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春 宁凌 张静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伴随着老一辈劳动力退休潮的到来、计划生育控制下人口红利的消失及子女赡养压力的增大,空巢老人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1〕。空巢老人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缓解新时代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系统梳理和分析学术界对空巢老人问题的研究成果,识别空巢老人研究的知识聚类,把握空巢老人研究的整体现状,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定性和定量这两个方面对空巢老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包括空巢老人的概念内涵〔2〕、分类标准〔3〕、研究方法〔4〕和评价尺度〔5〕等方面,而且也不乏对空巢老人研究领域内容的总结〔6〕,但是多为文献资料的归纳和总结,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且缺少对具有主流代表性高质期刊的总结分析。因此,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中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成果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态势。
CiteSpace知识图谱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的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7〕,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和科学计量来绘制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其最突出的功能是可以把一个领域内浩如烟海的文献数据,通过软件算法,以动态多元的可视化语言、巧妙精准的空间布局将该研究领域的演进历程和研究成果集中展现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知识图谱上,还可以通过引文分析了解研究领域内的科研合作与学科互动〔8〕,对了解目标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态势,挖掘目标领域的前沿热点具有重要的导航作用。CiteSpace自从引入国内后,借助独特的知识图谱分析功能在诸多学科中被广泛使用〔9〕。
为了精准把握空巢老人代表性的演进历程和领域内的前沿热点,避免受不同水平期刊的差距影响,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样本取自CNKI核心期刊及CSSCI数据库,以提升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以“空巢老人”为主题进行精准匹配检索,得到检索结果366条,时间序列上首篇文章发表于2003年,对检索结果进行无效去除和重复去重,考虑分析的时间节点设置,将文献时间段选择为2003~2017年,最终得到335条有效结果。利用CiteSpaceⅤ进行文献数据处理分析,依次基于“Author”、“Institution”、“Keywords”等分类标准进行知识图谱分析〔10〕,并通过调整可视化效果,最终生成所需的相关知识图谱。
2.1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对CNKI核心期刊及CSSCI数据库关于空巢老人的文献检索结果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趋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根据发文数量的变化,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缓慢起步阶段(2003~2007年20篇)、快速上升阶段(2008~2013年159篇)、稳定发展阶段(2014~2017年156篇)。2003~2007年是空巢老人研究的缓慢起步阶段,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11〕表明,从2001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空巢老人作为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2008~2013年是空巢老人研究的快速上升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12〕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重要战略规划,提出重点加强老龄工作,为空巢老人研究带来了强劲的政策导向。2014~2017年是空巢老人研究的稳定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13〕进一步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方针要求,对空巢老人的研究成为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研究热点。
2.2关键词分析
2.2.1关键词演进分析 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演变的历程,根据上文对研究历程所划分的三个阶段,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每一个阶段内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得到不同阶段内空巢老人的研究热点:2003~2007年关键词:空巢老人、空巢家庭、老年人;2008~2013年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居家养老、养老意愿;2014~2017年关键词: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空巢家庭、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模式、主观幸福感、社会工作、医养结合。
缓慢起步阶段研究处于概念界定、来源背景、问题介绍的初步探索阶段,空巢老人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研究体系,发文量也很少,年均发文量还处于个位数的程度。快速上升阶段研究处于视角选择和方法介入的体系建立阶段,对空巢老人的研究视角开始变得多元化,除了物质需求的关注,也开始关注心理健康状况,对空巢老人的综合养老问题进行挖掘,发文量增长明显,研究热情逐步高涨。稳定发展阶段研究系统得到优化发展,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入,多元学科开始有所交融,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更为深刻有效的手段,空巢老人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形成稳定深入的研究成果。
2.2.2关键词路径分析 关键词知识图谱是对文献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展现,通过对目标文献关键词计量提取,直观地呈现出空巢老人研究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路径态势(图1)。 我国空巢老人研究的最大节点为“空巢老人”,其次为“社会支持”、“农村空巢老人”等热点问题,并且可以看出空巢老人的研究主要从三个研究路径进行延伸,揭示了空巢老人研究领域的路径演进趋势。首先是围绕“空巢老人”为节点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紧扣“空巢老人”的研究主体,进行了多方位、多手段的研究投入,从慢性病、养老模式、计生服务、主观幸福感等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互助养老、医养结合、社区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多方面的解决方式,深化了空巢老人的现状了解,充实了空巢老人的研究内容。其次是围绕“社会支持”为节点的研究路径,社会支持是指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救助和服务〔14〕,对提升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和生存状况具有重要意义〔15〕。以社会支持为切入点,众多学者专家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孤独感、居家养老、中介效应等问题形成了这一视角下系统的研究成果。最后是围绕“农村空巢老人”为节点的研究路径,农村空巢老人作为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双重产物,加上相比于城市较为落后的经济状况及逐渐淡化的孝道文化,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更加严峻〔16〕,这在知识图谱中也得以体现。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老年人权益、养老方式、城镇化、精神养老、生活质量等问题,这一领域成为空巢老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发文作者分析 基于CiteSpace中“author”的聚类分析功能,对空巢老人研究的发文作者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发文作者的知识图谱(图2),同时对发文量前10的作者进行信息汇总(表1)。
