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互联网+”视角创新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这是广大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给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影响,反思目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互联网+”手段创新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并提出需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策略,以期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探索一条新路径,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郭珊珊(1988-),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信息学校,中职英语教学助讲,硕士,研究方向: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课程在中职教育阶段,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帮助中职学生积累英语知识、形成英语素养的关键教育载体。随着当前社会发展全面步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诸多传统行业领域的结合日渐紧密,这也迫使教育教学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以此作为载体,对英语教学实现优化构建,切实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成效。
一、“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教育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对传统教育模式全面革新,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全新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发展方向。“互联网+教育”以思维方式培养为导向,真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启发、开拓和训练,最终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本身并非一种固定形式,其更加偏向于一种理念、方法,具体要如何使用,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将“互联网+”运用起来,能够在多个方面体现出积极作用。第一,互联网渠道中,拥有丰富的英语素材,这可以对教学内容实现拓展与充实。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异常迅速,演化出多种形式,其中就有不少和英语相关的新媒体,如英语学习、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新闻等,将这些素材引入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大大丰富,打破教材的桎梏。第二,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可以构建起第二课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起课外的学习空间,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也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互动,这样能够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第三,“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具体的成果,如软件系统、硬件设备等,将这些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够实现教学活动本身的优化,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二、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环节,中职阶段所开展的英语教学,整体难度并不高。但是由于受到生源的限制,不少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1. 拓展不足。结合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开展来讲,目前表现出一个明显问题,即教学内容以教材为核心,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的英语知识、使用到的案例素材,都是教材上现成的内容。而对于教材之外的素材内容或是英语知识,涉及很少。这样就造成英语教学活动桎梏于教材范围之内,并未进行相应的拓展,既没有横向的拓展,也没有纵向的拓展,这样一来就让教学活动浮于表面,整体教学深度不足。
2. 局限课内。在“互联网+”的视角下,“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面向各类人群提供教育服务,这就表现出了很强的兼容性与全面性,学习者不受限制,可以自主选择。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特点,对中职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就可以发现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仍然是以课堂为核心,教师立足课堂,对学生展开知识讲解和学习指导,而在课堂之外,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動比较匮乏,课堂之外的时间并未被有效利用。
3. 缺乏趣味。中职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年纪尚小,对于学习的认知比较浅薄。尤其是不少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仍然采取理论化的讲解模式,向学生进行单向输出,课堂教学未能体现出趣味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三、“互联网+”需遵循的原则
“互联网+”作为一种理念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中职英语教学要让“互联网+”与英语课程紧密结合,发挥出理想作用,需要对一些根本原则形成把握,在实践中予以遵循。
第一,多元结合。要将“互联网+”运用到中职英语教学,需要实现二者的多元结合,也就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手段,推动英语教学的互联网化发展,构建起多种不同的“互联网+”英语教学的具体模式。
第二,以学为本。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学活动需要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的结合,也需要关注这一点,设置相应的活动,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兴趣导向。兴趣乃驱动学生学习行为的核心内在因素,尤其是对于尚未成年的中职学生而言,其本身的学习动机就不清晰,自身的内在动力不足,需要通过外在的兴趣刺激,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四、基于“互联网+”创新中职英语教学的策略
“互联网+”与中职英语教学的结合,可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需要通过合理手段,让英语课程与“互联网+”形成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1. 拓展英语内容,打破教材限制。着眼于“互联网+”视角,对中职英语教学加以优化,应该先从教学内容拓展这个层面着手,基于多种不同的形式,拓展各种不同的素材,让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知识体验。第一,引入网络慕课辅助教学。网络慕课,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具体产物,以互联网的形式开设慕课课程,面向某些特定人群提供教育服务。当前,很多院校建设了与英语相关的精品慕课,教师可以从网络渠道搜集这些慕课,将其引入课堂,结合慕课展开知识讲解。第二,基于新媒体拓展素材。“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很多不同的新媒体媒介形态,如抖音短视频、B站视频、网络直播等。在这些不同的媒介形式中,就包含了一些和英语相关的内容。比如在B站,就有一些专门分享英语文化、英语知识的博主,他们发布的视频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又新奇有趣、贴近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这些视频,先让学生观看,然后讨论视频中的英语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三,基于微信公众号扩展英语阅读。除了传统的纸质英文阅读,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挖掘更多优质英语资源,如英语新闻,英语时事等,及时推送给学生,既增加了学生的英文阅读量,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构建线上教学,跳出课内局限。在“互联网+”视角下,发展线上教学,突破学习者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要点。中职英语教师也不能落后,要加快线上教学的构建,打造线上学习平台,让英语教学可以跳出课内局限,在课外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具体来说,首先,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辅助课外学习。教师可选择一些现成的网络学习平台,开设线上教学账号,利用学习平台的多种功能设置英语词汇练习、听说练习、课前预习等任务,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其次,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大数据,及时提醒学生学习进度、反馈学习效果与学习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推送相关知识点讲解和练习,实现因人施教,以学定教。最后,要关注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的统一。线上教学的开展,需要和线下保持一致,要在教学进度、内容安排等方面形成对接,以线上学习指导线下教学,以线下教学检验线上学习,让线上与线下形成联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让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形成一体化构建。
3.互联网助力,增强课堂趣味性。中职英语教学的优化,需要切实关注到中职学生的个体学习特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趣味化的手段,取代传统的理论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参与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首先,基于学生兴趣和教学需要,教师巧妙设计主题讨论,并发动学生在课前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英语资源和信息,在课上进行汇报,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从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兴趣。其次,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例如互动抢答、平台选人、投票、主题讨论、动画视频等,将多元的互动形式巧妙融入课堂活动,使看似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精彩有趣。最后,基于互联网渠道提高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口语练习,教师可介绍英语趣配音等App软件,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英语电影片段,基于电影片段的场景,让几名学生一组,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展开表演,并拍摄视频上传平台进行網络投票,增加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结语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互联网+”教育是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模式、人才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互联网+”时代的中职英语教学,要求教师重新审视教学模式,以“互联网+”为导向,以教学模式为驱动,以资源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准确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内涵,明确互联网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工具,全面提升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其次,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线上教学。再次,积极构建师生多元互动平台,增加教学趣味性,革新教育模式,使英语教学更加富有成效,多管齐下,切实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初探[J].数码世界,2020(6):186.
[2]方珏.“互联网+”背景下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62-63.
[3]丁君.“互联网+”背景下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措施[J].校园英语,2019(2):79-80.
[4]官舒云.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究[J].校园英语,2019(31):40.
[5]解红.“互联网+”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9(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