢重建和VR重建后处理。本院此次研究中,使用的CT机型为philips256ⅰCT扫描仪;各筛选病例均进行标准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病灶强化曲线分晰。
统计平扫及增强扫描后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噬酸细胞癌及乏脂肪错构瘤四种肿瘤数据情况,并统计其强化百分比数据情况。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噬酸细胞癌及乏脂肪错构瘤在各期扫描结果数据方面对比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噬酸细胞腺癌排泄期CT(100.54±10.48)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类型(P<0.05),详见表1及图1、2。
表1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四种肿瘤数据对比表()
表1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四种肿瘤数据对比表()
乏脂肪错构瘤(n=14)CT 平扫 36.12±7.41 36.49±6.54 41.63±8.46 41.57±8.84皮髓质期 132.52±40.79117.69±28.49147.95±46.25129.84±16.57实质期 111.56±26.2198.76±17.64 131.26±26.74110.35±16.58排泄期 82.46±14.96 68.95±9.87 100.54±10.48 87.48±14.06项目 透明细胞癌(n=31)嫌色细胞癌(n=11)噬酸细胞癌(n=14)
排泄期嫌色细胞癌强化百分比(0.91±0.41)%均低于透明细胞癌(1.36±0.64)%、噬酸细胞癌强化百分比(1.47±0.3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三期增强扫描四种肿瘤强化百分比对比表()
表2 三期增强扫描四种肿瘤强化百分比对比表()
乏脂肪错构瘤(n=14)皮髓质期 2.92±1.64 2.26±0.55 2.66±1.12 2.29±0.92实质期 2.27±1.14 1.74±0.68 2.17±0.68 1.74±0.37排泄期 1.36±0.64 0.91±0.41 1.47±0.35 1.17±0.24项目 透明细胞癌(n=31)嫌色细胞癌(n=11)噬酸细胞癌(n=14)
据调查显示,肾脏肿瘤在临床疾病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理类型的特点。各类肾脏肿瘤疾病的病理表现差异较大,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肾脏肿瘤患者早期进行诊治,全面、准确掌握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并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极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影像学技术更为精准、全面,在诊断肾脏肿瘤疾病类型方面效果优异[4]。此外,CT及多期动态扫描检查在鉴别4cm肾脏肿瘤类型方面价值显著,是临床诊断肾脏肿瘤类型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人体肾脏器官功能复杂,供血丰富,各肿瘤疾病类型存在差异。目前,临床常见嫌色细胞癌、乏脂肪错构癌、透明细胞癌及噬酸细胞腺癌等四种癌症类型。透明细胞癌是最为高发的肾脏肿瘤类型,高达70%,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5]。透明细胞胞浆透亮,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富含囊性及实性结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安全健康。嫌色细胞癌呈现质地均匀的实性结构,在影像学检查下期肿瘤边界清晰且无包膜。调查显示,嫌色细胞癌的发病率较透明细胞癌低,发病率仅占肾脏肿瘤疾病的4%~10%。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部分肿瘤则有明显的钙化及坏死囊变趋势,但囊变趋势有限。噬酸细胞腺瘤外形较为平整光滑,肿瘤钙化和坏死囊变风险较小,多见于患者神皮层部。经影像学检查,可见噬酸细胞腺瘤内含有丰富噬酸颗粒和噬酸胞质,多呈现巢索状。乏脂肪错构瘤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平滑肌和血管,若脂肪含量较少且呈现少而分散的病灶分布时,乏脂肪错构瘤的脂肪密度较低,经CT诊断不明确,极易出现误诊问题[6]。
在本次研究中,噬酸细胞腺癌的CT动态增强扫描各期强化程度均高于各类肾脏细胞癌症类型,排泄期嫌色细胞癌强化百分比(0.91±0.41)%均低于透明细胞癌(1.36±0.64)%、噬酸细胞癌强化百分比(1.47±0.35)%,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本次实验仍存在样本不足等缺陷,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综上所述,在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诊断时行CT鉴别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区别嫌色细胞癌、乏脂肪错构癌、透明细胞癌及噬酸细胞腺癌等四种癌症细胞的病理学特征,能有效提高早期疾病诊断率,促进诊疗效果,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