图1 空巢老人关键词知识图谱
图2 空巢老人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表1 空巢老人研究发文作者(前10)
空巢老人研究领域主要有3个作者合作团队,赵华硕、黄水平和金英良(徐州医学院)作者团队,王丽娜、苏红和周郁秋(哈尔滨医科大学)作者团队及李德明和陈天勇(中国科学院)作者团队。团队合作基本以共同单位为平台基础,跨单位的合作研究较少,作者团队之间关系表现稀松,学术联系较弱(图2)。
从主要发文作者情况表来看,对空巢老人研究人员多以医学技术专业出身为主,如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典型的王丽娜和周郁秋,他们从心理医学的角度,对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归因研究、 应对方式及自助能力的中介效应开展了定量关系研究与中介效应验证〔17〕。以南京大学陈建兰为代表的社会学研究者,利用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其养老意愿,陈建兰通过对苏州城乡老年空巢家庭的调查统计,对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因素和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取证分析〔18〕。在发文数量的表现上,对空巢老人研究的社会学者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医学技术专业学者表现更加突出。
2.4研究机构分析 基于CiteSpace软件中“Institution”的聚类分析功能,对335篇目标文献的研究机构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图3),在此基础上,整合所有二级机构,得到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量前1~10名分别为:中南大学(17篇)、南京大学(9篇)、湖州师范学院(8篇)、徐州医学院(7篇)、哈尔滨医科大学(7篇)、温州医学院(6篇)、中国科学院(6篇)、第二军医大学(5篇)、吉首大学(5篇)、岳阳职业技术学院(4篇)。
图3 空巢老人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从空巢老人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来看,西安医学院、中南大学护理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统计学教研室等机构是空巢老人研究的高频发文机构。从机构合作网络来看,主要合作网络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护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赤峰市松山区振兴街道办事处等研究团队所组成。不过总体上空巢老人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松,研究合作较少。
知识图谱显示的是文献资料所反映的二级机构研究情况,把二级机构科研结果以归属单位进行整合,可以反映归属单位的整体研究成果。从整合了二级机构之后的主要机构发文数量上来看,中南大学、南京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机构是主要发文机构。整合后的结果跟知识图谱显示的结果有所差入,说明这些主要发文机构内部有表现突出的二级研究机构,比如中南大学内部有护理学院〔19〕、湘雅护理学院〔20〕、马克思主义学院〔21〕、公共卫生学院〔22〕等二级研究机构,这些二级研究结构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南大学等科研机构成为空巢老人研究的主要阵地。从主要研究机构的属性来看,医学类研究机构是空巢老人研究的主要力量。
2.5发文期刊分析 对空巢老人检索结果的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于空巢老人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老年学杂志》,为110篇,占据总发文量的33%,其次为《人口与计划生育》12篇、《现代预防医学》11篇、《中国全科医学》9篇、《人民论坛》7篇、《西北人口》7篇、《中华护理杂志》7篇、《社会福利》5篇、《调研世界》5篇、《体育文化导刊》5篇。在发文量前10的期刊中,《中国老年学杂志》《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全科医学》《人民论坛》《西北人口》《中华护理杂志》《调研世界》和《体育文化导刊》的影响因子在1.0以上或者为双核心期刊,这些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空巢老人研究领域的重点,这些期刊涉及社会学〔23〕、统计学〔24〕、医学〔25〕、体育学〔26〕等不同领域,体现出空巢老人研究的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
空巢老人研究尚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刻、合作网络化水平不足、成果实践程度不高等问题,未来空巢老人研究应重点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空巢老人研究应该继续强化基本理论的研究应用。当下学者们对空巢老人的研究多借助社会统计学工具,对典型地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水平测量研究表现突出,但是具有高理论深度的问题机理定性研究较为缺乏。社会现象与问题的全面认识需要借助社会理论的深刻解析〔27〕,社会学比较经典的理论如社会资本理论〔28〕、符号互动论〔29〕、社会支持理论〔30〕、社区组织理论〔31〕、健康生态理论〔32〕等可以被借助到对空巢老人研究中来,提升空巢老人的研究深度与理论高度,丰富空巢老人的相关理论体系。
(2)空巢老人研究应加强机构之间、专业之间和学者之间的合作网络建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不同区域空巢老人的问题性质不一、现状程度不同、解决方式各异,不同研究机构和专业学者所关注的目标对象和切入视角也不尽相同,有着各自的学科特色和技能手段。要对空巢老人问题认识更加全面,建议对策更加具有一般化,不同研究结构和专业学者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与资料互通。政府与社会组织要积极搭建起关于空巢老人学术交流的平台,增加领域内学术研讨会议的频率;科研机构和学者可以建立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机构〔33〕,通过综合借鉴不同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发挥研究人员的技术特长,实现对研究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空巢老人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空巢老人研究成果应提高在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应用程度。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经历了从政府供给到福利多元主义的转型,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高特殊领域中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34〕。当下空巢老人的现象形势严峻,家庭结构及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35〕,政府可以科学参考空巢老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加强空巢老人领域内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在空巢老人诸多问题的解决上进行政府购买服务的试点和推广,如居家养老服务等〔36〕。通过建立政府指导型、企业附属型和公益参与型的多类型主体参与模式〔37〕,提高空巢老人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程度。