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杰
摘 要: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经学大师的廖平,学术界对其春秋学之关注较多,而对其论语学的关注较少,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缺憾。廖平论语学著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可惜的是,此类书籍佚失较为严重,《论语微言述》便是其中一部。若能找寻到此书,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廖氏论语学来说,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廖平;论语学;《论语微言述》;考证
出生于四川乐山井研县的廖平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其著作之宏富,涉猎之广泛,让人叹服。对于研究者来说,研究廖氏著作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然而搜罗廖氏遗著,更是一件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廖平先生在论语学方面写过不少著作,如《论语微言述》《论语微言集证》《论语发微》《论语汇考》《论语汇解凡例》等。在这些书中,除《论语汇解凡例》容易见到之外,其余均很难见到。考觅这些不易为众人所见之书,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一、廖幼平之说与侯氏序跋
廖平的女儿廖幼平曾于1942年在四川省图书馆所编《图书集刊》(创刊号)上发表题为《六译先生已刻未刻各书目录表》的文章。在该文中,作者将《论语微言述》列为廖平未刻书籍。[1]该文还刊于1977年4月1日出版的《四川文献》第163期(季刊第7期)上。该文后来又被廖幼平所编《廖季平年谱》(巴蜀书社1985年版)收录,而《廖季平年谱》一书又被《儒藏·史部·儒林年谱》第50册与《廖平全集》第16册收录。从廖幼平的文章可以看出,廖平曾写过《论语微言述》一书,但可惜的是,未付梓刊刻,只有稿本存留。该稿本究竟作于何时,藏于何处,此文没有提到。
学者侯云圻曾撰写过《跋〈论语微言述〉稿本》,發表于1932年9月30日出版的《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36期。该报后在第37期上还刊登了《〈论语微言述〉勘误》,对侯氏此文两处文字进行了更正。侯氏此文是我们研究《论语微言述》非常重要的文献。
侯氏在该文开篇便指出该书的册数为五册。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数量而已,但对于我们进一步寻找《论语微言述》一书是一个很为重要的线索。
侯氏文章说:“书系廖氏家藏稿本,为廖平先生晚岁所作。三年前蔡元培氏寓沪,曾向廖先生女公子幼平借读,什袭珍藏!今年夏廖先生溘逝!旧都学界,叩其遗著,幸由幼平惠借此编。”[2]这里提到三处重要信息:一是侯氏于1932年所阅之书是廖氏家藏稿本,著书时间为廖平晚年。二是蔡元培曾于三年前也就是1929年寓居上海时向廖幼平借读该书。三是廖幼平除了向蔡元培出借该书外,还向侯云圻出借过,而且向侯氏出借时间为廖平逝世之年亦即1932年。
侯氏此文摘录了廖平《论语微言述》的部分内容,如在《论语·学而》篇中,摘录有《学而时习之》章、《有子曰其为人与孝弟》章、《君子不重则不威》章之解读,在《论语·为政》篇中摘录有《为政以德》章之解读,在《论语·泰伯》篇中摘录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章、《予有乱臣十人》章、《子曰禹吾无间然矣》章之解读。从中可以看出,廖平新解频出,如廖平将“学而时习之”之“而”读为“天”,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乐”当作“君子”解,将“人不知而不愠”的“而”当作“天”解,将“愠”当作“韬”解,将“不亦君子乎”的“君子”当作“忧”来解,这使得《学而时习之》章全句变为:子曰: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君子乎?人不知,天不韬,不亦忧乎?
