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鼎(北京建筑大学讲师)胡 萍(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传统瓷业遗产是中国价值突出的文化遗产类型。在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陶瓷窑址有71 处,在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产业遗产项目中占四分之三 。2015 年3 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瓷业聚落遗产作为“一带一路”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其价值内涵和保护利用展开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现有的瓷业聚落研究,大多以考古发掘和文献研究为基础,仅对陶瓷产品、陶瓷生产设备(窑炉)和陶瓷生产工艺进行形态学、类型学研究,[1]对瓷业聚落进行整体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较罕见,因而在此方向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景德镇为例,利用文化人类学理论对其聚落形态进行了分析。景德镇是首批24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瓷器御供中心和中国瓷业技艺的集大成之处,景德镇是研究中国传统瓷业聚落的典型案例。
地理学和建筑学在聚落景观研究领域具有悠久的传统,其多以类型学和形态学为手段,将聚落景观视为一个外在的、静态的、可被科学分析的客体对象。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受到文化人类学影响,西方学界开始反思这种客体化的“景观”概念, Cosgrove[2]和Bender[3]认为这种与文艺复兴时发明的透视法和理性主义哲学密切相关的“景观”概念把观看者及其生命体验排除在被描述的画面之外,批评景观的形态学研究中对当地文化的漠视。
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引入,使得聚落景观研究逐步摆脱了基于视觉的地理学传统,转而去寻找历史的、功能的、生态的解释。对于生活在聚落中的“局内人”而言,并没有风景与自我、主体与客体的清晰区分,而是一种混合的、模糊的社会意义与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整体,[4]局内人观察和体验到的聚落景观是集体生产、居住和维持的存在。因此,世界上没有“环境”,只有“景观”,景观研究需要置于异文化的习语中对其建构过程或文本翻译过程进行解读(表1)。[5]
因此,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要求聚落景观的研究者和遗产保护者应当以局内人的视角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法,要求作者通过长时段的当地体验和当地生活,融入地方共同体,从而理解该文化成员常用的关键词语和文化符号,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描述和体验这些词语和符号的运用方式,建立聚落景观中的符号网络,挖掘其无形价值。[6]
自2012 年起,笔者开始对景德镇老城空间和居民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结合诸多历史地图与文献档案,笔者发现瓷业聚落的空间形态在自然环境、产业功能和信仰礼俗三个意义上都展现出二元结构特征。这里使用的二元结构分析,延续了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提出的“二元对立心理结构”理论[7]。布迪厄在对柏柏尔人的住宅空间研究中,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建筑人类学的分析工具,他认为建筑空间二元结构的基础是几组同构附属关系:“日常功能-精神功能”,“住宅-世界”等。[8][9]笔者在审慎考究历史文献和长期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探索了景德镇空间结构的细微图景,讨论了中国瓷业聚落中 “二元对立结构”特征及其形态与内涵,从而尝试探究将 “二元结构”的建筑人类学分析[10]拓展到聚落与城市层面的方式和方法。
景德镇瓷业聚落的空间结构,可以在自然环境、产业功能和信仰礼俗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景德镇自然地理特征影响着产业功能分布,产业功能分布决定了精神性空间的格局,由此形成了老城区“上与下”、“水与火”、“水神与火神”等一系列二元概念和精巧的空间结构。
图1 景德镇三级阶地、功能分区和重要建筑分布。图注:所属阶地:a 第一阶地;b 第二阶地;c 第三阶地。功能分区:A 陶瓷物流包装和生活服务区;B 陶瓷贸易和居住区;C 瓷业生产区;D 御窑厂。(作者自绘)
