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方法初探

2021-01-06 18:12肖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文明德育

肖勋

摘 要:德育是一个学校工作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德育对青少年成长起着导向的作用,小学德育又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进行小学德育应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教师的人格影响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德育 重要性 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9.050

德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素养的培养两个方面,德育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德育是青少年成长的导向,也对学校工作起着导向作用。德育更是青少年的成长和学校工作的动力,对学校教育工作起着保证作用。而小学德育又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性的工程,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要想培养合格的公民,就必须注重德育。

因为小学德育是全民道德素养教育的奠基工程,如果小学德育一旦失败或缺失,将会影响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升。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当属小学教育,而德育是其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那么怎么抓小学德育呢?要抓德育,首先要明确德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础是要教孩子做人,道德内容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要求,但主流还是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的总合。文明的内涵极广,包括“文治教化”“文教昌明”,想获得文明时代犹赖教化,教化的主要阵地之一就在学校。

那么,如何用具体的方法把以上所谈的德育的内容贯穿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呢?实施小学道德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教材引领课堂,狠抓德育

1.德育的主阵地之一就是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

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是通过一些理论的讲述和鲜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的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团结协作精神。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教学重点是教孩子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从而养成文明习惯。知识点虽然就这一句话,但说千遍万遍,都不如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不如他们把这些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动当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得设计一些情节,或者是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吸收德育知识。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置的——

问题:请回忆你在公共场所的所见所闻,说一说,你看到的哪些现象令你感觉到很舒服,还有哪些人的表现让你很不舒服,为什么。

给出这样的问题后,我让前后桌小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个人都说一说,然后推选一位同学代表本组班上发言。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目的有:第一,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也发现生活中的假恶丑,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第二,通过这样的环节帮助他们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一个组四到六个人,他们在相互探讨中自然排列出先后顺序,这样他们能够遵守规则、学会合作;选出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展示,是为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第三,生活中的见闻,是一个极其开放的题目,他们会看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会看到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他们也会看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不文明的现象,还会发现遵守秩序的排队购物等值得提倡和表扬的现象。

全班45双眼睛,看到的世界丰富多彩,让他们逐一说出来,凭感性判断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在同伴及教师的帮助下,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结束了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又把孩子们“领”回到教材中,引导孩子看教材31页活动内容。然后讨论完成三个问题。

第一,请孩子们指出图中的不文明行为。

第二,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采取什么态度?想一想,不同的做法会带来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三,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呢?

如果说第一个教学活动,只是要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他人为鉴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话,那么,第二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就拔高了一个层次,让孩子们在发现问题、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既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又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展示,而这个宏大的外在表现,来自每一个国人。孩子能通过现实生活、通过教材所列举的事例,学会弃恶扬善,把真善美、讲文明的好风尚内化于自身,用良好的行为来规范自己,那么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成功的。

2.思想品德教育不只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任务,也可以在其他课中实现

体育课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或者班主任会发现,打一场比赛或者开一次运动会,同学们的班级凝聚力会上一个新台阶。孩子们为共同取得成绩而感到自豪,也为运动场上的失败而感到惋惜,更有同学会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懊恼、痛哭,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影响了班级成绩,这一过程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他们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

此外,语文课堂是德育的又一主阵地。比如学习经典故事《孔融让梨》,可以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学习《晏子使楚》,对孩子们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匆匆》,让孩子们学会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学习《为人民服务》,培养孩子们为他人着想,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教育意义,每一堂课都让孩子们在体验大自然之美、人情的冷暖及人性的善恶中不断地塑造自我人格,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志趣和审美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的形成,每堂课都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阵地。

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又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常听同事们开玩笑说,“某班学生跟他们班主任一样豁达”,“某班孩子跟他们教师一样文静”。这话很有道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具有示范作用,当孩子们爱戴、认可他们的教师时,会无意识地去模仿,尤其是班主任。

班主任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是除父母之外跟孩子最亲近的人之一。孩子们信赖教师,有时甚至胜过信赖父母,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孩子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品格来感化学生。当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孩子的时候,他们是能够感觉到的,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不偏爱学生。我们要用自身的正能量来教育和引导、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他人协作的精神,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可以定期带孩子们去福利院献爱心,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也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捐献给福利院的孩子们。给老人讲自己的故事和见闻,也可以听老人讲他们的故事。这些活动可以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古迹或者革命圣地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虎豹口为烈士扫墓,给孩子们讲一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红军渡河故事,讲一讲悲壮的西路军,组织孩子欣赏现代戏《靖远起义》,让孩子们知道今日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因此要艰苦奋斗,不能大手大脚摆阔气。在潛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当中,对他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他们树立英雄形象,引导他们敬畏英雄,让他们不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把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本和各科教材联系在一起,把德育的主课堂和各科课堂结合起来,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育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小学德育将会事半功倍。做一个有爱心、有理想的教育者,生活时时处处都是德育的活教材,是德育的大课堂。

参考文献:

冯辉《文化概论》,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文明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请文明演绎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漫说文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