廖平喜欢用《周易》来解说《论语》,对此侯氏评说:“自清焦循《易》说以后,惟廖氏能以《易》象纳之《论语》,宇宙间无事非《易》;故宇宙间无理非《易》!”[3]廖平常常怀疑禹、舜的真实性,对此侯氏评说:“屡言‘舜禹非真,以禹为墨家质学之祖,显露经今文学家之古史观念;更为新时代怀疑舜禹之先锋!”[4]廖平亦用阴阳谶纬解《论语》,对此侯氏评说:“西汉博士等之经说,糅合图谶与阴阳家之绪论,独廖氏揽其系统,握其钤键,扩大其轨范;……欲知学术史中之谶纬学史及阴阳五行学史,更不可不取廖氏之书,而精思明辨之!”[5]
在文末侯氏为廖平该书未能被刊行于世而惋惜:“是稿未能刻入《六译馆丛书》及《四益馆经学丛书》与《廖氏百种书目解题》中;又稿(笔者注:‘稿为“碻”之误。‘碻,同‘确。《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37期对此处作了勘误。)为廖氏精粹作品之一,影响于《廖氏学案》者至宏且远。今后为‘璞,为‘玉,殊值得吾人之深切注意也。”[6]研读侯氏此文,让我们知道了廖氏《论语微言述》的若干风貌,实为珍贵。
二、《廖平全集》惜未予收录
四川大学舒大刚、杨世文两位教授主编的《廖平全集》(全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是《巴蜀全书》的标志性成果,荣获2015年度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算是近年来搜罗廖平著作最重大的成果了。可惜的是,该全集并未能将《论语微言述》一书收录进去,实为遗憾。《廖平全集》提及《论语微言述》一书的文字仅出现在第16册第1113页。该册《传记与评论》收录了廖幼平的《六译先生已刻未刻各书目录表》一文,文中提到廖平的这本未刻书。除此之外,再无更多信息可以提供。从蔡元培、侯云圻两人曾向廖平家人借阅《论语微言述》可知,该书稿本目前很有可能还存于廖平家人之手。廖平家族与四川大学颇有渊源,按说从廖平后人处借阅此书应不算困难之事;但《廖平全集》不收录该书,实在让笔者费解。笔者后来询问杨世文教授此事,得知他在编纂《廖平全集》时曾与廖平后人有过联系,只可惜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什么资料了,新中国成立后已经上交了。看来笔者寻找原始稿本之事只能另寻途径了。
三、抄本归处当聚焦北大
学者郑伟所著《廖平著述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在廖平论语学著述里提到了《论语微言述》一书,说该书卷数未详,存佚未见,著录于《六译先生未刻各书目录表》之中。[7]郑伟该书并未能提供《论语微言述》一书更多信息。
笔者查阅《中国古籍总目·经部》,找到了对《论语微言述》一书的记载,其提到该书为民国23年(1934年)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8]笔者通过“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平台亦查到了关于《论语微言述》的信息,且比《中国古籍总目·经部》的记载更为详细。从该资源库的信息可知,《论语微言述》一书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共藏有两种,一种为两卷本,4册1函,民国23年抄本,出版者为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典藏号为NC/0949/0214;一种亦为两卷本,4册1函,抄录年份不详,抄本,典藏号为X/096.37/0010。从这些信息可知,该书不止一个稿本。
蔡元培、侯云圻两人分别于1929年、1932年从廖平家人处所借该书之版本极有可能是该书的原始稿本,而且据侯云圻《跋〈论语微言述〉稿本》之记载,该书共五册,而北大图书馆所藏的两个抄本均是四册本,可见北大的抄本并非完整本。即便如此,由于廖平该书目前在国内外极为罕见,因此北大图书馆的藏本还是弥足珍贵。若能获得该藏本,并将其影印出版,实在是嘉惠学林的一件大事。
《廖平全集》主编之一的杨世文教授在接受学者钟永新专访时谈到“廖平著作收藏分散,一些藏书机构秘不示人。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资源垄断者有话语权,相信许多学者都遇到过。”[9]杨世文教授這里所说的藏书机构包不包括北大图书馆,笔者不得而知。不过,就笔者多年来查找古籍的经验来看,想从某些藏书机构获得自己想要的古籍确实比较困难。中国国家图书馆规定本馆一般不提供全本复制,只能复制全本的三分之一。笔者前面提到的“汲古学苑:高校古文献资源库”,该平台目前由于只是试运行阶段,因此设定了仅限向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三所大学的图书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该平台网站所提供的《“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文献传递服务(试运行)相关规定及说明》中的“具体说明”之第三条讲到“每种文献只提供部分内容,即每种书不超过30个筒子页,且不超过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一。”[10]由此可见,获取珍贵古籍资源是相当困难的。虽说获取北大图书馆所藏廖平《论语微言述》抄本有不少困难,但笔者还是会尽最大努力去做这件事的。
四、民间遗本亦应受重视