瓷业聚落与其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赵利中在对瓷业的知识考古研究中指出,以“窑”为核心概念的中国陶瓷命名分类体系,是舆地类政治空间格局和疆域地理思想在事物理解上的反映,是土地文明伦理的独特“人-地”关系在事物体认中的彰显。”[11]瓷窑的选址和瓷业聚落的建设都是在对自然环境的“堪舆”基础上进行的。[12]
清雍正乾隆年间督陶官唐英著《陶冶图说》开篇有:“景德一镇,僻处浮邑境,山环水绕,中央一洲”。山水之间的洲地地形的高低之别,使得老城居民描述“东”、“西”方向时用“上”、“下”指代。这种上下概念也体现在“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这个接近对仗的景德镇地形民谚中,其中前半句为“下”,后半句为“上”。居民对地形的“上-下”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景德镇洪水频发,上下概念描述了雨季的洪水侵害的情况。第二,景德镇素有使用瓷业垃圾堆填低洼地带的习俗,上下的描述反映了建筑基础的稳固程度。第三,上下概念反映了舆地概念中的地位尊卑,上指向五龙山、珠山方向,在自然序列中具有较高的伦理等级,因此是皇家御窑厂的选址所在。
地理概念的高下之别,得到地质勘探资料的印证。1985 年《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图册》中,对景德镇市区的岩土和地质情况进行了总结。景德镇老城区地处昌江和五龙山系之间的条状地带,可分为三种地质地貌类型:一级阶地,昌江沿河到前街附近,洪水时会部分淹没,岩性为成分多变的填土层。二级阶地的较低部分,大致为前街到后街之间,岩性为陶瓷瓦砾形成的填土。二级阶地的较高部分,范围从后街到五龙山、马鞍山山坡下,下伏第三系红色岩系。(图1)
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的空间范围大致以“前街”为界,地基疏松、频受水灾的一级阶地为“下”,地基坚实、地面干爽的二级阶地为“上”。笔者结合实地访谈,对1950 年《最新景德镇详图》中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绘制了景德镇历史地形图。其中,五龙山脉包括四条主要支脉和两条次生支脉,将景德镇的二级阶地划分为五个瓷业生产地理单元。(图2)
图2 景德镇镇区的历史地形地貌,被五龙山脉划分出的五个瓷业生产地理单元:A 茶园坞、B 薛家坞、C 御窑厂、D 江家坞E 杨家坞)(作者自绘)
自然地理概念中的“上-下”之别为产业功能的“水-火”二元概念提供了地理背景。陶瓷行业包括原料物流、成型烧制、包装商贸三个主要产业环节共72 个细分行业,每个产业环节都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功能区域。(图1)
沿江地带的一级阶地以码头为中心形成包含原料物流、瓷器零售、瓷业包装等业态的综合水运功能区。在水运功能区中,码头成为日常生活的核心概念,在居民的空间认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蔑业行帮分为“上码头”、“中码头”、“下码头”三个主要帮派。历史上昌江南北方向有23 个码头,由此形成20 多个水运功能区段,当地人直接用码头名称来指代相应的城市地段。
成型烧制区域因聚集大量窑房,是地方文化中“火”属性的区域。上文提到的五龙山形成的五个地理单元中,其中一个是御窑厂及其官窑所在,另外四个为民窑集中区,即景德镇民谚中“四山八坞”所在区域。明中期文学家王世懋对火光冲天的窑火景象描写道:“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景德镇清代龚轼所作《陶歌》中则有“满窑昼夜火冲天,火眼金睛看碧烟”,“窑火如龙水似云,火头全仗水头分” 等句。这种火属性的描述,进一步延伸到城市地名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凤凰为名的地名 ,例如在《景德镇地名歌》中有“凤凰展翅半边街”之句,在河西、三闾庙和太白园地区均有凤凰山,在半边街、童关栅门均有凤凰桥。
明清以来,景德镇在活跃的瓷业经济和移民人口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的信仰和礼俗文化,形成了与瓷业活动高度相关、类型丰富的信仰礼俗空间。景德镇的信仰礼俗空间具体分为三类:服务于地缘共同体的27处会馆、服务于业缘共同体的20 多处行业工会、服务于信仰共同体的30 多座寺庙,其中同乡会馆和行业工会有较强的行业管理和议事功能,通常位于相应产业功能区域或同乡聚集地带,寺庙则由于当地礼俗文化的二元性而在空间分布上也显示出了二元的特征。在当地具有核心地位的信仰是水火二神,他们突出反映了城市精神层面中二元对立概念。水神寺庙是当地船帮和物流从业者的礼俗活动中心,火神寺庙是当地窑帮及陶瓷从业者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从人口学意义上,物流从业者和陶瓷从业者构成了景德镇人口的四分之三,[13]因此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礼俗仪式揭示了聚落空间在精神层面的深层结构和文化意义。
