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文字说明/白光华)
(藏品文字说明/汪哲宇 白光华)
碗为侈口,深弧腹,圈足,外底无釉。外壁以釉里红勾描缠枝莲纹及卷草、变形莲瓣,最后以釉里红填涂隙地;内口沿饰釉里红缠枝灵芝纹,内底心双圈内绘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该器器形周正,但由于釉里红呈色灰暗,只有局部泛红,整体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最终落选。
明初“国俗尚红”,受此影响,洪武时期的御器厂也开始烧制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釉里红瓷器,并且不断试验和探索。尽管烧出来的瓷器品质大多并不高,但为之后的永乐、宣德鲜红釉瓷器、釉里红瓷器的成功烧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炉为鼎式,束颈,鼓腹,兽蹄足,“S”形双耳。颈部饰鼓钉,耳与腹部连接处贴如意形雕件。通体绘青花海浪仙山纹。
该器是明代御器厂生产的瓷器中最富匠心的瓷器之一,如:为规避因坯胎过于厚重,而容易导致炸坯、变形、塌陷等烧成问题,成型时,工匠特意将双耳、口沿、三足做成空心,并且留了透气孔;底部不施釉,以便入窑时,在下面用垫柱支撑,尽量减轻三足的承重力,防止足部变形。目前,全世界只见三件,其中,两件为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传世品,一件就是这件出土修复器。
杯侈口,深弧腹,丰底,圈足。内底心花卉纹中书“永乐年制”四字篆款;外口绘缠枝莲纹,足部绘卷草纹。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正压合于手的虎口处,给人以沉重压手之感,故有“压手杯”之称。
压手杯为永乐御器厂名品。明末谷泰《博物要览》谓:“若我永乐年造压手杯,坦口,折腰,砂足,滑底。中心画有双狮滚球,球内“大明永乐年制”六字或四字篆书,细若米粒,此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传世可久,价亦甚高。”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4 件永乐年款的压手杯。此压手杯虽为御窑遗址出土仅有的几块残片修复器,但它的出土,是对传世品及文献记载的有力实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八宝
罐为鼓形,盖作嵌入式(又称“坐盖式”),盖中间钻有一为安装金属钮环预留的孔。罐身绘两只黄鹂顾盼和鸣于风柳之间,四只或飞或欲飞状白鹭,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了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画意。
该器款识书写格式颇具匠心,即为避免纽环遮蔽款识,特意将其写作横式,而罐底部的款识写作竖式,以求同时翻转过来看时,有对称稳重之美。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八宝
(藏品文字说明/汪哲宇 白光华)
绣墩,呈鼓形,圈足,砂底。内外壁及内底均施釉,面底无釉露胎。面部大部分残缺,应镂四出莲花形,并用青花勾勒,似四束藏传佛教多用的“多面如意宝”组成的十字形纹饰。外壁镂古钱样式,并以青花勾线,其钱纹上下左右相互勾连,钱作窄缘广穿,穿内作五瓣桃花一朵,花瓣连接外缘处以叶为饰。将此器与御窑遗址出土的其他同类器物对比,可知其为青花半成品,待饰釉上彩后还需二次入炉烘烤。
从整体看,该器适合纹样的设计布局非常精巧,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未能完美烧成而落选。
广口、短颈、圆腹、平底,中间主题纹饰为青花云龙纹,上下腹部绘卷草、变形莲瓣纹。
该器是明清御窑瓷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比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同时期龙纹大缸和北京定陵出土的明嘉靖青花龙纹缸还大一号。烧制如此庞大,而且还不能有明显缺陷的瓷缸,这对当年生产工具简陋、工艺技术还不成熟的御器厂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在御窑遗址南麓窑炉作坊遗址发现数十口这样的缸片就是证明。
熏分上下两截,腹内中空,以子口相合。鸭头、腹、尾部饰墨绿色低温铅釉,啄、足饰黄色铅釉,头、腹侧部涂土黄釉,翅及背羽锥刻处填孔雀绿釉。鸭足与中空的方形器座相连,器座底部书“大明成化年制”款。器座四侧镂作海棠形,施铅绿釉,座面、座足凸边饰茄皮紫。
该器设计巧妙,特别是腹部合缝处子口上分布均匀的六个小孔的设计,最为精绝,它地利用了景德镇高温瓷器子口的不可能完全密闭性特点,通过六个孔与子口的缝隙,与鸭头中空相通,从而起到烟囱作用。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藏八宝
杯敞口,深弧腹,圈足,杯内近口沿处绘青花线一圈,外壁斗彩海水应龙纹。四条应龙在海水上奔腾,应龙上部以四朵祥云相隔。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方框。
此杯造型小巧,纹饰精雅庄重,但因变形而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