寻书之路漫长,为了找寻廖平该书,笔者曾在网上尝试过很多次辛苦地搜索。后来查得有卖家曾委托中国拍卖界新秀“墨笺楼”拍卖店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于2018年4月17日拍卖过《论语微言述》抄本之残本,拍卖结束时间为该年4月20日,最终以三百元价格成交。笔者通过多方打听,最终联系到了该买家,并购得该残本的全部图片。经笔者考证,该残本确系廖平先生著作。理由分述如下:
理由之一是残本之封面有廖平的花押印。该残本的封面写有“下论下改本”四字,并于右下方盖有廖平的花押印。(如图一)
朱瑞熙等人所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说到“押字,又称花押或签押、押花字、画押、批押,是宋辽西夏金时期人们按照各自的爱好,在有关文书或物品上,使用的一种特定的符号,以代表本人,便于验证。押字与签名、签字不同,签名是用楷书或草书写上本人的姓名,容易认出;押字则用笔写或画出某一符号,一般不是该人的姓名的工整的汉字,不易辨别。”[11]我们这里所说花押印,实际上就是押字在印章上的体现。唐朝官员韦陟在给他人写信时,由于公务繁忙,有时便由自己口授,家人代笔,信末署上自己的签名。他将自己的“陟”字以草书写就,笔法牵连,就像五朵祥云一般,被时人称为“五云体”。成语“韦陟朵云”就是指的这件事,后来引申为美称别人的书信。古人这样做,就像现代人的艺术签名一样。这种押字一般是不太容易辨识的。其一方面是出于美观的需要,一方面是出于防止他人伪造的需要。廖平《论语微言述》残本封面上的印章就是属于花押印。第一个字为“廖”字,这个很容易辨认。第二个字为“平”字,这就很不容易辨认了。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可以确认该字当属“平”字。
理由之二是残本正文之首页右侧有“论语微言述”五字和廖平的花押印。由此,足可证明此残本是廖平的著作。(如图二)
《论语》一书共二十篇,《论语微言述》的这个残本内容是对《论语》的最后六篇也就是《卫灵公》篇至《尧曰》篇的解读。
这个残本除了廖平对《论语》最后六篇之解读外,还有一些他人的批注。比如在《阳货》篇中有“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章,在廖平对此章做了解读之后,他人亦在此书中添加了自己的批注。(如图三)
笔者之所以说此批注非廖平所做,是因为该批注之字迹与目前存留的廖平真迹不太吻合。即举其中的“也”字,批注本的写法如图四;而张远东、熊泽文编著的《廖平先生年谱长编》一书所收藏的《廖平致赵凤昌书》[12]的图片中的“也”字则如图五:
该书的批注不止一处,这些批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廖平这本书,也是有不少帮助的。
笔者相当敬佩民间古籍收藏者。正因为有许多这样的民间古籍收藏者的存在,才使得我国的许多佚失了的古籍得以被保存下来,所以他们的收藏工作很了不起!笔者这次能找到《论语微言述》的这个残本,也是如此。我们在找寻古籍的时候,除了关注国内各大图书馆之外,亦应当对民间收藏者予以关注;因为真正的藏本或许就在他们手中。
五、结语
对廖平《论语微言述》一书,由于是廖平论语学仅存的几部书籍之一,故而应当引起重视。笔者通过一番辛苦的查找工作,总算对其有了大致地了解。该书共五册,不止一个版本。蔡元培在廖平逝世之前所借阅的版本极有可能是该书原始稿本,侯云圻在廖平逝世当年所借阅之版本也有可能是就是这部原始稿本,即五册本。北大图书馆所藏该书两种抄本均为四册本,一种是民国23年(1934年)抄本,一种是抄录时间不详的抄本,均非原始稿本,且均非完整本。笔者从民间收藏者手中所得残本或者属于该书第五册。此残本对我们研究廖氏该书极为重要。廖氏该书原始稿本之搜寻、北大图书馆所藏两种抄本之复制、民间残本文字之整理等,均是笔者接下来要继续去完成的事情。笔者相信,经过自己的辛苦付出,以及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廖平《论语微言述》一书最终会呈现在大众面前。
注释:
[1]廖幼平:《六译先生已刻未刻各书目录表》,《图书集刊》1942年第1期,第49页。
[2][3][4][5][6]侯云圻:《跋〈论语微言述〉稿本》,载《燕京大学图书馆报》1932年第36期,第1页,第2页,第3页,第3页,第3页。
[7]郑伟:《廖平著述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8页。
[8]中国古籍总目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古籍总目·经部》(第2册),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809页。
[9]杨世文:《中国经学传统视域下的廖平》,《蜀学》第16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55页。
[10]《“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文献传递服务(试运行)相关规定及说明》,
http://rbsc.calis.edu.cn:8086/aopac/jsp/docDeliveryNote.jsp,访问时间:2020年6月16日。
[11]朱瑞熙等编《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6页。
[12]廖平:《廖平致赵凤昌书》,转引自张远东、熊泽文编著《廖平先生年谱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版,插图三。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项目“廖平论语学研究”(SXJZX2018-002)。
作者: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