火神寺庙即各类陶瓷祖师庙,基本集中分布在二级阶地之上。为了供奉瓷器原料、成型、烧造、窑具、修补等瓷业生产环节产生了不同的祖师神祉,修建了相应行业群体议事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神庙建筑,形成了相应的陶瓷行业信仰体系。其中,瓷业原料业有玉土神庙,供奉高岭土神;成型业有师主庙,供奉师主赵慨;烧造业有佑陶灵祠,供奉风火仙师童宾;瓷器修补业有祭师祠,供奉陶大相公、陶二相公;瓷器窑具(匣钵)业有新社公庙和郑王庙,分别供奉钱大将军和郑大元帅。火神庙中为首的是清代督陶官唐英在御窑厂中建设的佑陶灵祠,专门供奉“风火仙师”童宾,其在《火神传》碑刻中写道:“夫五行各有专司,陶司于火”。佑陶灵祠位于景德镇居中的、等级最高的地理单元中,在信仰体系和自然区位中都处在城市火神崇拜的核心。此外,景德镇120 多座窑房中,都有供奉火神童宾的神龛,在每次烧窑之时会焚香祷告,在冬至前后会进行“暖窑神”的供奉活动,同时在窑房前空地上进行“踩地戏”娱神活动。(图3)
图3 陶瓷祖师庙和水神庙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实地调查后自绘)
景德镇老城有9 座水神寺庙,供奉7 个不同神祉,分别是晏公庙、三闾庙、水星阁、泗王庙、哪吒庙、龙王庙、水府庙等。这些水神神祉有三个作用,其一是保佑各船帮水运安全,其二是庇佑居民免收洪涝之灾,其三是祈求窑火安全,城市免受火灾威胁。水神庙大多位于昌江沿岸的码头附近,庙前与码头之间的空间是当地人进行“买水”殡葬活动的场所 ,而不在昌江岸边的两座龙王庙,位于地势卑下的塘洼聚集处,是古时墓葬聚集地。因此,“水神-火神”的礼俗空间,一定意义上还具有“死-生”、“阴-阳”对立的内涵 。
景德镇清代龚轼所作《陶歌》第四十六首:“徵说形家是火龙,水星一阁镇高峰。”依照堪舆风水之说,景德镇的地形有如火龙,因此刘克斋刺史在昌江边的杨梅墩上建水星阁以镇之。这里“火龙”之说,暗示了自然地理与窑火功能及其礼俗含义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地理-功能-礼俗”三位一体的聚落文化内涵。其中“水星”镇压这“火龙”之说,又将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聚落文化揭示出来。
上文分析了景德镇老城区“上与下”、“水与火”、“水神与火神”的二元同构关系。为了探究这种二元结构对聚落具有何种文化影响,我们还需详细考察聚落中日常生活、空间营建和时间节律。下文分析表明,二元心理结构影响下,聚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形成特定的认知地图,空间街巷和地块大小也展现出特定布局模式,聚落时间呈现出相应的节律性特征。
瓷都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围绕着原料物流——瓷器制作——商贸物流的瓷业链条展开,在城市中形成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从日常生活的流动性角度来看,二元概念此时不只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向量式的。在其流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居民认知地图,“窑”和“港”构成了居民日常体验中的“上”、“下”两个空间锚点,在两类锚点周边则形成柴行、白土行、坯房、瓷行、茭草行等瓷业交易、加工的日常空间节点。瓷业原材料到达码头后,瓷土、高岭土向上运到“坯房”中进行成型,窑柴则经弄堂运到“窑上”去进行陶瓷烧制,因此瓷土、窑柴等原燃料采买、运输过程,形成向“上”的流动。窑房中制作完毕的瓷器向下运到茭草行进行包装,再至瓷行中进行储藏和贸易,最终到码头进行外运,形成了陶瓷成品的向“下”的流动。这种方向的二元概念,体现在主体的有意识或潜意识活动之中,诞生了一系列瓷业习语,例如,窑房中负责购买窑柴的工人称为“下港先生”;当地人把向西走称为“下港”,或到“港下”去。(图4)
图4 瓷业链条下的流动性和日常生活空间
景德镇基于日常生活的往返方向性运动,反映在城市空间中则是垂直于江岸的“弄”和平行于江岸的“街”。距离港口的远近不同的“后街”和“前街”构成城市的主干路网和高等级商业街道。前街将一条弄划分为“上弄”和“下弄”两段,对应着上文二元自然地理结构中空间边界。弄是城市日常生活展开的空间,其中下弄的尽端是港口和水神庙公共空间,下弄中段是柴行、白土行、茭草行、瓷行遍布的物流商业空间。上弄中段是窑房、坯房遍布的生产核心空间,上弄尽端则通往高处的陶瓷祖师庙和五龙山。这种空间营建的二元关系,还表现在社会阶层和尊卑意义上,下弄是中小规模资本的商人和城市贫民居住的空间,上弄则是大资本的窑户、富人居住之地。不同的经济实力和资本规模,在空间营建上形成不同的地块尺度和建筑风貌,下弄中以面宽三米、平面规模数十平方米的低矮店铺、住宅为主,形成较小尺度的城市街区,上弄则是以面宽十米以上、平面规模数百平方米的院落式住宅或大型厂房为主。由此,街之“前-后”、弄之“上-下”、地块之大小、街区之广狭、阶层之贵贱,构成空间营建中的二元对立关系。(图5)
图5 景德镇街巷尺度和用地模式(作者自绘)
陶瓷生产和礼俗活动表现出以农历年为周期的节律性特征,形成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陶瓷生产作息制度。具体而言,在瓷用原燃料的开采供应、瓷器的成型烧造和瓷业礼俗活动三个层面均体现出二元性特征。自然时间的“干-湿”、“冷-暖”的二元因素,为原燃料的“断-供”和瓷业生产的“开-禁”的二元时间结构提供了环境基础,也对瓷业礼俗的时间结构造成影响,形成了以农历年为周期的礼俗时空网络。瓷业祖师庙中的酬神做会是这一时间节律的集中体现,酬神活动多集中在每年的三到六月间天气日渐转暖的阶段进行,小器匣钵业、窑砖业、烧窑业、大器匣钵业、做坯业依次在上文提到的郑王庙、十八渡、佑陶灵祠、新社公庙、师主庙举行酬神活动。[13]而在立冬节气天气渐凉之后,佑陶灵祠则开始唱戏酬神,开启一百多座窑房演出“踩地戏”的“暖窑神”活动。自然时间的二元概念和瓷业崇拜的文化实践,体现了瓷业聚落的时间结构,这种时间二元结构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空间聚落二元性的一种文化表征。
将龙泉窑、建德窑、吉州窑、耀州窑四个中国传统瓷业聚落案例与景德镇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瓷业聚落空间的共性特征。第一,瓷业聚落通常选址在水系与山岭之间的 、垟、塘等地形旁,这种高低起伏的自然地形成为聚落二元结构的普遍基础。第二,陶瓷产业由原料、生产、商贸等产业环节构成,因此瓷业聚落通常体现为窑、市、街、码头等功能性空间要素的集合,码头、市场的亲水性和窑炉的憎水性,构成了功能分区二元性的基础。第三,大型瓷业聚落中基于产业环节和社会群体形成的神庙、行会等礼俗空间具有水、火等不同的属性,为二元性的礼俗空间结构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在自然环境、产业功能和信仰礼俗三个层面上,瓷业聚落的二元性空间结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在陶瓷文化与工艺知识中,水火二元性一直是备受强调的重点,这可能构成了瓷业聚落空间二元性的知识基础。《天工开物·陶埏》开篇即指出,“宋子曰:水火既济而土合”。[14]宋应星引用《易·既济》的“水在火上,既济”之语,强调水和火的交互作用是黏土化身为瓷器的基础。因此,陶瓷文化中“水火既济”的二元对立心理结构,可能对瓷业聚落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
清《饮流斋说瓷》云,“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浅深、釉胎之粗细,兼籍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15]可见在传统瓷业文献中,瓷业被认为是“天时”、“地力”与“人巧”相结合的过程。陶瓷文化中“水火既济”的二元思想,暗合一年中的冷暖交替和冬夏轮回,形成了相应的二元时间概念,并影响了当地的瓷业文化实践。另一方面,这种思想还作用于聚落成员所形成的的潜意识,强化了陶瓷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概念框架。
表1 五个瓷业聚落情况对比
传统聚落空间在“自然地理-产业功能-信仰礼俗”三个维度上的二元同构关系,对聚落的日常生活、空间营建和时间节律都形成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和传统社区的瓦解,景德镇的传统空间结构和历史城市风貌日渐模糊,这种二元结构的功能需求和礼俗基础也逐渐减弱。二元空间结构是景德镇城市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核心特征,它的保护对于复兴城市营建传统和延续日常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对景德镇瓷业历史城市保护工作进行如下探索。
首先,瓷业城市的保护,应当尊重和延续聚落的自然结构。应整体保护御窑厂及周边具有历史意义的山水环境、城市微地形和传统地形类地名,对山环水绕的老城眺望性景观进行整体评估、保护和管理。其次,结合历史城市更新项目,整合城市蓝绿空间和传统礼俗空间,重塑老城开放空间体系。结合陶瓷祖师庙的修复和展示,梳理五龙山绿地开放空间体系;结合水神寺庙修复及庙前空间整治,营造滨江码头文化带。最后,作为人口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景德镇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居住意愿和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旧城基础设施,使老城居民的文化身份、生活记忆、场所体验等无形文化价值得以延续和传递。
值得注意的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城市的保护与更新面临巨大压力。景观人类学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当地人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的扎根式视角。笔者认为,聚落保护和营建活动应当对当地习语、日常生产生活和信仰礼俗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遗产保护不仅应关注有形的物质实体,还应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